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即日起,本報開始連載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邱華棟的長篇小說《空城紀》。《空城紀》是作家邱華棟構思了30年、寫了6年的長篇小說。小說以龜茲雙闋、高昌三書、尼雅四錦、樓蘭五疊、于闐六部、敦煌七窟六章結構成一個渾然的整體。《空城紀》以詩意語言和絢爛想象回到渺遠的西部世界,重尋龜茲、尼雅、樓蘭、敦煌等西域古城的歷史傳奇。在《空城紀》中,六座西域古城得以復活,一座座廢墟還原成宮殿城池,一個個人物從此有了鮮活的生命。
邱華棟, 著名作家,文學博士。1969年生于新疆,祖籍河南西峽。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協副主席、主席團委員。著有非虛構作品《北京傳》,小說集《十俠》《哈瓦那波浪》,長篇小說《空城紀》《夜晚的諾言》《白晝的喘息》《正午的供詞》《花兒與黎明》《教授的黃昏》《單筒望遠鏡》《騎飛魚的人》《賈奈達之城》《時間的囚徒》《長生》等13部,中短篇小說200多篇。出版有小說、電影和建筑評論集、散文隨筆集、游記、詩集等各類單行本60多種。多部作品被翻譯成日文、韓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越南文。
沈毅取出車鑰匙,去作坊前門停車處取茯茶和方糖。他遞給我,我把一塊很重的湖南益陽精品茯茶和一盒方糖遞給木合塔爾,謝謝你,木合塔爾,你的銅壺,你的這個木頭橛子都很好!這塊茶葉和方糖,給你做個禮物和紀念。
木合塔爾很高興地接過來。在新疆,茯茶和方糖永遠是牧區和民族聚集區最喜歡的禮物。
我心里有點著急,想要盡快離開這里。我說,好了沈毅,咱們走吧,回縣城賓館,今天晚上我們還要看告別演出呢。我急急地起身,生怕木合塔爾看出來什么,要趕緊離開。
沈毅不情愿地放下手里端著的奶茶,嘴角還有一塊白色的奶酪皮子。木合塔爾送我們出來,隨手又遞給我一把小巧的立鳥造型的銅壺,朋友,做個紀念!
我們離開了那里。在車上,看著我把圓木片小心翼翼地放進一個黑色的裝樂器的錦囊袋里,沈毅有點納悶,這么一塊木頭片子,有多寶貴?你給他一大塊茯茶,是要干什么呢?木合塔爾的銅壺作坊每年賺不少錢,你買他的銅壺,他也沒有優惠啊。
我沒有說太多,只說了一句,這個木頭片子,也許是有些年頭的樂器殘片,我要拿回去仔細看看。
沈毅笑了,我看你收藏樂器都魔怔了。好好的樂器收不完,開始收藏殘破的,那還有完沒完?說笑間,我們的車子直奔賓館而去。
吃飯的時候,我和王雪在賓館餐廳里相遇。面對著一桌子的烤包子、拉條子、烤全羊和葡萄酒,我按捺住激動的心情也沒有告訴她,我可能找到了細君公主的漢琵琶。我必須保守住這個最大的秘密,現在還不是公開的時候。她能看出來我很高興,我也能看出來她很滿意,滿意于這一次的采風創作,已經出了成果。
作曲家的創作熱情很高,白天到處跑,那么累,可晚上他們還在寫譜子。演奏家也在練習著,大家都進入了狀態。怎么樣,那些廢墟、空城、遺址,你也都跑遍了?王雪的嘴角上翹,帶有一絲嘲諷,她可能覺得,我對那些被時間和風沙摧毀得只剩下一些土堆子的漢唐遺跡的探查,不會有什么大的收獲。我又不是一個拿著考古鏟子的考古學家,也不是拿著洛陽鏟的盜墓賊,看一個個的土堆子,有什么興奮的呢。
晚上的演出一定很精彩。我夸她,你總是能張羅起一場場的盛會。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這里是古代龜茲國的所在啊,“龜茲盛歌”的部分曲目,已經有些草稿了,今晚你能看到那些節目。不過,我對庫車的十二木卡姆特別感興趣。
十二木卡姆,是當地的維吾爾族音樂大曲。我覺得,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在伊斯蘭將其音樂結構化之前,很可能和唐代的龜茲樂有關。
“你說得有道理呢。”她沉吟著,唐代的《霓裳羽衣舞》一開始是十二部,后來變成二十四部。你看白居易寫的那首詩《霓裳羽衣舞歌》里,有這么幾句,“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
不不,白居易當時看到的只是《霓裳羽衣舞》的十二段歌舞的部分,這整首《霓裳羽衣舞》根據考證有三十六段。白居易是比唐玄宗晚一些年的詩人,他看到的是一些片段式的雙人歌舞。我說。
可即便如此,他還是寫出了這首曠世名作。她說。
今天晚上,除了庫車十二木卡姆,你們音樂家要演奏什么曲目呢?我問她。
她的心思忽然轉移了,她在尋找那些還沒有到飯廳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們有嗩吶,二胡,中阮,琵琶,笛子,笙,鑼鼓。合奏,協奏,獨奏,狂想,重奏,隨想。吹打,拉弦,彈撥……
她有點心不在焉,我估計她在操心晚上音樂會的事。我笑著看著她,還是沒有把我找到漢琵琶的秘密吐露出來。
四
當天晚上,天黑了,庫車的天空中布滿了星星,像是鉆石一樣熠熠生輝。今晚的音樂盛會是在庫車劇院里舉行。這個劇院的觀眾區在重新裝修,所以他們把舞臺弄成了一個環形劇場,中心是表演區,這樣音效會好一些,而圓圈外圍搭建了一些梯形的觀眾椅子。觀眾不算多,大都是當地文化系統的人,此外,就是參加當天表演交流的藝人們,我大致看了看,也就二三百人的樣子。我和王雪、沈毅坐在第一排,我讓沈毅把裝著我的漢琵琶和篳篥的錦囊袋子,放在我身后的第二排。
我們剛坐定表演就開始了,首先上場的,就是當地的維吾爾族民間藝人組成的庫車十二木卡姆表演團。這群藝人都是男人,陣勢十分龐大,一上來就是幾十個人,他們有三十個?五十個?七十個?我沒有來得及數清楚,演出就開始了。只見這些頭戴角形和圓形花帽的男人,第一排的盤腿坐在舞臺中央巨大的花地毯上;眼前是一面面裹著紅條布的鼓,敲鼓的藝人有一排,最近的藝人距離我只有兩米遠。第二排的是吹喇叭、嗩吶的嗎?是的,他們手里拿著的是喇叭,喇叭身上也系著紅巾子。第三排的手里拿著長柄的都塔爾。最后一排男男女女,手里拿著達甫鼓和手鼓,還有彈撥電子琴,然后,司儀說完話,他們就開始演唱了。
(未完待續)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姜 瓊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