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北上》超點大結局,萬萬沒想到,一開始被看好的《北上》還剩幾集的情況出現了滑鐵盧。
作為央視一套與愛奇藝聯合推出的年代劇,《北上》開局擁有不錯的成績,首播當日前三集憑借茅盾文學獎IP和實力派陣容,拿下全國收視冠軍,集均收視率高達3.8%,成功接檔前作《六姊妹》的高收視底盤,創下近三年劇集第一紀錄,全國首播三日收視份額15%,央視第二天收視率就破3,愛奇藝站內熱度突破8500,連續三日登頂飆升榜,截至2025年第11周,《北上》全網有效播放量超7.7億,登頂貓眼劇集周榜。
該劇“高開高走”到結局,但讓人沒想到的是,25日超點大結局熱度僅8734,未破9000,甚至低于部分普通日更,目前網播集均也僅約1700萬,即便收官后有望沖刺2500萬,但這一現象與首播時的高期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放在年代劇市場里也僅屬中上水平。
觀眾評價與口碑爭議
劇中通過運河邊花街少年們的成長故事,精準捕捉了90后觀眾的懷舊情緒。例如,高三傳紙條、運河邊騎車等細節被贊“人間真實”,而長鏡頭串聯六個家庭的手法也獲贊“神操作”,加上劇中90年代生活細節(如運河文化、鄰里煙火氣)和群像刻畫(如“花街六子”的成長線)廣受好評,被認為“真實感人”
但改編后的“混血少女逃離繼父”等狗血劇情,以及2003年運河水質過于清澈的穿幫鏡頭,引發原著粉對“魔改”的強烈批評,認為明明可以踏踏實實講述運河故事硬是改編成了家庭劇。
觀眾對這部劇產生了很矛盾的心理,薩日娜、胡軍等老戲骨的表演被視作“定海神針”,但白鹿、歐豪等年輕演員的演技卻引發爭議。劇中中年戲骨戲份較少,導致家庭矛盾等情節顯得單薄,削弱了年代劇的厚重感。在既肯定了非遺元素與老戲骨演技,又暴露出魔改原著、演員適配度低等硬傷的雙重“重壓下”,即便豆瓣開分7.3,也讓《北上》毀譽參半。
但也有觀眾認為,盡管熱度不及預期,但劇集憑借扎實的制作(如6000余件道具復刻90年代場景和運河文化傳承主題,仍被視為沖擊白玉蘭、飛天獎等主流獎項的熱門候選。
這種"收視登頂卻難封神"的割裂局面,恰似劇中運河水的渾濁與清澈并存:資本用3.5%的收視率證明流量變現能力,觀眾用差評揭穿"偽精品劇"的畫皮。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主演,《北上》這部劇對白鹿來說是古偶向正劇轉型的關鍵一步。盡管其粉絲群體更偏好古裝?。ㄈ纭栋自妈笮恰罚?,但此次嘗試展現了她在現實主義題材中的潛力,雖然在播期間《北上》也正負皆有,但不可否認,白鹿在這部劇中的表現已經為后續接拍主流劇集鋪好了路,若白鹿未來持續深耕正劇,只需進一步培養觀眾對其多元戲路的接受度,并優化宣傳策略以吸引非粉絲群體,就能成功轉型。
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