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最近看的老破小的房子碰到一個問題,就是一般要怎么排查這種老房子有沒有老人過世的情況,因為是自住,比較介意這個。很多老房子很多年沒有人住,而且就是毛坯房,中介和業主就說沒有這種情況,但是總是會擔心。
另外我們最近看的主要是東大橋,月河和永安南里(社科院宿舍樓)這幾個小區,月河四層,兩室一廳(小三居),毛坯,420可談。東大橋2層,兩居,帶點裝修,47平,330。
還有一個永安南里(社科院家屬樓),50多平的小兩居,價格在420左右,您覺得哪個小區更適合剛需入手。孩子上學在朝陽門附近。
A:
1、老人過世的情況。如果是自然的情況那就去派出所,看人家給不給查了。社區居委會有可能了解情況,但肯定不全面。另外老社區都鄰里關系近,問鄰居或物業也能知道大部分。一般都會如實說的,誰也不會輕易得罪未來的鄰居。
如果是指非自然的,那直接問中介就行,大中介都有“兇宅庫”,他們不會隱瞞的。小中介說不好是否了解,但他們也能去大中介查。另外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了兇宅,可以用“故意隱瞞重大信息”來起訴,有成功維權的先例。
2、哪個適合剛需,老小區沒必要太過比較,看自己通勤和喜好吧。另外就是計算租售比,用總價除以預估租金,哪個的數值低就代表性價比高。在房源沒有瑕疵的情況下,保值也就更優。
不過二層的算低樓層,和四層的是有價格差的,包括租金。雖然差率不大,但計算的時候也要考慮進去,一房一議。這要不就讓中介給算算,他們最熟悉情況。
3、另外這月河的兩室一廳怎么算“小三居”啊?我印象中這里都是長條戶型,不太好改的,別輕易聽忽悠,該砍價就砍。另外也可以看哪個還沒做維護,如果買下后維護了那就算意外的增值。其他的我沒什么建議,老房都是當地中介熟悉情況。
僅供參考。
二
Q:
我想咨詢您一下***樓的情況,建成年代在1973-1976年,一樓。
我想問您的問題是
1、這個房子的樓體質量您是否清楚呢?
2、這個樓是有半地下的,它會不會存在反味和反水的情況呢,這種可以自己做排水嗎?
3、這個樓未來修繕的幾率大嗎?流通性如何呀?
4、這個樓對比三豐里的稍小平米的一樓,您的建議是哪個更優一些呢?
5、這個樓對比90年左右的電梯樓,您更推薦哪個?
A:
1、具體質量我不清楚。但既然是70年代建成的,那質量就不會太好。因為在那十年中,北京的住宅建設屬于“接推擴”時期,沒有一個大規模+正式開發的宿舍區,蓋的房質量都一般。
2、半地下和下水問題沒有必然聯系,這主要看管道。自己做排水在理論上可以,但需要征得其他住戶的同意和報批,走手續的話比較麻煩。
3、未來修繕的幾率比較大,因為老舊小區維護是近幾年住建部的主要工作內容。另外也看原產權單位的出資情況,是首汽宿舍區吧?如果配資的話就好的多。
流通性肯定一般啊,這么老的房齡了,出手的時候如果趕上銀行額度緊張,那就有可能影響貸款,不好賣。常規建議是最好長期持有,出手時在橫盤期慢慢兒賣,著急出手的話有可能吃虧。而且還是一樓,算硬傷,如果維護加電梯的話就更不是利好了,出手時掛牌期長。
4、老房哪個更優?這主要看原產權單位,強勢單位的占優。就因為能管物業+出資,如果輪上原址重建那就是特殊利好了,但得有人配資才行。
如果都普通,那就談不上哪個更優,都差不多。相當于退休金一樣的老人,無所謂哪個更優,只看自己覺得哪位順眼了。
5、對比90年的電梯樓,看具體條件了。如果是強勢部委的電梯板樓,比如財政部、發改委和人民日報社這種單位的,那肯定是各項都占優。但如果同一個小區中都沒人管的,那步梯板樓優于電梯房,就因為維護的事兒少。
6、這我推薦不了,一房一議沒有標準,還是看具體房源和自己的喜好吧。
僅供參考。
三
Q:
請問,我認為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必須降50%到80%才能與美國紐約持平,在全世界的發達國家,房地產是邊緣到不能再邊緣的一個產業。如果有疑問,那么你可以說出一個房地產公司的名稱,如果你說得出來,算你贏,我想你能說的是微軟,蘋果,特斯拉,英偉達,波音,空客,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等等,下面是Deepseek排列出來的世界房價收入比。
A:
1、一線城市降50-80%才能和紐約持平?您持平的標準是什么啊?
紐約房價多少錢?我印象中口罩前的公寓均價是75萬美元一套,現在漲到110萬左右,很便宜嗎?
