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開發(fā)者的時代已經到來。
作者|王彬
人們總以為是 iPhone 的出現才催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一觀念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后來“iPhone 時刻”都成為了一種固定術語,用以形容行業(yè)發(fā)生了革命性變革。
但這并不準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真正來臨并不是從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發(fā)布那一刻算起的,它更確切的起點應該是 2008 年 App Store的誕生。
App Store 的價值在于極大地降低了應用開發(fā)的門檻,吸引無數開發(fā)者涌入其中,催生出一個前所未有的 App 開發(fā)熱潮。后來在此基礎上,誕生了數不清的獨角獸公司,改寫了整個互聯網時代。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人工智能的時代。大模型的出現讓許多領域都被顛覆,應用的概念被智能體取代。更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現在瞄準的方向不再是開發(fā)一款應用,而是做一個 AI 智能體來改變世界。
行業(yè)對智能體的判斷是如此高度一致,你幾乎找不到什么反對的聲音。從黃仁勛到李彥宏,從 Sam Altman 到吳恩達,無論是產業(yè)界還是學界都堅定認為 AI 智能體將會是人工智能現階段最重要的發(fā)展方向。
如果將人工智能的時代與移動互聯網類比,我們現在相當于已經擁有了類似于 iPhone 硬件基礎的底座大模型,但仍缺少一個低門檻的應用開發(fā)工具和配套支持。
3 月 24 日,百度對外宣布國內首個“對話式”應用開發(fā)平臺秒噠正式全量上線,用“無代碼編程 + 多智能體協(xié)作 + 多工具調用”的技術組合,徹底顛覆傳統(tǒng)軟件開發(fā)流程。即便用戶不懂代碼、沒有編程基礎,也可以完全用自然語言來開發(fā)出一款自己的應用。
在 Manus 仍然一碼難求的當下,秒噠已經全量上線。據百度透露,上線首日秒噠就吸引了超 2 萬名用戶使用體驗,創(chuàng)建應用數量突破 3 萬個。
某種程度上,這就是 AI 智能體時代的 App Store 般的創(chuàng)新。
秒噠如何顛覆傳統(tǒng)開發(fā)?
只是用文字來形容秒噠的無代碼開發(fā),可能還不夠直觀。當下秒噠已經全量上線,我嘗試使用秒噠來構建一個《山上》的官方網站。
打開秒噠的官網,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簡單的對話框——這可能是 AI 時代的智能體不同于過往應用最顯著的特征之一,不再需要大量需要用戶主動點擊的菜單欄,對話就是最主要的交互手段。
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對代碼一竅不通,對一個官方網站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功能和樣式也只有模糊的概念。我簡單撰寫了一個網站需求,發(fā)給秒噠,看看它能給出一個什么結果。
需求如下:
創(chuàng)建一個《山上》的官方網站。網站的名稱為:山上。山上是一個新媒體機構,致力于記錄影響時代的科技變革、商業(yè)故事和流行文化。Slogan 是“時間寶貴,讀點有意思的”。
網站頁面信息包括首頁、短消息、長報道、大公司以及人物報道。首頁用于展示最新文章、熱門推薦以及專題欄目,用于導航。短消息是最新的科技熱點,長報道是長篇深度報道文章,大公司是對科技互聯網大公司的跟蹤,人物報道則是講述科技人物故事。
網站整體色調以灰色色調為主,強調色使用飽和度不高的藍色。整體風格以簡約淡雅為主。
將需求發(fā)給秒噠,秒噠會將用戶的模糊需求進一步細化,包括需求中未涉及的對網站兼容性的要求、搜索功能等都提前為用戶想到。
整個網站的搭建過程都不需要用戶參與,自有多個智能體幫你在后臺完成這些復雜的操作,策劃智能體“架構師”幫助規(guī)劃頁面框架、程序員智能體“研發(fā)工程師”來編寫應用代碼,素材設計師負責應用美化,質檢員智能體來負責最后的安全檢查。
3 分鐘不到,秒噠就搭建好一個《山上》官網的基本框架:
秒噠不僅制作了 PC 端的官網,連移動端的官網也一并搭建完成。
點擊預覽,你會發(fā)現這個官網除了前端的頁面,還有后臺管理,可以自主更新網站內容,完全就是一個成形的網站形態(tài)。
甚至連域名發(fā)布都可以一站式在秒噠上完成。點擊網站右上角的發(fā)布頁面,可直接綁定域名,直接發(fā)布網站。還沒有域名,購買渠道也給你列好了。
想要對網站進行修改,只需點擊相應模塊,在對話框中將需求告知秒噠,對選中文本進行擴寫、翻譯或者更換圖片,都可以交給秒噠完成。
從上述整個《山上》官網的搭建過程中可以看到,秒噠和過去你能看到的面向程序員群體的低代碼開發(fā)工具完全不同,秒噠搭建應用的整個過程,都不需要用戶具備任何代碼編程知識,只需要通過對話就能夠完成開發(fā)和上線,完全以自然語言交互為核心。
這意味著,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夠通過秒噠來實現應用和想法落地,比如一張簡單的 H5 邀請函或者電子生日賀卡,只需要將需求發(fā)給妙噠,就能制作出一張精美的邀請函。
比如設定如下需求:
我是一個旅行博主,現在想組織大家去頤和園賞花,時間是 2025 年 3 月 24 日,早上 9:00 在頤和園東宮門集合。希望大家填寫報名表單,包括姓名、手機號、性別、年齡。
,時長01:05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秒噠很快就能根據用戶需求生成一份涵蓋圖片、文案以及排版優(yōu)化的活動信息頁面,同時還集成了報名表單的信息搜集接口,當用戶點擊填寫信息后,活動組織者就可以在后臺統(tǒng)計報名人員名單。
你也可以利用秒噠來制作游戲,比如讓它設計一個俄羅斯方塊游戲,只需要說一句:幫我生成一個俄羅斯方塊的網頁游戲。幾分鐘內,秒噠就已經搭建完成一個可以正常游玩且完成了前端美化的網頁游戲頁面。
在預覽界面點擊即可游玩:
幾乎毫無門檻的應用創(chuàng)建流程,或許是秒噠在上線首日就能吸引到超過 2 萬名用戶體驗的原因,目前創(chuàng)建的應用已經超過 3 萬個。
這還只是秒噠剛剛上線的就具備的能力。隨著未來模型能力越來越強,秒噠迭代速度也將會加快,當秒噠可以完全依靠自然語言來完成復雜大型應用的開發(fā)時,人人都是開發(fā)者的時代已經到來。
超級個體時代來臨
秒噠的核心價值很難用一句“無代碼開發(fā)”就可以簡單概括,它更關鍵的作用在于消弭了普通人面前的技術鴻溝,你只需要擁有想法,就可以付諸實踐。
這意味著過去由代碼和編程構建起的軟件開發(fā)壁壘被完全打破。如果說 App Store 的誕生奠定了移動互聯網的應用開發(fā)和分發(fā)的基礎,那么秒噠就是重塑了 AI 時代的開發(fā)規(guī)則。當人人都能成為開發(fā)者,一個真正的想法即財富的時代或許已經真正到來。
當今影響世界的互聯網大公司們很多都是從一個簡單的想法起家的。扎克伯格在哈佛的學生宿舍里敲下 Facebook 的第一行代碼時,想到的只是要做一個現在看來有些不太正確的“外貌打分”網頁。但隨著 Facebook 在美國高校之間病毒式的裂變傳播,最終成長為一個全球性的互聯網社交巨頭。
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程維創(chuàng)辦滴滴最初的起點是他深夜打不到出租車的經歷,快手最開始只是一個 GIF 制作工具,小紅書誕生之初的形態(tài)不過只是一個匯聚了海外購物分享 PDF 文檔。
但普通人距離這些互聯網時代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仍有一定差距——大多數人并不具備編程或者代碼知識,他們也不太懂得搜索專利技術。大多數人擁有的只是一個模糊的想法,或者說一個點子。
大模型的誕生消除了這些技術的門檻。OpenAI 創(chuàng)始人 Sam Altman 已經不止一次地對外強調,大模型是對普通人的價值更大。他更知名的一句話是 AI 將會催生出一種全新的創(chuàng)業(yè)模式,即單人獨角獸公司,一個人就可以創(chuàng)辦出一家估值 10 億美金估值的科技公司。
秒噠進一步打破了普通人面前的技術難題——大多數通用大模型還不具備直接根據想法創(chuàng)建應用的能力,過去兩年涌現出來的 AI 創(chuàng)業(yè)者們多數也都是擁有編程技術的科技從業(yè)人員。無論是最近國內爆火的 Manus 還是估值已超 10 億美元的 Perplexity AI,他們的創(chuàng)始團隊都具備深厚的技術背景。
借助于秒噠,普通人不用再去理會這些冗長的代碼知識,也不用再去思考如何調用其他智能體來減少自己的工作量,只需要對話、修改、審閱,想法就能落地。
