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在書法史上有著許多的源流,而其主要是楷書中的一個分支,其中有以韻噴水 取勝的晉人小楷,也有著唐人追求的法度嚴謹,小楷的發展到最后是那被用以官方字體的臺閣體、館閣體。
而在科舉的考試中更是對這種書寫體有著極高的要求,如若書寫不好有著極大的可能會影響成績和考生的前程,所以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之下,文人們想要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那么小楷就必需過關。
所以在此期間“館閣體”應運而生,因為這種書體被廣泛應用于官場和文書,而公文又主要匯聚在當時的內閣與翰林院之中,因此而得名。很多人以為這種書體在清朝時的代表,但其實這種書體早在宋朝時就已經盛行,只是到了清朝達到了頂峰。
這種書法風格以嚴謹、整飭、黑亮為顯著特點,雖有人詬病其藝術性不足,過于注重實用性,但實際上,館閣體中亦不乏精品,其中郭尚先的《黃庭內景經》更是被譽為 “清朝最美小楷”,堪稱清代 300 年小楷書法的巔峰之作。
看到這,可能會有人要吐槽了,他會說這有什么,不就工整而已嘛,又稱不上藝術。說這種話的人真是不自量力,首先館閣體它不是印刷體,它也是由歐柳的書風而來的。且非一日之功可達成,更是需要長期的臨帖學習,它是屬于楷書中的一類。你有本事寫一個看看啊,現在更有甚者說楷書不屬于書法了。可笑。
郭尚先是清朝嘉慶 14 年的進士,來自福建莆田,仕途順遂,官至禮部右侍郎,相當于如今的副部級干部。郭尚先不僅在官場有所建樹,在書法領域更是成就斐然。他的書法聲名遠揚,不僅在朝野內外備受贊譽,在外國也極具影響力,其作品被外國人爭相購買,足見其聲望之高。
而在他的小楷書作中《黃庭內景經》可謂字字精妙,從字里行間能清晰看出他的取法路徑。此作以唐人書法為根基,筆法嚴謹,結構規整,同時又巧妙融入了晉人小楷的氣韻,靈動飄逸,富有詩意,猶如一幅優美的畫卷,越品越覺韻味無窮。其用筆厚實雄渾,結體秀雅寬博,以顏體楷書為基礎,融合 “館閣體” 的端正之氣,筆勢圓潤渾厚且富有彈性。
清龔顯曾在《書林藻鑒》中稱贊其書法 “娟秀逸宕,直入敬客《磚塔銘》之室,行書嗣體平原(真卿)《論坐帖》,中年以后,幾與董思翁方駕驅”,足見其書法造詣之高。
郭尚先的《黃庭內景經》小楷筆法精湛,融合晉唐及趙孟頫書法之長,把工整、嚴謹、方正、美觀推向全新高度,盡顯清代小楷魅力,在多樣風格中脫穎而出,契合不同審美。
雖有“館閣體”之味,但同時又具備晉唐及趙孟頫書法的特點,于此我們也需客觀看待 “館閣體” 的局限性,過度追求規范統一,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書寫者的個性,與強調個性表達的書法藝術追求相悖。但考慮其誕生于科舉等歷史背景,在正式場合發揮著規范書寫的重要實用價值,無可替代。
郭尚先的《黃庭內景經》,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堪稱明清小楷的稀世珍品。當代書法家中,幾乎無人能達到其藝術高度。一來,當代書家學養積淀不足,難以將深厚學識融入筆端;二來,功夫不夠火候,缺乏對技藝千錘百煉的執著。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