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踏青賞花成為不少人向往的詩意之旅。疾馳的火車如同流動的觀景平臺,將祖國的美景盡數串聯。
春潮涌動
鐵路織就賞花圖
氣溫回升,神州大地多處迎來最佳賞花期。23日上午9點半,林夏帶著9歲的女兒踏上北京市郊鐵路S2線列車,準備去居庸關長城附近的崇山峻嶺間感受花海的魅力。
隨著列車穿行于山野,一片片山桃花瓣紛紛揚揚地撲向車窗。“媽媽快看,長城在花瓣里捉迷藏!”向著女兒手指的方向,林夏拿出手機連按快門,記錄下玻璃外漫山遍野的粉白。“原來總聽別人說S2的沿途風景美不勝收,這次親眼看到依然驚喜。”林夏說。
近年來,隨著運營線路不斷織密,越來越多的鐵路列車將春日賞花變成可移動的詩意體驗。本月中旬,長三角春游首趟賞花旅游列車G7006,從上海出發前往江蘇蘇州、無錫,給旅客帶來一場屬于江南的春色邂逅。
“這趟專列的每一站都詩意滿滿。到無錫可以在茶香氤氳處品味江南慢時光,在蘇州可以坐著烏篷船沿河道悠悠向前,感受江南魅力。”上海鐵路文旅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上鐵國旅專列部經理王娟表示,長三角鐵路春游運輸將持續至4月14日,這段時間長三角區域高鐵將實行公交化開行,讓旅客可以更好地賞景踏青。
從京廣線呼嘯而過的白色動車組,到西南山區緩緩穿行的慢火車,我國超16萬公里的鐵路網織就了春日賞花的黃金脈絡。在快與慢的交融中,流動中國正以綿延的鐵軌為筆,將萬里山河的盎然生機,寫入每一位旅人的春天故事。
銀發專列
適老服務暖夕陽
3月15日8時45分,京津冀地區今年首趟銀發旅游列車緩緩駛出天津站,載著452名旅客開啟一趟為期12天的“‘京鐵樂游’開往春天的列車——花海與美食浪漫邂逅”主題旅程。
“這12天內,旅客將沿著江西、湖南、廣東3省的黃金旅游線路,將廬山、婺源、肇慶星湖等5個國家5A級景區與6個國家4A級景區串珠成鏈。”中國鐵道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旅游列車老年游客居多的特點,本次旅游列車啟用“適老化服務”,餐車團隊特別設計了“三控健康餐”體系,并有工作人員全程陪同,為老年游客提供細致周到的定制化服務。
近年來,我國老年消費群體不斷擴大,老年人旅游需求明顯增加,各種主題的銀發旅游專列深受老年游客青睞,一些網紅線路甚至一票難求。
日前,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鐵集團等9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明確到2027年,將完成設計100條以上鐵路銀發旅游精品路線,打造160組銀發旅游列車適老型專用車組,銀發旅游列車開行規模達2500列以上,構建一張覆蓋全國、線路多元、主題鮮明、服務周全的銀發旅游列車網絡。
“近期氣溫回升,銀發旅游專列進入運營旺季,需求顯著增長。”中國旅行社協會鐵道旅游分會秘書長曾輝表示,未來銀發旅游專列還將融入養生、文化體驗等更多元素,進一步滿足銀發群體旅游服務需求。
路網延伸
鄉村振興展新顏
在四川成都,“熊貓專列”載著游客穿越秦嶺山脈;15天的西域之旅串起新疆烏魯木齊的大巴扎、伊犁的薰衣草花田與喀什的古城街巷,列車員身著民族服飾,在餐車為游客演示新疆歌舞;在湖南湘西,7266次“慢火車”依舊保持著每站必停的“公交式”服務,捎著山貨的鄉親與慕名而來的游客相逢在同一車廂……神州大地上,密集的鐵路線編織成紐帶,將城市與鄉村緊密相連。
“早上在福州喝魚丸湯,中午就能在婺源看油菜花,晚上還不耽誤到南昌賞滕王閣。”3月22日,在贛北群山間穿梭的“最美高鐵”G322次列車上,來自上海的游客周名輝感慨萬千。據了解,周名輝經營的文創公司與婺源多家非遺傳承人達成合作,“高鐵讓‘快旅慢游’成為可能,我們設計的油紙傘、徽雕文創,通過高鐵帶來的客流,這幾年銷量翻了三倍。”
鐵路帶來的不僅是客流的增長,更是發展理念的革新。國鐵南昌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婺源的篁嶺、月亮灣等景區的古村依托“文化+民宿”模式,將徽派建筑改造為精品客棧,通過春賞花、夏避暑、秋曬谷、冬民俗的全季旅游鏈條,讓原本“半年閑”的鄉村實現四季興旺。
“‘鐵路+旅游’不僅滿足了游客的多樣需求,還帶動了沿線鄉村的經濟發展。”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鐵路部門將繼續拓展路網,打造“鐵路+旅游”創新模式,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 訾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