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澤是一名初一年級的男生,個子比同齡孩子略高。他性格內向,對人很有禮貌。講話時聲音小,神情緊張。阿澤眼神中缺少光芒,對話時目光經常有躲閃,臉上很少有笑容。
阿澤母親反映,他頭腦聰明,能按時完成作業,作業書寫時好時壞,學習成績不穩定。阿澤在體育課上表現得叛逆,經常不服從老師的安排,經常頂撞老師,有時會和同學發生肢體沖突。
阿澤不愿意與同學們玩耍和交流,雖然他的個頭很高,但膽子很小,容易生氣,對玩笑也很在意。因為他經常生氣,同學們便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氣球”。阿澤經常認為有人在故意嘲諷他,因此他總是站在同學的對立面,處處和大家對抗。
父母在阿澤七歲時離異,都沒有再婚,目前,阿澤和母親生活在一起。阿澤的母親經營餐館,每天忙忙碌碌,缺少對阿澤的陪伴。母子二人很少溝通,母親常常指責阿澤不夠勇敢,對他的學習成績和自我管理方面十分苛刻。阿澤的父親生活拮據,很少來探望阿澤。父母除了在電話中吵架,見面時吵得更兇。父母吵架時,阿澤會躲在一旁掉淚,有幾次,阿澤竟咬傷了自己的手。母親說,近一年來,阿澤越來越不聽話,常和自己頂撞。
阿澤在溝通中提到自己討厭的四個人分別是媽媽、體育老師、同桌阿光、鄰居趙爺爺。他對討厭這些人的原因總結如下,媽媽從不聽他講話,在不了解事情原因的情況下,對他一味批評、指責,從不表揚和鼓勵他,他感受不到媽媽對他的關愛。
體育老師說話語氣生硬,安排任務時不考慮個體差異。自己因為個子高卻跑得慢,被體育老師當眾嘲笑,還被體罰。
同桌阿光常常笑話他是笨蛋和膽小鬼,嫌棄他頭發臟亂,還經常捉弄他。
他和趙爺爺一起乘電梯時,看到趙爺爺在電梯里吸煙,嗆得他呼吸困難。趙爺爺有時還在電梯里吐痰,他感到十分惡心。不僅如此,趙爺爺總是搶先上下電梯,有幾次差點將他擠倒。
通過場景重建干預,阿澤釋放了心中的一些負面情緒。阿澤產生負面情緒的主要原因是得不到周圍人的尊重和關愛,單親家庭使得他缺少關愛與陪伴,安全感不足,由此產生了自卑心理,與人交往時表現得偏激。
我對阿澤的父母進行了家庭指導,建議他們在教育孩子時,不要采取刻板、乏味、重復的說教模式,多傾聽,多關愛孩子。當孩子出現對抗情緒時,可適當回避,用理智的討論代替粗暴地回答。與孩子溝通時,多采用商量和建議的口吻,少一些命令的口吻,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母親對阿澤降低要求和減少嘮叨后,母子間的語言沖突和情緒對抗明顯減少。
通過場景重建干預。阿澤提到了曾令他討厭的體育老師,“雖然他兇得像冷血動物,但他上課時態度很認真,對我們很負責。我想,他是愛我們的。”阿澤的目光變得柔和。他開始嘗試客觀地評價他人,學會了換位思考。當負面情緒釋放出來后,他內心的一些負能量也會被釋放掉。
我鼓勵他要學會寬容,做到心中有愛。通過不斷自我反思,人會變得更自信,自信能促使我們接納自己,提升自己,實現悅納自己。引導他客觀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從而有效平復內心情緒,獲得心理成長。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澤的病理性記憶,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總是感覺自己的父母不夠關心他,總是害怕父母會不要他,因而他缺乏安全感。父母的爭吵甚至鬧到了學校門口,同學們得知此事后,開始對他議論紛紛,甚至嘲笑他,但他卻始終不敢說出事實。他認為父母已經破裂,沒有人可以給他支持。我對阿澤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重組,他自卑的情緒下降了許多。
經過兩個多月的記憶重組干預,阿澤的聲音洪亮,目光平和,整個人顯得很自信、大方。在離開咨詢室的時候,阿澤告訴我,他過去活得太封閉,不愛與人交往和交流,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也不會體諒別人的感受。他現在覺得周圍人沒那么討厭了,也有了新朋友。阿澤開始主動和同學玩了,在玩游戲時偶爾會生氣,但很快就能與發生沖突的同學和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