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河湖泊中野釣時,如果能釣到甲魚,那對于釣友來說就可以免費品嘗到一次難得的美味。但如果釣到的是一只幾十斤重的大甲魚的話,說不定會讓釣友心里感到十分害怕。在2024年9月,廣東茂名的一位釣友黃師傅在當?shù)匾惶幧襟w水庫夜釣時,意外釣到了一只30斤的巨鱉,在經(jīng)過一番驚心動魄的遛魚之后,他成功將這只巨鱉拉上了岸。
據(jù)黃師傅說,他原本是打算釣鳊魚和鯉魚的,釣著釣著,魚竿突然猛地一頓,仿佛被什么東西牢牢拽住,隨后便沒了動靜。他心中一驚,立刻握緊魚竿嘗試拉了幾下,卻發(fā)現(xiàn)并沒有魚在掙扎。于是,他就以為是魚鉤掛到了水下的破布、樹枝或者石頭,心里不免有些失望。
可接下來魚竿上傳來了一絲微弱的顫動,這微弱的顫動讓黃師傅瞬間激動了起來,他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條大魚!于是,他立刻把控好魚竿,與水下的大魚展開了一場較量。經(jīng)過三十多分鐘的激烈搏斗,水面上浮現(xiàn)出一塊巨大的龜殼,黃師傅更加激動了,這竟然是一只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巨型甲魚。
經(jīng)過稱重,這只甲魚竟然重達30多斤,遠遠超過了普通甲魚的體重。黃師傅回憶起自己多年來的釣魚生涯,還從未遇到過如此龐大的甲魚,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感。他決定將這只甲魚暫時養(yǎng)在家中,以便進一步觀察它。
釣到如此巨大的甲魚確實令人驚嘆,黃師傅將這只甲魚帶回家后,發(fā)現(xiàn)它的體長幾乎與家中水盆的直徑快一樣了。釣到大甲魚的消息在村子里傳開后,吸引了好多村民紛紛前來圍觀。有人羨慕黃師傅的好運,更多的人則驚嘆這只甲魚的體型之大。
圍觀的村民中不乏經(jīng)驗豐富的老漁民,他們表示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甲魚,從它的體型和龜殼的磨損程度來看,它至少活了幾十年,說不定已經(jīng)年過百歲了。不過,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fā)現(xiàn)它龜殼的前端有很多小圓珠,它可能是一只人工養(yǎng)殖的外來物種,名字叫做珍珠鱉。
珍珠鱉在養(yǎng)殖業(yè)中是比較常見的,它不容易生病,生長速度也快,只要給它一個好環(huán)境和充足的食物,那它可以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就長到驚人的30斤。這種體型龐大的鱉常常被人們視為吉祥的象征,特別是在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區(qū),這樣的大鱉會被一些富裕家庭買下之后放生,希望它能為自己的家人帶來好運和長壽。黃師傅在水庫中釣到的這只大鱉,很有可能就是被人放生到水庫中的珍珠鱉。
在我國民間,關(guān)于龜鱉體大通靈、成精不能吃的說法流傳得非常廣,這種觀念源于古代的民間信仰,認為龜鱉等長壽動物有靈性,不宜捕殺食用。有些村民在看到黃師傅釣獲了一只這么大的甲魚之后,也是勸他放生。他們擔心如果吃了它,可能會招來不祥之兆或觸怒神靈。黃師傅自己也感到有些不安,他表示這只甲魚太大了,吃是肯定不會吃的,現(xiàn)在有很多人打電話想買,但自己還沒想好怎么處理。
總的來說,如果這是一只野生的本土中華鱉,從生態(tài)保護的角度考慮,確實應(yīng)該將它放生。可如果是人工養(yǎng)殖的珍珠鱉,那想怎么處理就是由釣友自己決定了。由于珍珠鱉是外來物種,隨意放生會破壞本土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還是不建議放生它,避免對本土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潛在影響。無論黃師傅做出何種選擇,都應(yīng)當以科學、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既要考慮生態(tài)保護,也要尊重生命的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