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時,很多人都在為蕭克鳴不平,認為以他的資歷,就算不是元帥,也得是大將。
說蕭克的資歷高,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另一個是八路軍120師副師長。
在紅軍三大方面軍中,紅一方面軍副總指揮是彭德懷,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是王樹聲,一個元帥,一個大將,只有蕭克是上將。
在八路軍三個師中,115師副師長聶榮臻是元帥,129師副師長徐向前也是元帥,只有120師副師長蕭克是上將,連大將都不是。
如果只看這兩個資歷的話,蕭克授上將確實很冤,但是,也不能只看這兩個資歷,還要看更多時期的資歷,比如更加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時期。
在解放戰爭中,蕭克的最高職務是第四野戰軍參謀長,看起來很高,但看看其他三大野戰軍的參謀長就知道了,一野參謀長閻揆要是中將,二野參謀長李達是上將,三野參謀長張震是中將,而且,蕭克的前一任參謀長劉亞樓,也只是上將。
所以,蕭克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資歷并不高,也就是上將的級別。
再看看其他上將,張宗遜是第一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地位相當于三野的粟裕,比蕭克的參謀長地位要高。
還有呂正操,擔任過四野的前身東北民主聯軍第一副司令,大將蕭勁光當時還只是第三副司令。
而且,呂正操在抗戰時期還擔任過晉綏軍區司令,請注意,共產黨在抗戰時期共有四個大軍區,包括山東軍區、晉綏軍區、晉察冀軍區、晉冀魯豫軍區,軍區司令分別為羅榮桓、賀龍、劉伯承、聶榮臻,都是元帥,而呂正操就擔任過晉綏軍區司令。
即使是在紅軍時期,蕭克的資歷其實也不能說是最高的,比如周純全,就擔任過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還在1935年當選為政治局委員,比彭德懷、林彪進入政治局都要早。
還有周士第,擔任過葉挺獨立團的團長,在南昌起義中也是第25師師長,這些資歷都是蕭克不能比的。
所以,要論資歷的話,不能只看一個時期的資歷,而是要放到整個革命時期,這樣看來,蕭克的資歷其實就沒有那么顯眼了,授上將也說得過去。
另外再來說一個話題,就是除了資歷,只從戰功、能力、勇猛這幾個方面來看,哪位上將能排第一。
首先,從戰功來看,排第一的應該是韓先楚。
在紅軍和八路軍時期,韓先楚還有點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韓先楚就開始大放異彩,在東北戰場所向披靡,被稱為“旋風司令”,讓敵軍聞風而逃。
韓先楚在東北參加過遼沈戰役,活捉國民黨兵團司令廖耀湘,入關南下后,又參加過平津戰役、湘贛戰役、衡寶戰役、兩廣戰役,尤其是在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中,韓先楚立下了第一功。
從這些戰功來說,韓先楚在上將里面排第一,應該也是可以服眾的。
其次,從能力來說,排第一的應該是鄧華。
這里說的“能力”,不光是指軍事能力,也包括政治能力,也就是“軍政雙優”,在這方面,鄧華應該是可以排第一的。
其他上將要么打仗厲害,要么政工厲害,而鄧華卻是典型的軍政雙優,堪稱獨當一面的帥才,高出其他人一個檔次,在抗美援朝時期接替彭老總擔任志愿軍司令,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第三,從勇猛這個角度來看,許世友可以排第一。
許世友出身少林,練就了一身硬功夫,打起仗來勇猛無敵,猛打猛沖,多次擔任敢死隊隊長,殺敵無數。
在開國上將中有不少人都是猛將,比如韓先楚、楊得志、陳錫聯、黃永勝等等,但要說誰能排第一,恐怕只有許世友可以服眾。
您覺得這么排對不對呢?歡迎來討論一下。
(參考資料:《蕭克回憶錄》《大授銜》《開國將軍名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