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方如果別有所圖,執意要戰,中方將奉陪到底”
“相信你也注意到了中方有關部門發布的公告。美方執意以芬太尼問題為借口,再次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中方多次闡明反對立場,采取的反制措施完全是維護自身權益的正當、必要之舉。”
“芬太尼問題的根源在于美國自身。中方出于人道主義和對美國人民的友好情誼,采取有力措施幫助美國應對芬太尼問題,這是有目共睹的,美國各界人士多次向中方表示感謝。美方非但不領情,反而對中國抹黑推責,通過加征關稅施壓訛詐,這是恩將仇報,不僅解決不了美國自身的問題,還將嚴重破壞雙方在禁毒領域的對話與合作。”
“我要重申,中國人民從來不信邪、不怕鬼,從來不吃霸凌霸道那一套,施壓、脅迫和威脅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對中國搞極限施壓,那是找錯了對象,打錯了算盤。美方如果真想解決芬太尼問題,就應該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磋商解決各自關切。美方如果別有所圖,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或者別的什么戰,中方將奉陪到底。我們奉勸美方收起霸凌嘴臉,趁早回到對話合作的正確軌道上來。”
我正這里為大家復述的這幾段話,是我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3月4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說的。與會的《紐約時報》記者當時向他提出了一個問題:“美國對大部分中國商品再次加征10%關稅。中方對此有何回應?”林劍在聽完之后,當即給他作出了如上回應。
林劍所說的“中方有關部門發布的公告”,其實可以分為幾層意思來理解。
第一層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按公告,我們將對美國輸華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的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的關稅。
按照彭博社的說法,我們的這些措施幾乎涵蓋了美國對華出口量最大的幾類農產品,而此時距離美國多地農民開始種植下一季度的作物,僅剩最后幾周時間。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大豆進口國,自上一輪中美貿易爭端以來,我們已經大幅減少了對美國農產品的依賴。受中國反制措施的影響,美國農業市場一時間哀鴻遍野,大豆、玉米、小麥等主要對華出口農產品的價格均出現了波動,大豆期貨下跌0.3%,棉花期貨跌至四年多最低水平。
第二層則是中國商務部掄出去的三板斧。一板斧是將特科姆、搖桿舵公司等10家美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這些企業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也禁止它們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因為這些公司不顧我方強烈反對,或參與對臺軍售,或與臺開展所謂軍事技術合作,嚴重損害了我國的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二板斧是將萊多斯公司等15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并采取有關措施。禁止向這些美國實體出口兩用物項;正在開展的相關出口活動應當立即停止;三板斧是對美國因美納公司采取不可靠實體清單處理措施,禁止其向中國出口基因測序儀。原因是因美納違反了正常的市場交易原則,中斷與中國企業的正常交易,對我中國企業采取歧視性措施,嚴重損害我國企業合法權益。
第三層也是由商務部主導的,對美國相關光纖產品發起的反規避調查,這是我國啟動首起反規避調查。這是我國首次開展此類調查,旨在查明美國出口商是否通過該產品規避對中國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的反傾銷措施。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上述所有措施,均是在3月4日,也就是林劍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的這一天我們實施的。那一刻我感覺林劍不是站在外交部的發言席上答記者問,而是葉問當全佛山父老鄉親的面陪三浦打擂臺,我們發布的那些對美反制措施,每一項都是葉問砸在三浦臉上的一記日字沖拳。葉問拿三浦當成木人樁打,我們也要習慣拿美國政府當木人樁打。
二、“If war is what the U.S. wants,we’re ready to fight till the end.”
我們這次之所以會對美國如此大動干戈,是因為川普實在是給臉不要臉。當地時間3月3日,在美方對墨、加兩國加征25%關稅的措施正式生效前夕,川普再次無端發作,以所謂的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中國輸美產品再征10%關稅,引發我國強烈不滿。
既然你們做了初一,那就休怪我們做十五了。
在林劍3月4日答記者問的通稿上了外交部官網的幾乎同一時間,我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的官方社媒賬號也在X上發布了一則有關聲明,引用的正是記者會上林劍通過《紐約時報》記者正告美國政府的那番話,但是是用英文說的。
這則官方聲明在X上的熱度高得一塌糊涂,截止本期內容文案落成時,瀏覽量已經超過280萬,評、轉、贊各有1293條、4710次和1.4萬個。許多英語用戶在這條貼文的評論區下方議論紛紛,除了我們的對美反制措施之外,他們主要議論焦點就是我外交部這一次的用詞和語氣,相較以往的溫文爾雅大不相同,整體風格極為強硬。
林劍在記者會上的中文原話說得就很硬,而被我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翻譯成英語之后更硬。特別是聲明中的最后那句:“美方如果別有所圖,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或者別的什么戰,中方將奉陪到底。”
這句話被翻譯成英語之后是這樣嬸的:
“If war is what the U.S. wants, be it a tariff war, a trade war or any other type of war, we’re ready to fight till the end.”
