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點半
與你分享女性的100+1種活法
一起過得更有趣,更自由
對不住點進來的各位,標題黨了一把,別罵了別罵了!這個標題是Ling想的,我的貢獻只是把標題里原本的感嘆號改成了問號
懇求人美心善的各位代入Ling的口吻來看,我自己是萬萬不認為自己“有錢有閑”的哈哈哈~
有圖為證,深夜想不到標題的痛誰懂!
不過會生活這點嘛,倒是略知一二——
好久沒寫有的沒的的小東西了。
本以為愛看的人不多(閱讀數據慘烈得驚人,這個文末求點??的明示夠明顯了嗎)。沒想到還是有人惦記著:
買買買還是在持續的,但少了很多原始的沖動消費欲望。現在購物,更多是自我確認的一種方式和過程:這個是我,這不是我,這個是我真正喜歡的,這個是我不太喜歡的,這個是可有可無的,這個是必須要有的。
在這個篩選的過程中,什么東西是必不可少的,越發清晰,這些物品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自我的一部分。
(例牌聲明:以下不含任何商業推廣)
01
生活必須有詩意。
-不經意的浪漫,藏在美而“無用”之間-
貝殼風鈴,69元
收到貝殼風鈴時,全家開了個會:把它掛在哪里好——既能聽見風的舞步,人和貓又不會喧賓奪主。
最后是阿姨提議掛在客廳和陽臺間的門廊上,每天經過抬頭就能感到到海的氣息,淡淡的,不太張揚。
帶著一丁點海腥味的天然海星、有生長痕跡的貝殼、麻繩,經過某個工匠的手打孔、穿繩、串聯起來,又被我的手打開,捋直,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大海就這樣從遠處被送到了我家。
喜歡那種原始的、充滿野蠻生命力的美。在鋼筋水泥的高層住宅樓里,在一束陽光下,沙灘的影子在閃爍。
穿堂風來了,叮鈴叮鈴的清脆聲響,貝殼懶懶地睡在海浪懷里搖搖晃晃,我可以盯著看很久,聽很久。
捕夢網,風鈴贈品
隨風鈴一起寄過來的,還有這個小小的捕夢網。
印第安人相信夜晚的空氣會醞釀各種夢幻,也充斥著各種惡靈。而捕夢網可以把夢過濾,只捕獲美夢,讓噩夢隨著清晨的陽光消失。
我小時候第一次在書上看到這個說法時,受到的震動至今印象深刻,天上的神明可真累,分工細致到連夢都要操控。而無處不在的惡魔,連人人平等享有的夢境也不放過。
奇怪的是,向來睡眠不好,多夢易醒的我,卻從來沒有想過買一個捕夢網掛在床頭。也許是身上有某種不安分的基因,好的壞的都想經歷?
不過對美,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抗拒的。它符合我腦海里對捕夢網的所有想象:輕盈、浪漫,悄無聲息。
據說捕夢網的圓形形狀,代表著每天劃過天空的太陽、月亮。網的中間有一個圓洞,傳說只有好夢才能通過那個洞,并順著下端掛著的羽毛流下來,而惡夢會被困在網中,隨著次日的陽光灰飛煙滅。
我把它掛在床頭閱讀燈上,man man好奇地問我:
—媽咪你常常做噩夢嗎?如果它真的有用,你可以借我掛在我的床頭上嗎?
—你也經常做噩夢?
—嘻嘻不是,我只是想做多點美夢。
哈哈,好的!想得很美!
