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 筆記俠(ID:Notesman) 責編 | 金木研 排版 | 五月 第 8888 篇深度好文:5854字 | 14分鐘閱讀
宏觀趨勢
筆記君說:
最近,有個超重要的國家級大會落幕了,就是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這會可不得了,是中國向全世界回應經濟熱點、釋放開放合作信號的關鍵場合。
會議上,大家圍繞全球經濟復蘇、產業鏈重構這些重要話題,討論得熱火朝天,還釋放出好多重磅政策信號。
簡單來講,政府要加大投入刺激消費,像提高養老金、發消費券,解決9億低收入群體“想花錢卻沒錢”的難題。同時,在科技領域也會加大投入,用人工智能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的生產力。
這次論壇還透露了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需求側改革×供給側創新×全球化協作”的乘數效應。當下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企業要是還盲目跟風短期熱點,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
企業得回歸底層邏輯,重新規劃戰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熬過經濟周期的各種挑戰。
而論壇釋放的消費提振、科技賦能、開放合作這些信號,就是企業實現“確定性增長”的關鍵指引。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年會主旨演講里提到,電影票房不斷創新高,冰雪旅游異常火熱,文旅產業蓬勃發展,這都充分顯示出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與此同時,“杭州六小龍”等初創企業在科技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彰顯了中國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
這些現象背后,是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增長目標”的設定,以及“制度型開放深化”的推進,更是體現了中國政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和政策定力。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說得好:“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努力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穩定錨’?!?/p>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憑借獨特的發展模式和強大的內生動力,成了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
下面,咱們就從需求側、供給側以及全球化這三個方面,深入分析一下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企業怎么實現穩健發展。
一、需求側:9億人的消費金礦怎么挖?
1.激活消費,找到增長新引擎
在2025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央財經委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展示了一組數據,引人深思。中國消費占GDP比重比發達國家低約20個百分點。
這可不是個小數字,背后藏著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9億低收入群體形成的消費鴻溝,這里面蘊含著全球最大的結構性能量轉化空間。
這9億低收入群體人均消費與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相比,家庭消費、服務消費和最終消費約有1/4至1/3差距。但有趣的是,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比高收入群體高出很多。這意味著什么呢?
就是這部分群體收入增加時,更愿意把新增收入用來消費,消費潛力巨大。比如農村居民收入提高后,對家電、日用品等商品的購買意愿會明顯增強,能為相關產業帶來廣闊市場空間。
為了激活這一龐大的消費潛力,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方首席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提出兩種提振消費的思路:
一種是短期促銷措施,像直升機撒錢、補貼消費等。這些措施短期內確實能刺激消費,但缺乏可持續性和精準性。就好比給病人吃猛藥,藥效來得快,但不能長期依賴。
另一種思路是結構性改革,通過提高低收入階層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動,釋放消費潛力。
舉個例子,城鄉居民保險基金參保人數大概有5.5億人,占全國養老保險參保人數一半以上,其中領養老金的有1.7億人。如果拿出5000億元刺激政策資金,農村居民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就能從200多元增加到400元左右,差不多翻一番。
從短期看,這種方式對擴大消費的效果比促銷式政策更好。要是這一群體的養老金支出能增加1萬億元,就可以拉動GDP增長約1.2萬億元,為年度經濟增長提供將近一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對穩定經濟增長起到重要作用。
2.三大領域,藏著增長新機遇
奧維云網發布的數據顯示,縣域市場家電換新周期比城市長3 - 5年。而《2025年度中國適老化消費趨勢研究報告》顯示,適老化智能設備銷量同比增長40%。這說明什么呢?
