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新一輪“一江一河”規劃藍圖的繪就,上海世界級濱水示范區持續活力煥新。同時優化營商環境8.0行動方案的出爐,順應了城市更新背景下,區域發展的關鍵從“開發速度與規模”轉向“運營管理效能”,精細化運營能力成為把握未來“確定性”的破局核心。
作為上海世界級濱水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蘇河灣功能區聯合仲量聯行開展了區域活力指數專項研究,并于2025年3月11日在匯能大悅中心正式發布《蘇河灣活力指數年度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與各界分享區域運營與活力評價的相關研究成果。
下載鏈接:
https://app.jingsocial.com/microFrontend/leadGeneration/jsf-leads/list/contentMarketing/7qV5PV4fbr5D4SR5psMxPK/cC9XDHWbKwro5KdKU2ngF9
《報告》從區域應當如何運營和區域活力應當如何被量化兩大方面出發,通過解析國際濱水區發展規律、總結區域建設經驗、挖掘蘇河灣特色基因,系統構建蘇河灣樓宇經濟創新與水岸發展模式的深度鏈接。其中,運營方法論聚焦區域活力提升路徑,活力評估體系則建立量化的三維指標體系,為功能區發展提供客觀、可追蹤的科學工具。
回顧倫敦、紐約、巴黎等穿越百年周期的全球城市發展歷程,《報告》揭示出區域運營能力是破解周期的核心密碼。通過解構區域運營賦能“載體、產業、平臺、生態”四大維度,《報告》創新提出未來區域運營的活力抓手,并分析了蘇河灣在此框架下,形成了樓宇感知系統(載體)、“4+2”特色產業共生生態(產業)、外向吸引與自主打造雙輪發力(平臺)、藝術蘇河(生態)的四大創新實踐樣板。
然而一個區域活力究竟應當如何被量化呈現,區域的運營能力又將如何被持續評價。以往在評價一個區域的活力程度時,市場通常帶有明顯的主觀性,《報告》創新發布了蘇河灣與仲量聯行共創的“3+9+20”區域發展活力指標體系,通過對樓宇活力、商區活力、企業活力三大維度向下,20個量化指標的明確,以2024年為觀測原點,嘗試建立覆蓋中長期的區域活力數字追蹤機制,為區域運營能力和區域活力水平提供可量化和可持續追蹤的價值標尺。
結語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的關鍵之年。站在新的起點,圍繞世界級濱水區建設和高質量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目標定位,蘇河灣功能區將以區域運營創新強化樓宇經濟競爭力,打造企業發展強磁場。
仲量聯行華東區戰略顧問部負責人呂玫:“此次發布會的舉辦,標志著蘇河灣功能區在活力城區建設方面的創新嘗試。未來,隨著樓宇經濟進入2.0時代,單體樓宇的勝利將走向區域的共贏。蘇河灣將以2024年度活力數據為基數,對區域活力進行年度評價,形成持續追蹤的區域活力指數,讓城區活力更好地‘被看見’。”
蘇河灣功能區將繼續秉持開放、創新、共贏的發展理念,與各界伙伴攜手共進,共同打造更具活力的世界級濱水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