秒噠背后融合了許多技術的應用。過去的低代碼開發(fā)工具更多還是面向程序員,它們輸出的也是一長串有著各種符號的代碼,需要一定的技術背景才能明白,而秒噠則是真正的端到端無代碼生成。
用技術語言來說,秒噠的開發(fā)就是 LGUI 結合,即支持 LUI 自然語言修改開發(fā)應用的同時,也支持 GUI 可視化修改。
去年李彥宏在首次對外演示秒噠時,稱秒噠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復雜的多智能體協(xié)作工具”,這話不是夸張。
僅僅是用戶可以在前臺感知到的智能體,就有包括策劃智能體、文案智能體、設計師智能體以及程序員智能體等多個智能體,它們分別負責應用開發(fā)過程中的每個細分流程,通過協(xié)同工作,形成一個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覆蓋從需求分析到最終交付的全流程。
而在內部的智能體協(xié)同之外,秒噠還可以實現多工具調用,來擴展其功能和應用場景。比如秒噠基于文心大模型的工具調用能力,可以規(guī)劃化的調用檢索、iRAG 以及第三方 API 等,完成復雜場景下的多樣化需求。
一個屬于普通人的超級個體時代,或許真的已經到來。
Manus 要做應用,百度要做的是生態(tài)
國內的普通民眾最早認識到智能體或許還是因為不久前 Manus 的爆火,但實際上從去年開始人工智能行業(yè)就在強調智能體將會迎來爆發(fā)。比如李彥宏在去年初的百度 Create AI 開發(fā)者大會上就表示,智能體將成為未來最主流的大模型使用方式。
他在去年中的公司內部分享上解釋說,智能體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門檻低,誰都能上手,但同時天花板又足夠高,可以做出來非常有價值的東西。
他稱,智能體是現在能夠看到的、唯一把生成式人工智能做成一個大生態(tài)的路徑。其他的不管技術多么 Fancy 或者應用比較大,但都是點,最多是線,能夠形成面,讓大多數人都參與進來的,只有智能體。所以,他才要不斷地對外講智能體的作用、不斷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
百度這次全量上線的秒噠,可以看作李彥宏吸引更多人參與的路徑之一。但和不久前爆火的 Manus 相比,二者卻仍然有很大不同。
Manus 是在大模型技術迭代基礎上誕生的絕佳工程創(chuàng)新應用,但它更主要的目標是幫助人們完成現有的工作任務需求。比如 Manus 在視頻中演示的分析多位面試者的簡歷、分析紐約的房產信息以及分析對比英偉達、Marvell 以及臺積電的股票信息等。
秒噠更像是一個幫你實現創(chuàng)新應用想法的底層工具。它更像是一個 AI 應用的基礎設施,而非一個完成任務需求的 AI 應用。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靈活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應用,調用不同的智能體、檢索技術以及各類大模型的能力。
換句話說,Manus 要做的是應用,而百度想做的是生態(tài)。在智能體生態(tài)的大背景下,秒噠只是其中一環(huán)。
事實上,百度已經圍繞智能體構建出了一條從開發(fā)到應用的完整鏈條。秒噠解決的是開發(fā)門檻,它能夠讓普通人也能成為開發(fā)者,提供了一套全流程的開發(fā)工具。
它的基礎是文心大模型提供的底座模型支持,包括如何將用戶的自然語言理解成詳細的應用需求、如何調用協(xié)同不同的智能體等等。百度云智能的千帆大模型平臺則提供了模型應用的管理和開發(fā)服務,未來可幫助秒噠實現更多定制化的需求。
最終,百度搜索則可以提供智能體分發(fā)的渠道,幫助智能體來觸達更廣泛的人群和受眾。去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就已經對外展示了包括公司智能體、角色智能體、工具智能體以及行業(yè)智能體來賦能搜索的案例。用李彥宏的話說,智能體是搜索行業(yè)的變革力量。
這也是為什么百度最終要做的是生態(tài)而不只是應用。就像數十年前 App Store 的誕生促進了移動互聯網生態(tài)的繁榮一樣,百度要做的,也是要通過秒噠來降低應用開發(fā)門檻,讓 AI 智能體生態(tài)更加繁榮壯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