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的客家文化中,風水塘是非常重要的,客家人認為風水塘能聚氣納財,為了進一步活躍風水,客家人還會往風水塘里面投放一些錦鯉、金魚等象征吉祥的水族,這樣既能美化環境又能寄托美好的寓意。不過在梅州一處荒廢多年的風水塘中,卻出現了竟想不到的場面,塘中密密麻麻游動著烏黑碩大的食人鯰!
據廣州網友黃先生說,他至今仍清晰記得第一次看到那個風水塘時的震撼場面。那是2023年9月的一個下午,天氣陰沉沉的,當他獨自一人路過村口那個廢棄多年的風水塘時,水面突然泛起不尋常的波動。最開始他以為是有大魚躍出水面,可當他走近看時,眼前的景象讓他渾身發抖,只見整個風水塘里密密麻麻全是游動的黑影,看得讓人頭皮發麻。
當黃先生試探性地往風水塘里投下一塊石子后,原本平靜的水面瞬間炸開,幾十條近一米長的黑影在水中瘋狂翻騰,露出巨大的魚嘴和長長的觸須。附近的居民說,這些魚就是傳說中的食人鯰。
它們最開始只有零星幾條,沒想到短短幾年內就泛濫成災。它們食性兇猛,吃光了風水塘里所有的錦鯉、金魚。早些年還有人敢在塘邊洗衣、釣魚,可現在,連大人都嚴厲警告孩子遠離這個風水塘。有傳言說曾有人不慎落水,瞬間就被拖入深處,再也沒能浮上來。
其實,這些所謂的食人鯰就是臭名昭著的外來物種埃及塘鲺鯰,這種原產于非洲的魚擁有令人震驚的生存能力。梅州這處風水塘之所以看不到任何本土魚,是因為它們都已經被塘鲺鯰給吃光了。塘鲺鯰一旦進入封閉水域,就會迅速占據食物鏈的頂端,將其它魚類趕盡殺絕。
據當地漁業部門調查,一個標準大小的風水塘只需投放3到5條成年塘鲺鯰,短短兩年內就能完全清空塘中其它魚類的種群。更可怕的是,這種外來物種在缺乏天敵的環境中,體型能輕松超過一米,這么大的塘鲺鯰確實可以稱得上是食人鯰了。
另外,這個風水塘的水質也是導致本土魚消失的原因。從黃先生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風水塘的水質非常渾濁,里面的有毒物質肯定已經嚴重超標了。這種惡劣的環境對于大多數本土魚都是致命的,但塘鲺鯰卻憑借強大的生命力在這種極端條件下依然能夠繁衍壯大,并且它們的存在還會進一步惡化水質。
本土魚會吃藻類,可塘鲺鯰把本土魚吃光之后,水中的藻類會爆發式生長,最終導致缺氧的情況發生,于是就只有塘鲺鯰能夠存活下來,塘鲺鯰一旦占據了主要位置,那后續不管投放多少本土魚都會被吃光。這種惡性循環如果不及時干預的話,最終將導致整個風水塘生態系統的徹底崩潰。
更令人擔心的是,梅州這處風水塘并不是個例。在珠三角地區,有很多曾經清澈見底、承載著美好寓意的風水塘,如今變成了漂浮著雜物,散發著臭味的地方,并且還變成了塘鲺鯰泛濫成災的地方。
總的來說,如果這些風水塘的水質是清澈的,那這些塘鲺鯰早就被人撈走吃了,它們連泛濫的機會都不會有。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年輕人外出務工,這些承載著文化記憶的風水塘逐漸被遺忘,水質日漸渾濁,變成了塘鲺鯰的地盤。這一現象告訴我們,傳統文化的沒落是會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只有重拾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才能避免更多風水塘變成污水塘的悲劇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