日本紙氣球,28元,18元
往年春節買完年花,我都會掛上好意頭的紅色小掛飾,大紅大綠的,熱熱鬧鬧。
今年想要簡單點,在花街只買了寸寸金,又在樓下花店買了3支大雪柳,掛上這兩只飛鳥和章魚,一切都那么順理成章。
收到是扁扁的紙,對著預留的小孔輕輕吹口氣,紙氣球立馬就圓鼓鼓的。神奇的是,它不用封口,如果塌陷了,可以重新往里面吹氣復原。
用的是柔軟且輕薄的石蠟紙和日本和紙,質感有點像宣紙,帶有某種舊舊的味道。光線進入氣球后又透出來,紙氣球如同肺部一般,一呼一吸地過濾著光和塵埃。
我買了一只白色飛鳥和一只紅色章魚,天上飛的和海里游的,都共生在這棵植物上,讓其變成一個微型宇宙。
飛鳥自帶的金絲極細,幾乎看不到線的存在,遠處看飛鳥似乎懸掛在空中,下一秒就要飛向章魚。
細節做得很好,飛鳥翅膀和頭頂的羽毛會隨風飄動,感受一下風的力量:
小章魚則被我用點點膠黏在黑色掛繩上,有風的時候它的觸角會四處游動。八月每每這個時候就會跳上電視柜,好奇地聞聞~
今年是蛇年,不喜歡蛇及一切蛇形物體又極其遵循儀式感的我,選擇章魚作為代替的生肖動物,入手了一大堆章魚圖案的物件。
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不妥協?記得逛花街買風車時,問商家有沒有不是蛇圖案的風車,他詫異地抬起頭:“今年蛇年哦?不要蛇嗎?蛇才應景啊!”
應不應景,我自己說了算吧。
02
生活必須有反抗。
-掙脫敘事吧,我對自己說。-
我不是一個愛逃跑的人,我愛迎戰且好斗。
這種性格,或者說對待“何為戰斗何為戰勝”的態度,源自父權社會里潛移默化的規訓:拒絕成為弱者,這是一個強者為王的世界。
慕強恐弱,是典型的男性敘事,而我從小到大的30多年來,都沉溺于此。
一些日常的自我反思
之前寫 的時候,提到伍爾夫在《一間只屬于自己的房間》里說,女性之所以寫不出好的小說,是因為被困在了男性敘事體系內,而缺乏屬于自己的敘事方式。
“這是一個男性句式。它不適合女性使用。”
這句話像一個石子,投進了我心里。被時間河流磨成了卵石,隔著飄動的水草和水波,越發光亮,仿佛讓我瞥見后可以隨時拿起它。
終于,卵石的表面被今年國內上映的兩部電影洗刷得锃亮——
在洋溢著女性氣息的3月,無一例外,我也陷入了《還有明天》和《初步舉證》。兩部電影我都二刷了。她們對我的沖擊之大,就像姐妹的手在背后輕輕推了我一把,卻把我推向了一個充滿女本位敘事視角的明天。
我從主流敘事和評價體系里掙脫出來,仿佛被滴了眼藥水般,視野撲通地瞬間被打開。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識并且感受到,女性敘事之突破傳統想象,女性表達之無數可能性。
電影的核心都是女性失權這一結構性問題,每個細節都在展現這個時代的女性失權。
而面對人生苦難和不公,女性創作者給了所有人一個截然不同的答案。
我把能找到的官方周邊都搜羅了一圈,算是給自己的一個reminder。
《還有明天》官方帆布袋,來自PN愛的投放
帆布袋有兩個顏色,作為粉紅控的我,卻更喜歡白色——
海報和帆布袋上口紅的設計好絕!那么簡約,又那么有力量。還未看電影時就對這個畫面充滿了想象~
“這一次擦去口紅的投票是為了下次不用擦去口紅的投票。”
本以為是逃離,沒想到是緊緊握住明天。最喜歡迪莉婭出發前在天臺抽煙這一幕,她背后晾曬著的床單,如同鼓起的風帆。
《初步舉證》書簽
這是官方授權女性觀影團自主設計的一個周邊書簽,不對外出售。實在是太喜歡,費了好大勁才輾轉到手。
看電影的時候,對于性侵的案件名《The Queen v Julian Brookes》 (女王訴朱利安·布魯克斯案) 一直覺得奇怪,為什么總是出現“女王訴”,不是“泰莎 (女主的名字) 訴”?
