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自設立以來就一直是伴隨著問題的出現處在不斷的調整和完善中,但有兩點屬性始終是不會得到改變的,一是通過職稱評審體現教師的身份地位和能力水平,二是通過職稱崗位工資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要想讓這兩個屬性能夠得到真正體現,職稱評審的公平公正就是最為關鍵的了。
但在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所存在的諸多現實問題當中,職稱評審過程和環節中的弄虛作假問題最為突出,同時也是老師們最為痛恨的方面,主要包括過程中的材料作假和環節中的人為干擾,這種造假之風嚴重損害了職稱評審原有或應有的公平公正,讓職稱評審制度的權威性受到了老師們的普遍質疑。
國家層面當然也是注意到了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人社部2022年11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加強職稱評審巡視巡查,暢通投訴舉報通道,嚴肅處理職稱評審中的違規情況,營造風清氣正的職稱評審環境。在這之前也有很多地方公布過因弄虛作假被舉報經查實后取消任職資格的通告。
盡管如此,但由于未能形成長效機制化,這種舉報查處只是偶爾為之,有舉報才有查處,無舉報便無追究,震懾效應大打折扣,不少參評人員包括普通一線教師和學校行政領導仍然是一如既往地冒著巨大的風險弄虛作假,一旦評上而又無舉報查實便可以終身享受到相應的職稱崗位工資,可以說是一勞永逸。
前年網上披露四川有位在職教師實名舉報學校16位人員副高級職稱評審的弄虛作假,包括前校長、前書記、前副校長、現任校長和副校長、工會主席以及財務主任等,這樣的網上實名舉報風險是很大的,就怕舉報后不僅當地相關部門沒有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追責而且還很可能會讓舉報者受到報復打壓。
之前看到一則消息,甘肅省教育廳2023年5月份發布公告,在全省教育系統開展教育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此次專項整治工作至2023年12月結束,希望廣大群眾和師生如果發現全省教育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可通過公布的相關領域聯系人和舉報電話投訴反映或提供線索。
專項整治重點和措施涉及到在鄉村教師職稱評審中以權謀私的問題:鄉村學校教師晉升高一級職稱的推薦條件、推薦程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是否隨意提高或降低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準入門檻,是否設置不合理限制條件,是否存在優厚親友、權力尋租等以權謀私問題,一經舉報查實追究單位和個人的責任。
除了追究相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以及對以權謀私、搞利益輸送的線索及時移交相關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外,對鄉村教師通過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高一級職稱一律予以撤銷。為切實維護鄉村教師權益,甘肅教育廳重拳整治職稱評審的諸多問題無疑是好事,只是這個整治至今已過去一年多了,也不知是否取得了應有的效果?
中小學教師職稱晉級由于事關教師職稱崗位工資的增加受到了老師們的普遍關注,而職稱晉級過程中存在的種種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卻讓老師們深惡痛絕。我們只能寄希望于職稱制度的改變和完善,讓職稱評審的過程更公平、更合理、更嚴謹。但實際上,又何止是鄉村學校存在著類似的問題呢,城區學校存在的類似問題可能更普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