站在我們中國人的角度,單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中譯英似乎和我們的原話差別不大。但如果你是一個美國人,你在聽到這話之后可能就不會這么想了,因為這話其實還可以換一種更口語化的表達方式:
“如果戰爭就是美國想要的,無論是關稅戰、貿易戰還是別的什么戰,你們盡管放馬過來,我們已經準備好陪你們戰斗到底了。”
后來我駐美大使館的官號也在X上轉載了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的這條帖子,并且再次用英語重申了我們在對美有關的立場:你要戰,我便戰。如果美方但求一戰,無論什么戰,我們都將奉陪到底。
這兩條帖子在X上的熱度都很高,都有幾百萬瀏覽量。許多看慣了我們用溫吞的外交辭令打太極的老外普遍感到意外,而在意外之余則是有人歡喜有愁。
歡喜的人感覺自己好像是被牙擦珍不小心親了一口的包租公:“阿中!你來真的啊!”
“哇哦,這么強硬的措辭你可不是經常能從老中的嘴里聽到呢……中國想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他們不會被川普嚇到。可能這才是和川普溝通的正確方式,在過去六周以來,我們已經目睹了太多所謂的‘領袖’喪失尊嚴的狼狽窘樣。比起卑躬屈膝,以直報怨也許反而會令川普和全世界都更加尊重中國。正如那句中國俗話所說: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只要你讓他們得了一寸,他們就敢再進一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似乎是從馬克龍、斯塔默還有澤連斯基這群人同川普的尷尬會晤中學到教訓了。”
“歷史上無數慘痛的教訓已經明確告訴了中國,不計原則的一再妥協,到頭來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以直報怨’的大立場并非針對美國,任何違反和平與正義最基本原則的行為,中國都將不再妥協。”
“如此強硬的措辭從中方口中說出,此等非比尋常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中國人已經摸到了美國的命門,否則他們不會發表這種聲明的。美國得悠著點了,別不拿老中的話不當回事,否則后果可能會極其危險。”
三、他們要打多久,我們就陪他們打多久,一直打到我們完全勝利
“‘你要戰便戰,如果美方但求一戰,不管是關稅戰、貿易戰還是別的什么戰,我們都將奉陪到底’。這話給我都聽懵了,朝鮮這么說我不奇怪,可從老中的嘴里說出來?媽耶,肯定有什么不對勁的事情要發生了。”
“東大開始在世界舞臺上摘下白手套,向美國發出騎士對決的申請了。這下可有熱鬧看咯……”
“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東方巨獅,永遠不要去驚醒她,可她終究還是醒過來了。”
“別人說這話我就當看一樂,但是它是老中說的,我覺得這就得嚴肅對待了,因為中國是唯一有可能真正貫徹‘說到做到’這一處世原則的國家。”
“我看到中國外交部這則官方回應的時候也很意外,因為它和我以往認知中的中國差異太大了,我總覺得中國代表‘永遠不會’這么說話——直到現在。”
“我倒是挺喜歡這樣的中國外交部的,大爭之世還是硬點的好,有話直說有時候比搞那些繁文縟節要有效得多。”
“不容易啊,在看了那么多出最近世界舞臺上上演的小孩子家家的鬧劇之后,終于見到有個成年人站出來一錘定音了。”
而發愁的人則覺得自己成了碰上葉問的金山找:“他奶奶的,這個版本的地球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才250年歷史的楊基佬,打了幾個不入流的小角色就狂得沒邊了?你能打贏最厲害那個再說吧。”“當前版本誰最能打?”“當然是老中啊!難道是我啊?”
“等等,老中你說的‘別的什么戰’是什么意思?你到底幾個意思啊?你說話呀!”
“你們中國居然這么和我說話?我生氣了,我宣布從現在開始再也不吃中餐了。”
“我不信你們中國敢對我們動真格的,我們比你們賤人……哦,不對,是堅韌,我們比你們堅韌多了!”
“我丟!中國居然敢對美國發表這樣的聲明?這膽子也太大了吧!”
雖然這么強硬的語氣和措辭在我外交部的官方表述中確實不多見,但在最近一個多月以來,類似的話我們其實已經說過不止一次了。上一次還是在1月24日,我們的王毅外長在應邀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話時說的:
“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應當承擔應盡國際責任,應當維護世界和平,應當幫助各國實現共同發展。希望你好自為之,為中美兩國人民的未來,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說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2021年3月18日,楊潔篪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上當著布林肯和沙利文說的那句:
“我們把你們想得太好了,我們認為你們會遵守基本的外交禮節,所以我們剛才必須闡明我們的立場。我現在講一句,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
而在更早之前,教員也說過一番類似的話,那是他在1953年2月7日的全國政協一屆四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當時我們已經在朝鮮戰場上陪以美軍代表的聯合國軍隊打了兩年多了,社會已經有些人覺得不耐煩了,覺得還是早一點結束好。
教員對此的答復是:
“這個仗要打多久時間,我看我們不要作決定。它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后是由艾森豪威爾,或者美國將來的什么總統來決定的。這就是說,他們要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們完全勝利!”
舍命陪君子,
鴻蒙開天闕。
橫眉戰小人,
麒麟裂云冕。
在今天這期節目的最后,我想對這段話稍作修改,既是作為本期節目的結尾,同時也是寄語我們自己,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這個仗要打多久時間,我看我們不要作決定。它過去是由拜登,現在是由川普,或者美國將來的什么總統來決定的。這就是說,他們要打多久,我們就陪他們打多久,一直打到我們完全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