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在吳三桂的引導下,清軍進入山海關,定鼎北京城,并且舉行了隆重的祭天儀式,向天下宣告一個新的時代已經開始。然而此時清朝的對手還有不少,南方的南明以及西邊的李自成、張獻忠的義軍。不過,清朝根本沒把這些放在眼里,因為最讓他們感到恐懼的不是人,而是一種疾病!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畏之如虎
這種疾病就是如今已經徹底消失的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在醫療條件十分落后的古代,這是一種十分致命的疾病,即使僥幸活下來,臉上也會留有麻點。東北地區由于氣候寒冷,天花在這里并不怎么流行。不過由于皇太極時期,清軍頻繁入關,有些將士感染天花,將這種病毒帶到東北。
1642年的時候,東北地區就出現了一次天花大流行的情況。當時,皇太極為躲避天花,率領部分親信離開了盛京城,以打獵的名義外出,同時攜帶了四十多天的糧食。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的皇太極,遇到了天花,也只能灰溜溜地逃出城外。回城后正值新春佳節,皇太極沒有接受百官的朝賀,只與那些熟身(已經出痘)的親貴們宴樂。
二、天花肆虐
清朝入關后,迅速穩定了局面,于是順治帝將都城遷到了北京,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八旗將士及其家屬們。在與南明軍隊、義軍作戰時,這些八旗精銳幾乎勢不可擋,以勢如破竹之勢席卷天下,可是他們卻栽在了天花上。入關后不久,北京地區就爆發了天花,許多人紛紛因此而死,就連皇宮之中都未能幸免。
順治帝多次逃離紫禁城,到“城外躲痘”,他還下旨,“環公署五十丈,居人凡面光赤,無論男女大小,俱逐出”。生活在京城的百姓,凡是感染天花的,一律逐到城外。清朝初年,皇子的夭折率極高,主要原因就是天花的因素。不少成年人也未能幸免,比如屢建戰功的豫親王多鐸、年輕的順治帝,就是因為感染天花而死的。
三、防治措施
不少人因感染天花而死,但有人卻因感染天花而獲得皇位,他就是康熙帝。年幼的康熙帝在感染天花后,就被遷到宮外生活,沒有見到過自己的父皇。順治帝駕崩后,因玄燁感染過天花而不會再得,因此被確定為清朝的皇帝。康熙帝在位時期,對天花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視,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辦法。
當時蒙古的王公們因天花而不敢來北京,于是康熙帝在氣候較為寒冷的塞外興建了一座避暑山莊。到了1694年,康熙帝又力排眾議,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種痘術,對天花的防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之后,天花對清朝社會的危害逐漸減輕。不過到了清朝晚期,經常微服出訪同治帝也感染了天花,并因此而死,終年十九歲。
參考資料:1.《清實錄》;2.《清史稿》;3.《中國醫學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