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西風的羅盤,方能閱讀正文《東升西降,風向轉彎,如何熬到最后,成為通吃的那個?》
我們繼續說雙休這個話題。
很多人對加班這件事的理解,都集中在加班的一個面,也就是工作量上。
他們以為加班是為了多完成工作量,好比人家寫了十行代碼你寫了二十行。
顯得自己便宜,指望被老板留下。
但這實際上只是加班最沒有價值的一個面,工作量的那一面。
這種卷法沒用的,你卷得贏同事,也卷不贏AI+機器人,要不了一兩年,還是被一鍋端。
你這么喜歡卷工作量,真不如去創業,好歹是卷給自己,沒有便宜外人。
所以我說,很多人看到了工作量,沒有看到工作質。
我問你,巴菲特的收入比你高幾萬倍,難道是因為他每天的工作量比你多幾萬倍么?
質和量,從來都是兩碼事。
我舉個例子,《雍正王朝》里面康熙的寵臣,貼心小棉襖張廷玉。
大家對張廷玉的印象都是手腕高,屢屢押寶命中康熙的心思。
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他的工作方法的秘訣是什么?
我舉一個橋段,你看到了雍正時期。
孫嘉誠和戶部主官廝打,打到雍正面前,頂撞八阿哥,被雍正申斥,當時是白天。
雍正接連開會,讓張廷玉等人先出去吃加班餐,他和十三弟談心,等張廷玉吃完飯回來,被雍正抓住擬旨,天已經黑透了。
你去看白天還出場的隆科多,此時已經下班回家了。
正常情況下,隆科多晚上8點回到家里,擬完旨的張廷玉,就算晚3個小時,11點也該到家了。
結果當天晚上他到誰家了呢?到孫嘉誠他們家去了。
要知道孫嘉誠是非常清廉的,他家里只有胡蘿卜絲兒就米飯,連茶葉都沒有。
我都不相信他能租得起距離皇宮近的房子。
也就是說,從大內到孫嘉誠他們家是很遠的,那是古代,沒有汽車的,坐轎子,步行速度。
張廷玉在孫嘉誠家里天早就黑透了,還要等他,等了很久,估摸著都12點以后了,好容易等到孫嘉誠,并沒有按照雍正的吩咐直接宣讀旨意。
而是自作主張的考驗了一番,試探了孫嘉誠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然后才離開。
第二天早上,雍正正常的工作時間是4點起床,4點半開始批閱奏折,5點開始早朝。
劇中雍正說自己今天起的格外早,我們就算是4點半好了,結果張廷玉居然跑在了雍正前面,他比老板來公司還早。
12點的時候他還在孫嘉誠家里,4個小時之后他就在大內了。你覺得他回過家么?他睡過覺么?
我相信他是睡過的,大約是在轎子里。
這個橋段里面我看到的是他的加班狂,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他加班到底在干啥?
包括在孫嘉誠家里,他不趕緊把事兒做完,還自己給自己添任務,自作主張,假傳圣旨,對孫嘉誠進行人品考核,他的目的是什么?
很簡單,他要信息,他要獲取第一手信息,他要成為最了解孫嘉誠的那個人。
他這一輩子,之所以能夠情商爆棚,善于押寶,本質上就是這個原因。
他通過加班可不是為了干活,而是為了方便自己掌握大量的一手信息,他深諳信息高地是王道的準則。
這一點就是我那天聊宏觀經濟話題時,最后一部分,我特意講給普通的讀者聽。
當你往深鉆,你鉆不下去的時候,你要學會往廣鉆,往周圍鉆,那是你的活路。
因為越多的交叉點,就會有越多的一首信息,甚至是獨屬于你的信息。
我們很多人不理解信息的價值,要不怎么說普魯士教育,普魯士工人呢。
他們的思維是僵化的,習慣了聽老板安排,領導告訴他一,他就只知道做個一,老板踢他屁股一腳,他動一下。
那你要么被利用,要么怎么樣?要么被機器人取代。
你就不可能有好結果。
我那天在聊宏觀經濟話題時,最后一個話題我專門講,我說一個普通人。你什么都夠不上的情況下,怎么確保自己和家人的財務安全呢?
很簡單,你看那棵樹,它是不是獨獨一根主根,光溜溜往下扎的?
不是。
根會劈叉,劈叉三次,叫三足鼎立,劈叉N次,叫什么?
叫盤根錯節。
我舉個例子,我以前說過,20多年前,我本科時代打游戲太多,要重修的課太多,已經大于考研要復習的量,于是我就去考研。
有讀者看了之后,誤以為只要考研考上了,那些不及格的課,會自動及格。
這就是我說的獨根思維。
他的腦子是普魯士教育下僵化的,他以為人生是流水線,他以為這個世界上有個規定,規定是個按鈕,你按下去燈就會亮。
獨根思維真是太可愛了。
一個人,你考研考上了,和重修過不過,沒有必然聯系,只有什么?只是觸發了一個契機,一個你引導人情世故的契機。
好比到了大四,你依然積累了10門課,累次重修都不過,掛在那里,無法畢業。
你好端端去求?有用么?沒有。教授為啥要睜只眼閉只眼放了你呢?
不過你就繼續重修呀,繼續讀本科呀。
但如果你考研考上了呢?你就有了一個求人的契機。
這僅僅是個機會而已,僅僅是個理由而已,說不說得動教授開根號乘以10,給你改成績,把你像個屁一樣放了,那要看你怎么去謀劃接下來的說服計劃了。
第一個教授是最難搞定的,所以你要選那種心軟的。
你跟她哭,我錯了,我也知道我錯了,否則我會努力考研么?
我考上就說明我真的知道自己錯了。
您可以不放我,這是您的原則,我能理解,但是,我考研考上,就作廢了。
我的命運在您手里,我也不敢來求您,我也不配來求您。
我只是希望老師您給我一個進步的機會。
話說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教授自己會評估的。
你本身就選的是一個心軟的教授,她也會擔心,這孩子會不會因此想不開,萬一跳了。
而一個孩子能夠考研考上,說明他還是有心向學的,那么在自己職權范圍內,與人家方便,等于與自己方便,算了,結個善緣吧,說不定這孩子感恩自己一輩子。
好,第一個過了,后面就好過,尤其到最后,即便最后一個教授是個硬茬子,當他知道前面九個教授都放了你,他也不愿意再為難你了。
因為這種為難,就為難大法了。人都是從眾的,前面九個教授放你,其實就等于給了你集體背書了。
但他們并不知道他們被當作了背書,因為整個局面,是你設計好的。
是你把局面一步步推演成這樣的。
看到了么?這才是真實的社會,它是盤根錯節的。
所以我那天在最后一個話題里面講,我說,這世上最牛的經濟學理論是什么?
是你把自己變成了經濟世界的一部分,是你把自己嵌入到了商業體系中。
作為一個人,技術與市場,就是可以彼此支撐的根,而到了具體的技術層面,它又可以延展開分叉成很多彼此支撐的根。
當你像一棵盤根錯節的樹,和這個世界的利益盤根錯節的時候,你才會擁有一切你想要的。
否則,每次時代改變的時候,你都是第一個被犧牲掉的。
關注公眾號,西風的羅盤,方能閱讀正文《東升西降,風向轉彎,如何熬到最后,成為通吃的那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