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伯通
當今的美國存在大量難以解決的問題,那這些矛盾該怎么解決呢,他們的研究者認為“矛盾應當在發展中解決”,簡單地歸納一下,只要生產力發展了,什么矛盾都解決了,這不僅僅是美國當政者的想法,我估計也是全世界當政者,包括全世界人民的想法,那生產力發展,如何解決呢,一個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做積累,一個是從外面又偷又搶,美國選擇的是后者的路。
總而言之,這就是一種“唯生產力論”,這種觀點從六十年代開始非常流行,包括冷戰時期,蘇美兩國在暗地里較勁,就是在比生產力,自從蘇聯解體之后,人們還是把原因歸結于蘇聯的生產力的發展沒有趕上美國的緣故,這在當時來說,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把這樣的觀點還拿來指導現在,很多事情就說不通,比如美國如果真的再工業化了,生產力更上一層樓了,美國的所有矛盾都會自行消失么?
人們總是忘記歷史,而且總結歷史也往往是片面的,包括美國人,美國贏了蘇聯真的是靠生產力的更上一層么,完全不是的,蘇聯的經濟總量并不比美國差多少,那為什么導致美國贏、蘇聯輸的結果呢,原因是他們各自都背叛了自己的階級。蘇聯以人民立國,他們背叛了人民;美國以資本家立國,他們背叛了資本家。
在各自背叛的過程中,出現了這樣一幕,蘇聯常常發生普通民眾對干部家屬的襲擊,因為全家上班養活不了一個孩子,這種仇恨干部和干部家屬,并且襲擊他們,已經很泛濫,以前大家不知道,現在都是大毛子自己公開的;而美國的普通民眾都在擁護資本家,因為一個人上班可以養活全家,而且還能買個車子,養條狗。此時此刻,兩國按現在的“狗的屁”方法比較的話,沒多少差距,美國贏在殺富濟貧,不過現在的美國當政者早忘記了當初的事了,或許沒有忘記,只是再也沒有能力,也沒人有魄力再“殺富濟貧”了。
美國現在犯了和蘇聯一樣的老毛病,在和中國的競爭中,還在比拼生產力,比如他們在教育本國民眾的時候,說,“生產力決定一切”、“生產力是所有問題的根本原因”、“發展生產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唯一途徑”、“只要生產力發展好了,就什么都好了。” 但是有個不解的問題是,你美國的生產力雖然有很多年發展緩慢,但現在也并不差啊,就是沒有遠遠超過中國,至少持平或略微超出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我的思考是,生產力是啥玩意呢,天上掉下來的么,好像并不是,不管你是舊質生產力,還是新質生產力,還是現在什么花里胡哨的AI或機器人,還是將來還沒看見的啥新鮮玩意,他的本質說破了天,也是人的力量,他并不是物的力量。并不是糧食自動長出來,也并不是機器人自己會設定好程序,更不是AI會自己擱那奮筆疾書,你脫離了人的勞動和實踐,并不存在生產力發展的事情。
我在想蘇聯可能恰恰是大力發展生產力而完蛋的,幾乎是所有人員都參與了勞動,包括女性,其實這一個過程英國、美國也有之,當年童工都比比皆是,但是冷戰的時候,英美卻反其道而行之,婦女兒童不用工作了,光靠男人工作,經濟的繁榮程度卻超過了蘇聯。這似乎印證的列寧的一句話,“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的勝利,逼得它的敵人裝扮成了馬克思主義者!”最后的結果是裝扮成馬克思主義者勝利了,因為你的對手一直還停留在理論上的勝利。
有人問,那你是否是要否定生產力的發展么?那肯定不是的,我只是想說明,一定要知道生產力是怎么來的,生產力從人民群眾中來,那他一定要反饋到人民群眾中去,如果不是這樣的一個路徑,那么生產力越發達,反而社會矛盾越多。誠然生產力不發展肯定也不行的,不發展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限于當時條件,比如沒有更好的工具,刀耕火種的,當然產出較少;第二個是人們主動放棄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如很多發達國家的年輕人的躺平,以及不婚不育,這是源于產出得不到回報造成的。
