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英國召集多國高級軍事人員舉辦閉門會議,共同制定擬議中的烏克蘭維和部隊計劃。英國媒體認為,英國首相選擇在這次會議前視察“前衛”號戰略導彈核潛艇,也有著彰顯英國核威懾力、為英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主張撐腰的考慮。英國國內媒體普遍認為,這次英國首相視察核潛艇意在向外界展示英國的軍事實力,尤其是在當前歐洲安全形勢緊張的背景下,英國核威懾能力無疑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砝碼。
特朗普(資料圖)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認為有必要在烏克蘭部署某種維和部隊,但其形式應當被各方所接受。白宮記者團摘引特朗普的講話指出:“我們需要維和(部隊),形式應當讓每個人都能接受。”據報道,《每日電訊報》此前援引英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英法領導人正在秘密討論沖突結束后一起向烏克蘭派駐“維和部隊”。報道指出,俄羅斯對外情報局新聞部門2024年曾表示,西方要在烏克蘭部署人數約為10萬人的所謂維和部隊,以恢復烏克蘭的作戰能力。俄對外情報局認為,這將成為對烏克蘭事實上的占領。
在維和部隊一事上,澤連斯基認為要使俄羅斯不敢進犯,至少需要20萬名部隊。20萬部隊看起來很多,但考慮到目前俄烏兩國戰線之長,如果20萬維和部隊真要投入到前線維和,他們的分布其實并不密集,可能還會有些稀疏。從理論上,歐洲應該能夠履行派遣20萬維和部隊的要求。目前歐洲共約有150萬名現役軍人,考慮到其中許多部隊還需要執行訓練,以及維護本國安全任務,最終剩余的部隊人數可能低于20萬人。
澤連斯基(資料圖)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警告稱,北約成員國向烏克蘭部署“維和人員”將引發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全面戰爭。梅德韋杰夫當日在X網站發文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斯塔默是“在裝傻”,因為他們已被告知多次,維和人員必須來自非北約國家,近日卻還在提出“將派遣數萬人”進入烏克蘭。“直說吧,你們就是想向基輔的‘新納粹分子’提供軍事援助。”梅德韋杰夫寫道,“這意味著與北約開戰。去問問美國總統特朗普吧,你們這些卑鄙小人。”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認為在烏克蘭部署外國維和人員問題上沒有妥協的余地。他提醒說,如果外國軍隊駐扎在前蘇聯共和國,那么西方國家將不愿意就和平解決沖突的條件達成協議,因為這些駐軍會制造(俄方不愿看到的)既成事實。正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所說,只有在沖突各方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部署維和人員。他說,具體到烏克蘭,談論這樣一支部隊還為時過早。他對俄羅斯不反對在前蘇聯共和國部署維和人員的說法未予置評。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星期日世界報》援引所謂歐盟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考慮參與烏克蘭維和部隊,“已探討這一舉措的可行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提問表示,有關報道完全不屬實。中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烏克蘭《基輔獨立報》稱:“中方一直強調烏克蘭危機需要和平解決。”
俄烏戰場(資料圖)
王毅外長日前表示,中國愿意根據當事方的意愿,和國際社會一道,為最終化解危機、實現持久和平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我國歐洲事務特別代表盧沙野則說的更加直接,表示現在還遠不到那個時候,還早著呢。而且維和行動應該由聯合國決定,而不是由個別國家“私相授受”。坦白說,如果俄烏沖突能在談判桌上解決,派遣維和部隊或許會適得其反。當然,俄羅斯愿意選擇中國出兵維和,已經足以說明對中國的信任,以及中國維和部隊在國際上的聲譽和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