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小米拋出400+億配股融資計劃以后,把港股和大A的科技板塊都給奶崩了。
當然,這里面也有阿里蔡崇信的功勞——在HK發言時稱AI基礎設施建設出現了泡沫。
前段時間,比亞迪率先拋出400億配股計劃的時候,市場反應并不明顯。
但到了小米這,大家方如夢初醒,原來要開割了。
說實話,400億,對于小米和比亞迪這兩家公司在香港市場的流動性而言,并不大,成交活躍的時候半天就可以消化了。
只不過現在賭民對上市公司沒有什么信任,特別是南下的這波被割了二三十年的老韭,即便換了個牌桌依然如驚弓之鳥。
昨天就有人扒出小米2020年底的再融資計劃,當時小米股價在不久之后便見頂回落,從30元跌至兩年后的9塊多。
甚至有人扒出雷子在小米上市前的股權激勵,這里就不展開了。
反正,大家被割怕了。
港股的這次波動,可以稱之為賭民和上司公司之間的信任危機。
短期來看,大概率告一段落,但長期的趨勢暫時還是看多,如果能回到這輪行情起點附近,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入場點。
當然,未來還是那樣,只有靠譜的公司才有機會在下一輪行情里有所表現。
其實,歷史上港股市場活躍,融資也會隨之活躍,反正不拿白不拿,這就是泛CN市場的特色融資制度。
昨天群里在傳一個銀行人的吐槽截圖——
現在上頭放款了消費貸額度和門檻,利率也大大降低。
業內人士其實內心都明白,這些錢貸出去根本不會拿去消費,要么拿去已貸換貸,俗稱民間化債;要么拿去海外套利,存和海外高息也比花了強,怎么拿去買A股和基金……
如果,如果拿去消費,恐怕真的要有去無回,變成壞賬了。
哈哈,想想也是,現在銀行借錢給你,在沒有收入保障的前提下花了就踏馬的真花沒了,哪怕拿去A股消費,也能剩個仨瓜倆棗。
人間真實。
大A這邊,隨著年報披露期即將到來,集體迎來業績檢驗,概念股成了重災區,四五月份這些板塊大概率表現不會太好,最近幾資金都跑去紅利板塊尋找避風港。
成交量萎縮至1.3萬億之下,這種情況就別玩短線了。
如果不知道買啥好,就買納指。
之前美股下跌,前段時間好幾只納指ETF的溢價都消失了,甚至出現了短暫的折價,而現在美股企穩,溢價又起來了。
按照大A的尿性,納指溢價還會繼續,現在溢價還不多,先上車,等絕望的賭民來抬轎,也是個不錯的策略。
最后講個事,微信以后講個股會越來越限制,有些東西就群里聊聊吧。+tutudan93,拉你進來,搗亂的勿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