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盆景高空壓條技術的實踐
_王起明
高空壓條是園藝中常用的繁殖方法通過在植物的一二年生枝條上進行環狀剝皮,然后用對開的竹筒、厚紙筒或塑料薄膜包裹環剝圈,里面填充襲慷灰、苔條珍珠巖、沙土等基質,保持濕潤,從根系吸收的無機鹽和水分仍然能通過枝條中央的髓輸送給環剝圈以上的枝條,但是環剝圈失去了韌皮層、形成層,所以其上部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碳水化合物等有機營養不能回饋給植株,而用于自身積累有利于在環剝區生成愈傷組織并促發新根。新根形成后可將枝條切離母株,形成新植株。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莖段不容易發根、托插不易存活的木本植物,因其枝條較硬,不易彎曲到地面進行壓條,故而高空壓條成為較好的選擇。
筆者所在的浙江嘉興地勢低平,缺乏盆景資源。在制作松樹盆景時,因造型要求,通常會去除多余枝條,能否通過高空壓條讓這些枝條得到充分利用?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松樹繁殖的主要方法是播種繁殖,從一粒小小的種子到長成巍巍大樹耗時日久。采用高空壓條的方式可以快速獲得小苗,無疑是非常好的選擇。
松樹高空壓條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傷口易流膠的問題,所以常規的環狀剝皮或刻傷不可行,筆者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總結了適用于松樹盆景的高空壓條技術。
首先確定多余的粗枝,選擇適當位置用兩道粗12mm的鐵絲捆綁扎緊,外部不見傷口。用塑料袋包裹這一小段枝條,裝滿沙土,保持濕潤任其生長。經過一年時間的生長,鐵絲嵌入枝條,上方膨大,會萌發很多須根,待到冬末初春時便可取下移栽。
盆景制作時,這些待去除的枝條看似無用。但通過高空壓條多余的枝條得到了有效的利用,為盆景制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這些通過高空壓條得到的新株,可以下地培養,作為今后創作盆景的素材,也可以用于替換盆景中老化或不合適的枝條。在盆景制作過程中,我們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資源,注重創新和實驗,不斷學習、鉆研,以提升自己的制作水平和審美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