在消費鴻溝最深的地方,往往藏著最有潛力的增長機遇。未來幾年,銀發經濟(適老化產品)、下沉市場(縣域消費升級)、普惠型創新(低成本健康監測設備下沉渠道)將成為企業增長的3大關鍵領域。
① 銀發經濟:適老化改造的萬億商機
韓文秀強調要把銀發經濟培育成支柱產業,這給企業指明了一個萬億級市場的方向。日本永旺集團的實踐表明,適老化改造不是簡單升級產品,而是重構整個服務生態。
比如海爾推出的“智慧養老浴室”,通過跌倒監測系統將事故率降低62%;泰康整合醫療、旅游、教育服務,形成閉環生態。這些創新舉措本質上是把“銀發人群”的價值鏈從單一產品購買,轉變為全生命周期服務訂閱。
② 下沉市場:消費升級的梯度躍遷
從拼多多最新財報能看出,下沉市場隱藏著“消費梯度躍遷”的規律。
第一階段是基本生活品升級,從散裝到品牌包裝;第二階段是家庭耐用消費品迭代,比如從機械手表到智能手環;第三階段是服務消費滲透,從物質滿足轉向健康管理。這就像爬樓梯,每一步都藏著商機。
③ 普惠創新:成本革命帶來的大機會
普惠創新的本質不是低價競爭,而是通過技術革命重構成本結構。華大基因就是典型例子,它把基因檢測成本從1000美元降到100美元,利用AI輔助診斷大幅提升基層醫生的效率。
這種“摩爾定律式”的成本曲線,正在改寫市場滲透公式。當技術邊際成本趨近于零時,普惠就能變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就像清華大學朱云來教授說的,這場消費革命本質上是“生產關系的適應性調整”。企業要是能在制度供給中找到創新支點,就能把9億人的消費鴻溝變成增長的動力源泉。
二、供給側:科技突圍的“三級火箭”
在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的背景下,中國供給側變革的核心命題從“規模擴張”變成了“價值躍遷”。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揭示了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公式:新質生產力 = 技術突破×產業轉化效率×生態協同。這場變革的本質,就是讓科技創新從實驗室里的“盆景”,成長為產業森林中的“參天大樹”。
1.技術-產業轉化的政策“魔法”
工信部實施的“人工智能 +”行動計劃,就像施了魔法一樣,構建了一個“場景驅動 - 政策激勵 - 資本跟進”的飛輪效應。
通過布局100個工業AI場景,政策制定者精準找到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痛點。以汽車制造領域為例,AI質檢把缺陷識別準確率從92%提升到99.6%,每年能減少返工成本超百億元。
更厲害的是政策設計的杠桿效應。企業采購國產AI芯片能享受150%加計扣除,這一政策讓寒武紀等企業的研發投入回報周期大幅縮短。
同時,梯度培育體系成型解決了創新生態的“斷層危機”?,F在,中國專精特新企業超14萬家,獨角獸數量占全球23%。
這種“金字塔”結構形成了獨特的創新傳導機制:華為等龍頭企業開放技術底座,商湯科技等獨角獸企業攻堅垂直場景,而“杭州六小龍”等初創企業專注于顛覆式創新。
就像中國五礦總經理朱可炳說的:“當科研院所成為產業鏈的‘連接器’,實驗室里的論文就能變成工廠里的解決方案?!?/p>
2.AI助力,傳統產業效率大提升
在傳統產業領域,AI替代重復勞動正在重塑成本曲線。三一重工引入“AR眼鏡工程師支持系統”后,有效提升2萬名工程師的故障診斷效率,降低服務成本。
這種“知識數字化 - 經驗產品化”的路徑,把工程師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把精力投入到價值更高的工藝創新中。這就好比給傳統產業裝上了渦輪增壓發動機,讓它們跑得更快更穩。
3.押注新興與未來產業,搶占發展先機
①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新賽道
商業航天:商業航天正推動衛星互聯網、火箭發射等產業鏈不斷完善。2023年,其市場規模達6582億元。北京“南箭北星”、上海衛星制造、海南發射場等區域成為重點布局地。這就像是在宇宙中搭建了一條新高速公路,未來發展空間不可限量。
低空經濟:低空經濟涵蓋無人機物流、低空旅游、應急救援等多個場景。2023年市場規模為5059.5億元,預計2026年將突破萬億元。廣東、湖南等地試點低空飛行器公共安全管控平臺,為其安全監管與規?;l展提供政策支持。低空經濟就像是在城市低空開辟了一個新經濟特區,充滿無限可能。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深化自動駕駛、車聯網技術應用。2023年,全球銷量超1400萬輛,中國占比超60%。政策將購置稅減免延長至2027年,并推動充換電網絡覆蓋90%縣域,助力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就像是一場綠色出行的革命,正在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一代信息技術:5G規?;瘧眉铀?,工業互聯網與算力資源優化協同,目標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這就像是給整個經濟裝上了超級大腦,讓一切變得更加智能高效。
② 未來產業:前沿科技的無限想象
生物制造:生物制造以合成生物學為核心,致力于開發生物基材料替代化工原料。預計2033年市場規模達2萬億元。當前重點突破菌株構建、生物煉制技術,推動在醫藥、農業等領域的應用。生物制造就像是打開了一個生物魔法盒,里面藏著無數寶藏等待挖掘。
量子科技:量子科技是當今科技領域的前沿方向,涵蓋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等多個重要分支。
《國家和商業的量子技術:現狀和未來》報告顯示,全球量子通信市場規模到2035年將達到200億美元,主要份額來自設備和基礎設施。量子科技就像是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一旦打開,將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具身智能:具身智能,也就是人形機器人,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凸顯其重要性和發展潛力。
目前,在技術層面重點突破關節控制、感應器集成等核心技術。宇樹科技推出的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產品在春晚大放異彩,優必選則在教育、服務等領域大力推廣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就像是科幻電影里走出來的未來伙伴,正在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