而且憑什么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的核心城市,要比3.5億人口國家的核心城市房價低呢?而且還要低一半以上,他們有那么牛逼嗎?中國有這么不值錢嗎?
2、房地產是邊緣的,這看對什么人來說。對于要飯的來說,連肯德基都算是邊緣的,跟自己沒什么關系。對于買不起房的來說,所有開發商都是邊緣的,您沒必要知道,反正也發生不了關系。
要說美國的房地產公司很簡單,美國鐵獅門集團知道嗎?全世界開發商的頂流,僅物業面積在前些年就上億平米了,你能想象出是什么規模嗎?美國帕爾迪知道嗎?*科的偶像,甚至連公司模式都是模仿的人家。
我說出兩個了,能算我贏嗎?如果不算的話我可以接著說,比如開發雙子塔和那些標志建筑的,說出來算我贏嗎?如果不算我還可以列舉冷戰之后開發郊區別墅的,還有開發剛燒的洛杉磯開發商,您想聽嗎?您能聽懂嗎?您能理解嗎?我要是贏了,您輸什么啊?別空口白牙的就打賭吧,在網上發狠吹牛逼都這么摳兒,何苦呢?
3、對了,我再說個美國開發商吧,叫特朗普,又一次當了美國總統,您覺得開發商在美國的地位如何?懂王算不算美國邊緣商人?
4、當然您肯定不服氣也不承認,無所謂,本來我也就就是拿您當個樂兒。對了,新加坡這個國家您聽說過嗎?世界上房地產最健康的,全國90%的百姓都住在保障房“組屋”里。但您知道他們國家的開發商都什么規模嗎?
凱德聽說過嗎?CDL聽說過嗎?豐隆聽說過嗎?遠東、國浩、吉寶都聽說過嗎?這些開發商在中國內地的項目也不少,您不會連一個都不知道吧?那也太坐井觀天孤陋寡聞了,認知太低了。
5、得了,我也懶的跟您掰扯了。至于房價收入比我就更懶的教您了,我沒義務給您掃盲,反正您也聽不懂這些經濟常識。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認知,很多時候比人和哈士奇的差距都大。
僅供參考。
四
Q:
請問,我在北京海淀區有一96年塔樓面積110多一點,在北京周邊屬河北有一別墅原來想度假用,但現在家庭遭遇變故,資產大幅縮水。我本人面臨退休,孩子剛畢業工作難找,想聽您建議,如何處置這兩套房?
A:
1、96年的塔樓110平,那這是典型老公寓的標準啊。一般來說,這種房的價格走勢不太好,除非戶型很好,否則2008年后多數都略弱于本板塊平均值。從居住角度來說可以算性價比高,面積大也住的舒服,但從升值角度不算強。
另外海淀區無論哪個學區也都是有溢價的,這面積的基本都是平均值。另外得看學區的等級了,學區越好溢價越高,居住的性價比也就受影響更大。普通學區就好多了,比如學院路的,多數溢價都不高。
所以看具體情況吧,如果溢價很高的(包括本學區內),那常規建議是在入學高峰期過去之前處理了。否則過了高峰期,這種塔樓公寓各項都未必占優(戶型很好的單論)。溢價不高就看自己的喜好了,留著自住的性價比在海淀肯定算高的。
2、河北別墅,那這就是典型的自住為主了。到目前為止,北京所有別墅類產品的價格走勢都不強,除了在產業區周邊的幾個能跟上大盤,其他的都明顯落后。所以這種產品主要就是消費型的,投資性比較弱。
河北的我不熟,但以環京來說,大多數跟北京相比要加個“更”字。這就看是否自住吧,自住就留著,確定不住了就賣掉。
僅供參考。
五
Q:
請問,小孩28年上小學,總預算500萬,想兼顧學區和居住,地鐵附近,主要考慮朝陽、通州。想請教:
1、是今年買還是等一兩年再買,房價趨勢如何?
2、是否有推薦區域和小區?
A:
1、考慮朝陽和通州?這不好籠統的說,主要是學區房的溢價問題,兩邊是不同的情況和特點。
2、今年買還是等一兩年?這還真不好說。常規建議是,如果資金準備好了,或者是賣房后增加的預算高,那就提前買,買完也就踏實了。
如果沒準備好或不增加多少預算,那就等兩年吧,畢竟明年就是入學人數的拐點了,等過了之后看政策和行情。從理論上來說,溢價部分是肯定不會增加的,尤其是朝陽通州的。
3、房價趨勢,學區房得分成兩部分說。基礎部分應該是沒有什么下跌空間了,朝陽非學區房的租金收益都超過銀行存款利率了。溢價部分說不好,過了明年再看吧,從比例來說有可能下降,看到時候的政策吧,有鼓勵政策或許能撐住。
4、沒有推薦的,您這一看就是剛有想法吧?所以還很籠統呢。別著急,多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吧,學區房現在的溢價仍然比較高,別買錯了或買虧了。
僅供參考。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相關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