“春天吃3草,少往醫院跑”,這3草指啥?現在正當季,錯過等一年!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自然界中的每一寸土地都涌動著勃勃生機。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里,古人有云:“春天吃3草,少往醫院跑。”這不僅是對春日美食的贊美,更是對春季養生智慧的傳承。這里的“3草”指的是艾草、蒲公英與馬蘭頭,它們不僅是春日餐桌上的鮮綠點綴,更是調理身體、增強體質的天然良藥。正值春季,這些野菜鮮嫩可口,營養豐富,若錯過,便需再等一年。
一,艾草:溫中逐寒的“草中君子”。
艾草,自古便是中醫推崇的草藥之一,被譽為“草中君子”。其性溫味苦,歸肝、脾、腎經,具有溫中逐冷、除濕開郁的功效。《本草綱目》中對其贊譽有加,記載其能“溫中逐冷,除濕開郁”。在春分時節,人體陽氣初升,易受風寒濕邪侵襲,適量食用艾草,能有效驅散體內寒氣,緩解關節冷痛,尤其適合陽虛怕冷、氣血不暢的人群。
艾草的食用方法有多樣,其中艾草紅棗枸杞湯便是一道溫潤甘甜的佳品。將鮮艾草洗凈焯水去除澀味,與紅棗、姜片一同燉煮,待湯色漸濃,打入荷包蛋,最后加入枸杞和紅糖,煮至糖融化即可。這道湯品不僅暖宮驅寒,還能補血養肝,為春日里的女性及體寒者提供溫暖的呵護。此外,艾草還可用于熏蒸,清潔空氣,驅趕蚊蟲,為居家環境增添一份清新與安寧。
二,蒲公英:清熱解毒的“小衛士”。
蒲公英,春日田野間最為常見的草本植物之一,它那金黃燦爛的花朵如同春日暖陽般耀眼,而其藥用價值更是不容小覷。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鉀、鐵、鈣等多種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物質為人體正常運轉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藥用功效方面,蒲公英最為人稱道的便是清熱解毒。春天,氣候多變,人體易上火,出現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癥狀,此時,蒲公英便可大顯身手。
蒲公英的食用方法簡單便捷,可涼拌、可煮湯,亦可泡茶。涼拌蒲公英是一道清爽開胃的佳肴,將蒲公英嫩葉洗凈焯水,搭配蒜末、香醋、生抽等調料拌勻,既保留了蒲公英的清新口感,又增添了風味。蒲公英茶則是春日里的一道養生飲品,將干燥蒲公英泡水飲用,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利尿散結,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毒素,減輕水腫現象。
馬蘭頭:清熱解毒的“山野菜王”。
馬蘭頭,江南水鄉的田埂邊常見的野菜,其貌不揚,卻蘊含著豐富的營養價值。馬蘭頭富含維生素C、鉀元素及黃酮類化合物,堪稱天然的“消炎劑”。現代研究發現,每100克馬蘭頭含胡蘿卜素2.04毫克,是菠菜的3倍,特別適合春季易上火的人群食用。
馬蘭頭的烹飪方式多樣,其中馬蘭頭拌香干是一道頗受歡迎的涼拌菜。將馬蘭頭洗凈焯水,擠干水分后切成碎末,與香干丁一同拌入蒜末、生抽、香醋等調料,口感豐富,清香四溢。這道菜不僅美味可口,還能清熱解毒,幫助身體排出濕氣,調理腸胃,是春日里的一道養生佳肴。
------《溫馨小提示》------
春季野菜種類繁多,但如果你不熟悉野菜,也不能亂挖,一定要在認識的人帶領下來采挖,避免誤食有毒植物。
另外,上述3種野菜中,艾草性溫,陰虛火旺者應少食;蒲公英雖清熱解毒,但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馬蘭頭富含維生素,但焯水后再烹制更為安全,以免草酸影響健康。
春天,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野菜便是這財富中的瑰寶。艾草、蒲公英、馬蘭頭,這“3草”不僅豐富了我們的餐桌,更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里,讓我們把握時機,適量食用這些野菜,讓身體與自然同頻共振,享受健康與美味并存的春日時光。
關于春天要多吃的3種草,就分享到這里,朋友們,你喜歡吃這3種野菜嗎?大家還有什么好吃的野菜推薦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愛喜一起分享,廚藝有限,請多多指教。
感謝大家的閱讀,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覺得有用的點個贊,歡迎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別忘了關注一下,我們明天再見。
本文由愛喜聊生活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