有人就說,你這不就是老調重彈么,說來說去,講的還是生產關系的調整,課本上都有的。理論上確實如此,但是生產關系是怎么調整的呢,我看發達國家走到今天的困境,終于明白了,除了斗爭,沒有別的路可走;書上說,生產關系是由生產力決定的,我認為不太對,無論是生產關系還是生產力,都是人決定的。書上說,原有的生產關系不再適應,就需要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那靠誰調整,根本沒有講,或講的不清楚,我認為是靠人的斗爭來調整的,不可能有人主動來調整。
很多人講,當今世界矛盾或者一個國家國內矛盾,都是因為搶奪資源而引起的,我認為不是,我隨便看了一下全球的生產力,把物質財富放在一起,別說能滿足現在的地球上的80億人,再養80億人都沒問題,你說擱幾百年前,矛盾是因為搶奪資源而引起,那才說的通。現在完全不是,現在搶的是對資源的分配權,物質財富放在那兒,已經夠了160億人用了,我不是要搶那個物質,我要搶這個物質財富的分配權,這就是當下的矛盾。
美國的生產力水平沒有任何問題,資源也是充足的,但是現在的分配權是被猶太集團掌握了,不愿投靠猶大財團的總統林肯、加菲爾德、麥金萊、肯尼迪都被刺殺身亡了,也就是說,你從猶太人那兒要點錢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動他的分配權,你要想動的話,總統也不會放過。
現在當政的美國政客,在那喊“讓美國再次偉大”,說來說去就是再工業化,說要發展生產力,這都是本末倒置的,即使美國只做農業、科技業、金融業,放棄第二產業,仍然是全球前三強,他的社會矛盾和生產力是否發展無關,而是盎撒集團當下是無法和猶大集團抗衡,他們妄圖從國外沖突中化解矛盾,目前來看不現實,唯一的生產關系的調整機會,就是徹底消滅猶太集團。
唯生產力論認為只要生產力發展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筑就會自動調整,這種觀點忽略了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就像現在的美國,無論他們干什么,哪怕出發點是好的,他都是對社會的破壞,因為他忽視了人在生產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這種觀點容易導致將人視為生產力的附屬品,因此只要不把人當人,科技越進步,則科技越反動,生產工具越先進,則生產力越退步。
矛盾在發展中解決,這也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我認為也是錯的,發展只會產生矛盾,不會解決矛盾。我認為是矛盾是從斗爭中解決,但這種解決也會出現兩個結果,一個是矛盾更加深了,比如很多王朝中興的失敗;另一個是矛盾確實解決了,不管是什么樣的結果,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新的矛盾。
那么現在美國轟轟烈烈的博弈是斗爭么,不完全是,這算是黨爭,但這有個好處,不至于很快進入暴力革命的階段,有黨爭,說明還有妥協的余地,他屬于斗爭中一個細枝末節。斗爭一定和社會問題相關,美國的社會問題,不是需要哪個黨,而是需要一個黨來解決嚴重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這就需要有個組織來代表人民來斗爭,如果共和黨能代表人民,那么他的斗爭方向才是對的。
美國出現的所有問題,比如環境惡化,教育醫療異化,貧富兩極分化,都是唯生產力論的惡果,即使高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結果卻變成了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去精準調控壓迫等級,生產關系如果多方面落后生產力太多,將會導致大多數人在忍耐和暴動中選擇暴動。
有矛盾就有斗爭,斗爭,從來都是奔著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去的,即使過了一萬年之后,它還是有斗爭,斗爭解決矛盾,發展產生新的矛盾,新的矛盾又需要斗爭,如果大家害怕提起這個詞,那就是掩耳盜鈴,不愿意面對真正的問題,就像美國,一直回避真正的問題所在,那么等待他的就是破產。
最后,推薦一個非常棒的深度歷史類公眾號,我也常看。
明人不說暗話,
支持的點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