6G通信:6G被定位為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的技術底座。政府提出“優化算力布局”“加快衛星通信研發”,支持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建設。
未來,6G通信將廣泛應用于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物流等領域。6G就像是一張覆蓋全球的超級網絡,讓萬物互聯變得更加高效便捷。
腦機接口與光子技術:腦機接口技術致力于實現大腦與外部設備的直接通信。
以強腦科技為代表,在腦機接口技術研發和產品應用方面成果豐碩,推出了一系列用于醫療康復、神經科學研究等領域的設備。光子技術中的光子芯片具有高速、低能耗等優勢,在數據中心、通信等領域前景廣闊。
三、全球化的“新玩法"
1.規則型開放,迎來新紅利
當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Model Y在韓國市場單月銷量超越奔馳、寶馬,當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的Megapack儲能系統批量出口歐洲,全球產業界都意識到,中國企業的全球化進入了“規則共創”的新階段。
這一轉變的本質,是中國企業從依賴低成本優勢的“套利者”,升級為參與制定國際規則的“共建者”。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作為中國首個外商獨資新能源汽車項目,是2018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政策的直接成果。如今,醫療、教育等領域外資持股限制進一步取消,標志著中國正從“選擇性開放”轉向“系統性開放”。
為應對歐盟碳關稅,特斯拉上海工廠通過光伏屋頂覆蓋、100%綠電供應,將單車生產碳排放降至傳統車企的1/36。這種“綠色智造”模式,正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ESG新基準。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本土化率超過95%,簽約的400余家本土供應商中,60多家已進入特斯拉全球供應鏈體系。
更厲害的是,這一模式正在反向輸出:柏林工廠引入上海工廠的“極限制造”體系,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
就像特斯拉制造副總裁宋鋼說的:“中國供應鏈的成功,本質是規則創新能力的勝利?!?/p>
2.風險分散,“中國 + 1”布局更穩健
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環境下,企業的供應鏈安全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像貿易摩擦、地緣政治沖突、自然災害等。
為有效降低風險,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中國 + 1”的供應鏈布局策略。以家電行業為例,很多中國家電企業紛紛在海外建廠,海爾就是典型代表。
經過長達5年的談判與收購,海爾成功在墨西哥落地設廠。墨西哥地理位置優越,北鄰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這讓海爾能快速捕捉北美市場的消費動態,及時調整產品策略和生產計劃。
同時,海爾在墨西哥建廠還享受了當地一系列優惠政策,像稅收減免、土地優惠等,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從市場拓展角度看,海爾在墨西哥生產的家電產品能夠快速響應北美市場需求,縮短產品交付周期,提高客戶滿意度。其生產的冰箱、洗衣機等產品,針對北美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審美需求進行設計優化,像大容量冰箱、帶有智能互聯功能的家電產品等,深受當地消費者歡迎。
在供應鏈協同方面,海爾在墨西哥建立了完善的供應商體系,與當地供應商緊密合作,實現了零部件的本地化采購,不僅降低了運輸成本和供應風險,還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了互利共贏。
此外,海爾在墨西哥的工廠為其在全球其他市場的布局提供了寶貴經驗,進一步提升了海爾在全球家電市場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海信同樣積極布局海外生產基地,收購了夏普的墨西哥工廠,并在多個國家設立生產基地。通過擴大本土化生產和采購,海信構建了更加可靠靈活的全球制造體系,確保在面對各種風險時能夠維持穩定的生產和供應。
這種“中國 + 1”的布局策略,讓企業在全球供應鏈的棋局中更加游刃有余,有效抵御風險的沖擊。
四、結語:與時代共舞,抓住增長機遇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在論壇中強調:“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努力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穩定錨’。”這句話為在復雜經濟環境中尋求發展的企業指明了方向。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揭示的經濟增長核心公式——需求側改革×供給側創新×全球化協作,要求企業在不同維度精準發力。
需求側,企業要深入挖掘9億人消費鴻溝下的潛力,積極布局銀發經濟、下沉市場和普惠型創新領域,滿足多元消費需求,把消費潛力轉化為增長動力。
供給側,企業要借助政策東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傳統產業借助AI提升效率,新興和未來產業在前沿領域積極探索創新,構建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
全球化進程中,企業要摒棄“成本套利”的舊思維,像特斯拉一樣積極參與“規則共創”,以創新模式樹立國際標桿。同時,學習海爾、海信等企業采用“中國 + 1”供應鏈布局,分散風險,增強供應鏈韌性。
時代變化太快,企業只有緊跟時代步伐,把自身發展與國家、全球趨勢緊密融合,秉持創新、開放、合作的精神,靈活調整戰略,才能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
1.《韓文秀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發言(全文)》,New Economist;
2.《劉世錦:通過財政補貼和國有資本劃轉,大幅提高農村居民養老金水平》,New Economist;
3.《下一個10年,發展的趨勢變了!》,筆記俠。
好文閱讀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