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樊紅玲 賈夢婷
每天早上八點,甘州區工人文化宮準時響起指令:“預備——起!”十余名銀發學員在太極教練帶領下,悠然舒展身體,一招一式盡顯從容。
這座由甘州區總工會與神墨教育集團聯合運營的4000平方米教育場館,通過“職工充電站+銀齡新課堂+青年加油站+少兒成長營”四大服務矩陣,搭建起覆蓋職工家庭全年齡段的成長體系。自引入專業教育機構參與運營以來,已吸引100余人踴躍報名,正式開啟職工教育全新篇章。
政企協同打造全齡教育生態
甘州區總工會創新采用“工會主導+專業運營”模式,將文化宮整體托管給知名素質教育機構神墨教育集團。早上,銀發學員在教練的指導下打太極,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中午,職場人士能在臺球室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午休爭霸賽”;傍晚,親子工作坊里,家長與孩子攜手合作,共度溫馨時光;夜間,青年學子們在自習室挑燈夜讀。寒暑假期間,特推出“成長護航計劃”,神墨教育派駐12名專業教師組建教研團隊,開發出包含課業輔導、珠心算訓練、創意手工等八大類素質課程,配套預約課程管理系統,實現跨校區課程資源實時調配。
雙師模式激活終身學習場景
在形體訓練室,家政服務員王麗娟正專注調整儀態,跟隨形體老師的節奏認真練習。“工會提供場地,神墨教育集團配備師資,這種‘雙師課堂’讓我們既享受專業指導,又能靈活安排時間。”王麗娟難掩喜悅。過去送孩子上特長班,她只能在教室外等著,現在她能利用這段時間跳跳舞、健健身,時間得到了充分利用。無論是想提升自我的職場新人,還是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退休職工,亦或是渴望探索世界的孩子們,都能在文化宮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與活動,真正實現了終身學習。
文化賦能構建成長共同體
夜幕降臨,工人文化宮依舊活力涌動。職工自習室內,即將備考社工證的張莉正專注看書。“在家看書靜不下心,下班后在這看看書、做做題,效率很高。”工匠創新工作室里,泥塑工藝傳承人賀吉凱正指導學員制作孔子泥塑作品。工會會員憑身份證就能辦理“全家成長卡”,可跨校區實時預約課程。神墨教育還結合各節點,不定時發放驚爆課程福利,后續計劃增設手機攝影、短視頻創作等十余項數字技能課程,將持續豐富職工家庭的“文化菜單”。這座被職工親切地稱為“第二學校”的文化地標,正成為滋養精神、傳承文脈的重要載體。
甘州區總工會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充電驛站”服務內涵,通過資源整合與機制創新,打造職工素質提升、家庭成長支持、文化傳承創新的三維賦能平臺,在服務職工家庭全方位成長的同時,為區域人才培育、文化振興注入新動能,切實發揮工會在助推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橋梁紐帶作用。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