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道,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吳謙在答記者問時表示,202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國防支出1.8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在回答2025年中國國防費預算安排相關問題時,吳謙說,中國政府堅持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方針,合理確定國防支出規模。近年來,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需要,中國政府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總體保持國防支出合理穩定增長,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中國軍隊(資料圖)
這個結果是出人意料的,大國競爭時代,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急速變化,我們不僅要應對特朗普政府來勢洶洶的關稅戰、貿易戰,要應對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上的臺灣地區、菲律賓、日本、韓國等三五不時的挑釁,還要防備印太地區潛在的陣營對抗趨勢,無論怎么看,中國的國防預算都還有提升的空間,可中方還是將這一數字壓在了GDP的2%以下,足見中方的克制。
如果參考美國的經驗,每年按照約20%-30%的軍費用于武器裝備采購。假設中國按相同比例分配:武器裝備采購總額也就是1.78萬億 × 30% ≈ 5340億元。而假設海軍拿到其中的30%,也就是1600億元。這意味著,2025年海軍的裝備采購預算僅夠“全款”打造1支頂配的“福建艦”航母戰斗群。然而,這1600億元還需要覆蓋潛艇、驅逐艦、護衛艦、兩棲攻擊艦、港口建設及彈藥采購等多項開支。因此,海軍造航母的錢,實際上都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
美國媒體為啥老盯著中國軍費?說白了,還是對中國崛起有點焦慮。中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經濟突飛猛進,軍事實力自然也得跟上。尤其是五代機這種高科技裝備的量產,讓美國覺得有點不踏實。他們老擔心中國這是在軍事上要“彎道超車”,威脅他們的全球地位。但咱得說清楚,中國的軍費增長不是為了跟誰對著干,而是實打實的國防需要。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選定波音公司來執行生產“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斗機即美國第六代戰機項目,并將新一代戰機命名為F-47。該戰機將接替F-22“猛禽”戰斗機,成為美國未來數十年最重要的“空中優勢”戰斗機。美“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斗機項目的成本和必要性此前廣受質疑。美國媒體指出,F-47將和B-21隱形轟炸機,以及波音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正在競標的一種海軍版第六代戰機F/A-XX,一同構成未來美國空中戰力的主力,但是這些項目龐大的支出恐怕令五角大樓不堪重負。
美國戰機(資料圖)
雖然特朗普表示F-47已經秘密試飛5年,但空口無憑完全不符合美國習慣作法,否則也不會在去年中國兩款六代機試飛后,美國表示B-21才是全球首款標準“六代機”說法前后矛盾。目前只有效果圖,未來怎么樣不確定因素還很多,但僅從美國紙面上給出信息看,F-47好像確實擁有不俗的實力。從公開渲染圖可見,F-47和美國空軍傳統戰機區別明顯,特別是整體機身采用扁平化設計,甚至還有鴨翼以及向上翻轉角度機翼。
中國已經首飛了兩款六代機原型機(暫稱“殲-36”和“殲-50”),并且在氣動布局上采用了“三無設計”,即無鴨翼、無水平尾翼、無垂直尾翼,以實現全向隱身和高機動性。相比之下,F-47的設計顯得相對保守,甚至有些“過時”。盡管特朗普宣稱F-47的驗證機已經進行了近五年的飛行試驗,但官方并未公布任何試飛照片或視頻。F-47“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斗機的研發,無疑是美國空軍未來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來看,F-47更像是一個政治項目,而非真正的技術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