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半個世紀前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敘永部隊 (中隊) 的一個戰士一一黃潤之。 一、光輝批示引領方向
1970 年 11 月 24 日,偉大領袖毛主席向全軍發出了重要批示:“野營訓練好,‘如不這樣訓練’,就會變成老爺兵。” 這一批示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瞬間照亮了全軍的訓練道路,在每一名戰士的心中掀起了澎湃的波瀾。連隊迅速組織深入學習,大家圍坐在一起,逐字逐句地研讀,深刻領悟這一指示背后深遠的戰略意義。加強野營訓練,絕非簡單的軍事行動,它是對人民戰爭思想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更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為應對未來復雜戰爭形勢所做的高瞻遠矚的重大部署。懷揣著這樣神圣的使命,我們滿懷豪情壯志,毅然踏上了充滿挑戰的新戰斗征程 —— 長途野營拉練,決心重走紅軍長征路,傳承紅色血脈。
二、出征 —— 風雨兼程,步履鏗鏘
1970 年 12 月 18 日,晨曦微露,我們從永寧河畔的營盤山豪邁出發,沿著當年紅軍長征那充滿傳奇色彩的道路,開啟了艱苦卓絕的拉練之旅。凌晨時分,寒風凜冽,冷雨如針,無情地抽打在我們的臉上,但戰士們沒有絲毫退縮,反而迎著風雨,步伐愈發堅定。大家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苦練鐵腳板,錘煉出鋼鐵般的革命意志。
營盤山
在漫長的行軍途中,我們依次途經興隆、江門、古宋等地。每到一處,都因地制宜地開展各種戰術訓練。時而在崎嶇的山路上進行隱蔽行軍演練,時而在開闊地帶模擬遭遇戰進行戰術動作展示。夜間急行軍更是對我們身心的巨大考驗,夜霧彌漫,四周一片寂靜,戰士們猶如敏捷的獵豹,輕步前行,悄無聲息地掠過田野。村莊在沉睡,就連點點燈火都仿佛被我們鋼鐵般的紀律所感染,不敢發出一絲驚擾。當隊伍經過胥家莊時,早已等候在路旁的百姓們,眼中滿是關切與敬佩,感慨地說道:“這些子弟兵,訓練黑夜白日忙。” 百姓們質樸的話語,如同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每一名戰士的心,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身上肩負的責任之重大。
江門鎮
興隆
興文(原古宋)
三、重走紅軍長征路 —— 紅色基因代代傳
這次拉練,遠遠超越了普通軍事訓練的范疇,它是一場觸及靈魂的精神洗禮。我們沿著當年紅軍長征的足跡,一步一步地翻越朱家銀、木梯溝、火燒埂等一座座險峻山嶺,向著海拔 2000 余米的高峰奮勇攀登。山間的道路泥濘不堪,每一步都深陷其中,仿佛有一雙雙無形的手在拉扯著我們的雙腳。但我們深知,我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革命先烈的熱血,每一塊巖石都見證了他們英勇無畏的戰斗。
赤水河畔
行軍途中,我們來到了云南威信、貴州赤水、四川古藺三地交界的赤水河畔。這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是歷史的見證者,它目睹了毛主席指揮紅軍四渡赤水的偉大戰略奇跡,這片土地承載著中國革命最為光輝燦爛的篇章。站在赤水河畔,望著滾滾河水,我們心潮澎湃,豪情滿懷,詩興大發:“困難豈難英雄漢,紅軍傳統代代傳。” 此時此刻,長征精神與我們正在踐行的拉練精神相互交融,迸發出強大的力量,激勵著我們毫無畏懼地勇往直前,去戰勝前方的一切艱難險阻。
威信縣
四、軍民魚水情 —— 最溫暖的慰藉
在后山公社,我們與當地群眾結下了深厚無比的軍民情誼,這份情誼如同陳釀的美酒,愈久愈香。每天清晨,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鄉親們就冒著嚴寒,踏著泥濘小道,肩挑背扛地給我們送柴送菜,慰問子弟兵。一位老大娘緊緊拉著戰士的手,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深情地說道:“水有源,樹有根,是誰派來解放軍,恩人永遠記在心。” 那一刻,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軍隊與人民群眾之間血濃于水的親情,軍民團結如同一座堅不可摧的磐石,牢不可破。
后山鎮
后山茶場
在后山茶場的學習班中,我們充分發揮人民軍隊既是戰斗隊,又是宣傳隊、工作隊、生產隊的多重作用。我們深入開展 “一打三反” 宣傳,與群眾們圍坐在一起,共同學習毛主席思想,一起批判舊觀念,積極斗私批修。在學習和交流中,軍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我們將革命的火種播撒在這片土地上。當離別時刻來臨,鄉親們紛紛涌上街頭,夾道送行,他們眼中的不舍和祝福,成為了我們一生最為寶貴的記憶,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五、錘煉鐵血軍魂 —— 革命戰士更堅強
這次長途野營拉練,讓我們對毛主席 “野營訓練好” 的深意有了切身體會。在訓練過程中,艱難險阻接踵而至。長時間的行軍,讓我們的腳上磨起了血泡,有的甚至已經流膿,每走一步都鉆心地疼。但沒有一名戰士叫苦叫累,大家咬著牙,強忍著疼痛,一步一步堅定地向前邁進。面對嚴寒的侵襲,冰冷的寒風如刀割般刮在臉上,手腳凍得麻木;泥濘的道路讓行軍變得異常艱難,每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高強度的訓練不斷挑戰著我們身體和精神的極限。然而,我們沒有絲毫退縮,反而在困境中愈戰愈勇。
因為我們深深明白,這不僅僅是一次對體能的嚴苛考驗,更是一次對思想的深度淬煉。只有經歷過如此艱難的歷練,我們才能真正成長為一支紀律嚴明、作風頑強、能打硬仗、隨時準備為國家和人民奔赴戰場的人民軍隊。1971 年 1 月 26 日,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奮戰,我們圓滿完成了長途拉練任務,勝利返回敘永營區。在這一個月里,我們跨越十區三十六個公社,行軍千余里。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我們堅實的腳印和揮灑的汗水,每一個公社都回蕩著我們激昂的戰歌。我們不僅在實戰中錘煉了過硬的作戰技能,更在紅軍長征的道路上尋找到了精神的根脈,讓紅色基因深深融入我們的血液之中。
六、結語 —— 新的長征,永不停歇
長途拉練雖已落下帷幕,但我們的革命征程才剛剛起步。毛主席的 “11?24” 批示,猶如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不僅照亮了我們這一代軍人前行的道路,更是對未來革命事業發出的偉大號召。我們將沿著紅軍的光輝足跡,邁著堅定有力、永不停歇的步伐,繼續在革命的道路上奮勇前行。無論前方等待我們的是怎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都將以無畏的勇氣、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去戰勝一切困難,為了紅色江山萬萬年,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惜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紅色江山萬萬年,
革命征程永不停!
文字:黃潤之 | 攝影:劉瑩.魏廷華
投稿郵箱:373777095@qq.com、微信:w189827018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