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有輛自行車就能結婚,
可今天,百萬家產卻換不來一句“我愿意”。
你以為農村剩男多是因為沒車沒房沒存款?現實卻是恰恰相反,女生并沒有想象中的物質,那些早早下學,沒車沒房沒存款的“四無”小伙早早結婚;
反而那些研究生畢業,有車有房有存款的“四有”小伙卻成了村里的大齡剩男。
村里的剩男們想了一夜也沒想明白——過去窮的叮當響都能娶到老婆,現在有車有房卻成了“光棍”?
說到底有錢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做到下面三點!
一、改變“老實人”人設,會哄女生開心
1.“老實人“活該單身
隔壁村的李大爺向媒婆哭訴:“我兒子名牌大學畢業,在城里有房有車,為啥連二婚帶娃的女人都看不上他?”
結果媒婆一句話讓他崩潰:“現在姑娘不稀罕這些,你兒子太老師,連一句甜話都不會說?!?/p>
農村剩男普遍存在“三無社交”:無幽默感、無共情力、無情緒價值。
和女生聊天不外乎兩句話:在干嘛、吃了嗎?就算發個表情包也能讓人感到無語。
姑娘向媒婆抱怨:和這樣的人過日子,還不如自己待在家里快樂。
2.學歷成了“枷鎖”
本以為學歷是媒婆手里的加分項,可現實卻很扎心,農村學歷越低的小伙越容易結婚,學歷越高的小伙越容易成為大齡剩男。
名校畢業的小張和初中畢業的表弟同時進入相親市場,如今表弟二胎都有了,小張還被媒婆帶到各家與姑娘相親。表弟早婚秘訣:帶姑娘踏青、唱歌、天天微信發土味情話。
而小張只會和姑娘探討5G的未來發展趨勢。
高等教育能讓農村青年看懂復雜的方程式,卻看不懂女孩內心的彎彎繞繞。
當“知識分子”端著架子相親時,早被會玩快手、懂撩妹技巧的“街溜子”截胡。
二、突破傳統觀念束縛
1.接受“非常規”婚配
在大家的普遍印象中,結婚是女方嫁到男方家里生活??呻S著經濟與思想的開放,一些女方家庭試圖打破傳統的常規印象。要求男方入贅到女方家庭生活。在一些男生看來,入贅女方家是沒面子的事情。索性寧可成為光棍,也不做上門女婿。
其實不然,陜西村里青年小李入贅到丈母娘家,婚后和妻子共同經營果園,一年賺了20多萬,打破了“上門女婿沒地位”的偏見。
只要有實力,哪怕是上門女婿,在家里依然有話語權。
2.拒絕“媽寶男”標簽
“我媽說彩禮不能超過十萬”、“我媽說這個不能吃”、“我媽說那個不能做”,結婚后也要無條件順從婆婆。
“媽的,還沒結婚就給老娘立規矩,愛誰結誰結老娘不結了?!?/p>
這是上周小妍向我抱怨她的經歷。
一個大男生還整天把我媽說掛在嘴邊,你要是不成了光棍真是沒天理。
所以要拒絕“媽寶男”標簽,做到經濟獨立,讓女生認同你的養家能力。
女生不怕你窮,不怕你起點低,就怕你沒有主見,撐不起生活的脊梁。
三、打破現有圈子,積極融入女生的圈子
1.主動拓展社交渠道
農村大齡剩男的社交圈,被死死困在工地——宿舍——老家的三點一線上,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就是躺在床上睡覺。
別說和女生說話,就連女同事的朋友圈都刷不到。這樣如何能和女生的邂逅?如何能結婚?
所以你要打破現在圈子,比如工作上,選擇女性多的行業,增大脫單的機會。
2.提高個人的魅力
注重個人外表,你要是頂著鼻毛,說話還露著菜牙,哪個女生看了不說你是個好人?
除了外表之外,還要學習聊天技巧,幽默聊天更能拉近與女生的距離。
當城里人還在討論“婚姻是否必需”時,農村的光棍們還在為“有妻就有家”的祖訓拼命。
這不是某個人的悲劇,而是一個時代的困局。
或許真正的解藥不是大大的房子,也不是豐厚的存款。而是一個相濡以沫的陪伴,一個無聲的擁抱,一盞深夜的亮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