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珠江里的魚都沒什么人吃,里面大魚的數量就特別多,當地的釣友頻頻在珠江里釣到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大魚,因此釣到大魚并不會引起廣泛關注。可是在2024年3年,釣友劉先生釣獲的一條大魚卻引發了廣泛關注。
這條大魚全身黑到發亮,它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張大到夸張的魚嘴,估計經驗豐富的釣友都認識它,它就是原產于亞馬遜流域的紅尾護頭鲿,俗稱為紅尾鯰、坦克鯰。據資料顯示,在亞馬遜流域,紅尾鯰成年之后的體長可達1.5米以上,體重超過50公斤,是當地淡水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掠食者之一。
紅尾鯰一旦進入本土的自然水域,就會展現出驚人的破壞力,它能輕松吞食鯉魚、草魚、鯽魚等本土魚類,甚至數斤重的魚也難逃其口。事實上,珠江并非首次出現紅尾鯰,但劉先生釣到的這條應該是目前為止最大的。那么這種原產地在亞馬遜流域的大魚為什么會現身珠江呢?原因和它被引入的背景有關。
紅尾鯰最初是作為觀賞魚被引入我國水族市場的,它最明顯的特征是灰黑色的體色搭配鮮艷的紅色尾鰭,再加上寬大的魚頭和觸須,這些獨特的外形特征讓它被很多觀賞魚愛好者買回家喂養。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紅尾鯰的真面目會逐漸顯露出來。商家賣的紅尾鯰大多體型偏小,但紅尾鯰畢竟是大魚,即使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也能輕松突破1米。
它不僅長得大,還特別貪吃,堪稱永遠吃不飽的貪吃怪,紅尾鯰在幼體時期還愿意吃人工飼料,但成年之后幾乎只吃活魚,每天的食量可達自身體重的10%左右。這樣的喂養成本讓許多人不堪重負,有人還開玩笑說自己養它都能養破產。
當養紅尾鯰的人無力承擔高昂的喂養成本時,便會出于不忍殺生的心理,將它放生到自然水域中。雖然他們認為這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但實際上,放生它就是在殺生,會對本土生態造成巨大的破壞。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鱷雀鱔、巨骨舌魚等大型觀賞魚上,這些外來物種都是因為體型龐大、食量驚人而被棄養,導致它們頻繁出現在我國的江河湖泊中,對于本土魚類而言,它們的入侵無疑是一場災難。
釣獲這條巨型紅尾鯰的劉先生說當他剖開魚腹時,發現里面都是魚卵,這些魚卵已經發育得很成熟了,要不是及時把它釣了上來,說不定再過幾天它就產卵了,過幾年珠江里面就會有更多這種兇猛大魚,會對珠江的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打擊,可能導致更多本土魚類滅絕,造成的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目前珠江里已發現相當數量的成年紅尾鯰,這表明該它們很可能已在珠江建立了穩定的種群,并具備自然繁殖能力。這一發現又再次為珠江的生態敲響警鐘,如果對紅尾鯰的入侵繼續不管不問的話,恐怕未來真的會出現生態災難。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紅尾鯰外表猙獰,看著有些嚇人,但它的肉質卻出人意料地鮮美細嫩,無論是紅燒、清蒸還是煲湯,都能成為一道難得的美味佳肴。因此,釣友們如果發現了紅尾鯰,可以嘗試著將它們釣上來,這樣不僅保護了本土生態,還能讓自己品嘗到一份美味佳肴。
總之,鱷雀鱔有多么恐怖,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而紅尾鯰和它差不多,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對生態的破壞性有多么大。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多多科普它,提醒養它的人不要胡亂放生它,發現它的人及時上報或者將它釣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控制住它們的入侵,保護好本土的水域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