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掌根接觸患者,兩手交叉重疊,肘關節、腕關節、肩關節三點處于一直線,身體通過此直線垂直用力。
按壓頻率需要在100至120次,按壓幅度大概確保在4至5厘米,同時每次按壓要保證胸廓的充分回彈。
每30次胸外按壓,要配合兩次人工呼吸,每一次吹氣的潮氣量時間需要1秒鐘,唯一評價人工呼吸是否有效的標準是可以看到胸廓的抬起。兩次成功的人工呼吸結束后繼續做胸外按壓。
首先,開機,取下電極片。
其次,粘貼電極片,使用AED放電除顫時,避免接觸患者,除顫后繼續進行胸外按壓。
3月24日,“世紀嬰兒”千千母親發布訃告稱,2000年0點0分出生的“世紀嬰兒”千千去世,年僅25歲。
千千母親是一名老師。1999年12月31日下午3點多,千千母親被推進產房,但是小寶寶在母親的腹中就是不肯出來,直到深夜23點59分,在大家的倒數計時中,千千卡著零點準時出生,成為“世紀嬰兒”,體重7斤多,也因此母親給女兒取名“千千”。
報道顯示,千千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指因心臟原因(如心跳驟停、嚴重心律失常等)導致的自然死亡,通常在癥狀出現后1小時內發生。它像一顆“隱形炸彈”,可能毫無征兆地奪走生命。
心臟病發生后4~6分鐘是急救的黃金時間,可以說時間就是生命。
18秒后——腦缺氧
30秒后——昏迷
60秒后——腦細胞開始死亡
6分鐘后——腦細胞幾乎全部死亡
出現五個信號要警惕
1.胸悶心悸發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劇烈,不能自主,經常伴有精神疲乏,頭暈喘促等。
2.頭暈乏力頭昏、恍惚、視物模糊或兩眼發黑、四肢無力,隨之意識喪失。
3.呼吸困難得了心臟病后,大部分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的現象,而且這些癥狀在患者進行活動之后會更加嚴重,在坐著時或者是晚上睡覺時會感覺好一些。
4.下肢水腫這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回流受阻的表現,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5.突發胸痛或胸痛加重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胸悶、氣短、咽喉部緊縮,部分人伴有左上肢、肩、背部放射性疼痛。
心肺復蘇這樣做
面對心源性猝死患者,及時有效的心肺復蘇(CPR)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如果發現有倒地患者,應立即檢查患者的呼吸和脈搏。如果患者沒有呼吸和脈搏,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同時撥打“120”。
讓患者身處仰臥位,松開衣領和腰帶暢通呼吸道。
心肺復蘇核心的環節是胸外按壓,為了確保按壓的準確性,要充分暴露患者的胸壁,按壓的部位于兩乳連線與胸骨按壓交界,胸骨中下1/3處。
自動體外除顫器咋用
2023年12月,山東一男子在泰山國際會展中心體育館打乒乓球時,突發心源性猝死。
工作人員立即撥打120并利用館內配備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迅速施救,最終男子轉危為安。
AED雖然好多人沒接觸過,但是它的操作卻十分簡單,就算是第一次使用也無需擔心。
本文綜合 中國新聞網、齊魯網、東方網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