在豆瓣影評里找到了答案——
最近看書都在用這個書簽,喜歡它的簡潔明了,喜歡它的直接和象征性意義:在親密關系中不要忽略哪怕一點點的不舒服,不要試圖說服甚至欺騙做自己,不要假裝“這只是個糟糕的約會夜晚”。
這不是小事,是刑事案件 (之前專門寫過一期,戳藍字重溫) 。
魯豫在播客《巖中花述》里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我以為自己的先進,可以越過性別 看待問題,但后來慢慢發現,這個階段會過去的。你 (指女性) 最終會變成一個完全用女性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的一個人,這需要時間,這是一個過程。
共勉。
03
生活需要愛美。
-“面對人生至難之事,也要有盛裝赴宴的心情。”-
卡卡在分享 (戳藍字) 時說看到一句話“面對人生至難之事,也要有盛裝赴宴的心情。”,她深以為然,“只要還愛美就不會自我放棄,心氣不泄就可以好好生活。”
是啊,每天堅持穿搭打扮是我對這個世界的小小抵抗,不可控的事情太多,而沒有人可以奪走我這份美麗。
之前寫(戳藍字重溫)說到,這兩年越發在乎自己的感受,身體下意識拒絕“美麗刑具”。每天出門手第一時間伸向的,全都是寬松舒服的單品。
但輕裝上陣不代表不可以盛裝赴宴——
Zara 半裙,279元
我的思路之一是,穿裙子。
當然,并不是想要像花一樣地在人群中開出來,就是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微笑,覺得這樣的自己不錯。
深夜刷某寶,一眼看中這條白裙子。
一副只管自己舒服自在,不care全世界的樣子!
印象中的白裙子,或飄逸,或溫柔,或素雅,很少能有這種硬朗的味道,帆布的質感透著幾分野蠻。
長度嘛,自然是沒過我156.5個子的腳踝。這兩年鐘愛各種大搖大擺的長裙。好像也沒有在care壓不壓個子哈哈。大概是36歲的底氣撐起來了 (bushi)
裙子必須有口袋是我的購買原則,喜歡雙手插兜,腳踩短靴/帆布鞋大步流星。
它有很多搭配空間,一點軟一點硬,一點甜一點酷......我喜歡衣服有一處和兩處的搭而不配,這種反差感讓我著迷~
不是翡翠的項鏈,399元
偶然經過一家二手店,被店名吸引,不自覺地走了進去。
說來奇怪,這個地方我經常上下班會路過,卻從來沒發現這家商店
里面有舊到無法使用的老式相機、還能播歌的留聲機、跟學生時期的摯友漸行漸遠后手寫的“分別信”......
各種各種你想得到以及想不到的舊物,用man man的話來說,“是一間從前的店”。
那天黃昏,我在店里收獲了一條綠色石頭項鏈。綠到我心坎上,有著春天的模樣。
店家說了一個材質名字,說它很像翡翠,但不是翡翠,很多不懂行的人會誤認它為翡翠。“你要不要去了解一下這個石頭,覺得適合自己再回來買?不著急。”
具體叫什么忘記了,我對石頭也沒有研究,合眼緣、負擔得起就行。試了一下把它戴上手上,整6圈剛剛好,不松不緊,歡喜得很,隨即買單。
上手圖更接近實物顏色
深深淺淺的淡綠,不那么規整的珠子,比金絲還細的綠滲透在里面,像沾了顏色的水彩筆,在湖面上不經意點了一下,瞬間綠色就擴散浸染開來,我的心情也隨之舒展。
疊兩圈一長一短戴在脖子上,又是不一樣的風格,頗有幾分新中式的調調。期待夏日用它搭配各種背心吊帶,穿綠林,走花路。
以前老愛說想要了解一個人,不妨從ta的包包、書單、歌單下手,總能管中窺豹。
但現在有了一個新思路——翻翻ta的購物車。那里或許藏著人類最深的渴望,以及最淺顯而迫切的需求。
幾年前流行一種說法:你是你吃出來的。這里借用一下便是,你是你買出來的。
而我30多年來的購物經驗告訴我: 最好的階段,不是物質豐裕,而是“不過臨時的生活”。
今天就到這,祝大家每一天都過得自在舒適,不被“買”或者“不買”綁架。
對了,走之前別忘了給我點顆小心心,明天見。
你生活里必不可少的小東西是什么?
快來評論區告訴我呀!
圖、文:PM
攝影:刀刀
主編:PM
本文未標注圖片、文字均為原創,轉載請聯系后臺。
如有侵權請郵件聯系
【missbecky@beckysfantasy.com】
我們將及時處理。
異想生活筆記(公眾號ID:life_and_style)
每天早上8:30 和我們一起自我增值
微博:異想生活筆記。
這是我們一起啟程的第 2660 站,一起穿綠林,走花路~
不要過臨時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