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行業陷入價格內卷,那將注定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消耗戰。
如今,中國汽車的競爭,早已從增量時代的“野蠻生長”邁入存量時代的“貼身肉搏”。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銷量增速為4.5%,其中汽車國內銷量同比增長1.6%。而價格戰卻愈演愈烈——新能源補貼、限時折扣、零首付金融方案……
廠商們將“降價”視為爭奪市場份額的終極武器。然而,這種以犧牲利潤和品牌價值為代價的競爭,終究是一場飲鴆止渴的游戲。消費者看似短期內受益,但長期來看,低價背后往往是品質縮水、服務打折,甚至企業創新動力的衰竭。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汽-大眾于2025年3月21日發布的雙攬(攬境(參數丨圖片)、攬巡)終身質保政策,猶如一劑清醒劑。當同行們還在價格泥潭中掙扎時,這家德系合資巨頭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以品質與服務為矛,刺破行業同質化的迷霧,重新定義“價值內卷”的內涵。
終身質保
一場顛覆行業的“品質宣言”
一汽-大眾此次推出的雙攬終身質保政策,堪稱中國汽車行業服務承諾的里程碑。此項政策力度之大,可謂史無前例。
攬境與攬巡兩款旗艦SUV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十大核心系統,將享受終身質保,且不受年限、里程限制,全國聯保,這意味著一位車主即使十年后駕駛20萬公里,仍能享受原廠級別的保障。這一政策直接對標豪華品牌,但覆蓋范圍更廣、門檻更低。
對比行業內,真正敢于承諾“整車終身質保”的品牌寥寥無幾。一汽-大眾將這一政策一次性應用于兩款旗艦車型,其魄力可見一斑,這背后,既是對產品品質的絕對自信,也是對用戶長期價值的深度承諾。
從行業角度來看,這標志著一汽-大眾開始從價格內卷,轉向價值內卷,本質上是對行業畸形競爭的批判。
當“降價促銷”成為主流,廠商們會被迫壓縮成本,甚至犧牲品控這些都暴露出價格戰的致命弱點:消費者或許會被低價吸引,但一旦信任崩塌,品牌將付出百倍代價。
反觀一汽-大眾,其邏輯清晰而堅定:真正的競爭力不在價格標簽,而在用戶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體驗。
通過終身質保,品牌與用戶建立了長期契約關系——廠商必須確保產品經得起時間考驗,而用戶則無需為“修車焦慮”買單。這種模式倒逼企業回歸本質:以技術沉淀和品質管理構建護城河,而非依賴短期營銷噱頭。
正如一汽-大眾商務副總經理吳迎凱所言:“匠心服務的真諦,是以匠的嚴謹守護底線,以心的關愛突破上限。”當行業陷入低水平價格戰時,一汽-大眾選擇了一條更難但更可持續的道路——將內卷的戰場從價格轉移到品質與服務。
一汽-大眾的品質信心從何而來?
一汽 -大眾對品質的自信,絕非空談 , 因為它擁有 嚴苛到 “自虐”的品控體系 , 其產品在投產前需經歷堪稱 “地獄級”的測試流程:
45周爛路強化試驗: 模擬用戶極限駕駛30萬公里工況,遠超行業平均測試周期;
10萬次車門開關試驗:次數是同級車型的2倍以上,確保日常使用的耐久性;
“三高一多”極端環境測試:高溫(50℃)、高寒(-40℃)、高原(海拔5000米),覆蓋中國全境極端氣候;
大眾康采恩腐蝕試驗:獨家引入德國標準,通過720小時鹽霧噴射,實現12年車身防腐蝕保護。
這些測試不僅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折射出一汽-大眾的“足月車”理念——產品必須像足月嬰兒般發育成熟,才能交付用戶。這種近乎偏執的品控哲學,與其說是對成本的投入,不如說是對用戶生命安全的敬畏。
此外,一汽-大眾的銷售服務體系也堪稱行業佼佼者。
服務的競爭力,往往藏在細節中。一汽-大眾的服務網絡如同“毛細血管”,1600家授權經銷商覆蓋從青藏高原到沿海都市的每個角落。即便是偏遠地區的用戶,也能享受24小時道路救援、20公里免費取送車等權益。
更值得稱道的是其“匠人團隊”——3萬名服務人員中,40%擁有十年以上經驗,技術經理六成沉淀十年之功。這些“老匠人”的技藝,讓每一次維修都成為“宛若新生”的承諾。
尾聲
3月21日,一汽-大眾服務技能大賽圓滿收官。歡聲笑語中,一汽-大眾全國幾十家經銷商拿到了各類不同獎項。獲獎者都很自豪。因為這些獎項意味著他們展現了一汽-大眾服務體系各領域的最高水準,也代表了包括他們在內的一汽-大眾全國1600家經銷商的服務品質。
頒獎典禮現場,一汽-大眾正式宣布,大眾品牌服務全面煥新升級為“匠?心服務”,并同步發布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心喜之旅2.0”行動計劃,共有15項權益,將服務從“基礎保障”升級為“情感增值”:
放心:全系車型原裝備件終身質保,消除用戶后顧之憂;
省心:維保履歷公示、備件渠道透明,徹底杜絕“保養刺客”;
舒心:1小時極速保養、APP預約,解放用戶時間;
暖心:千萬客戶關愛基金、老客戶感恩禮,讓品牌成為“社會正能量守護者”。
這些權益并非簡單的服務疊加,而是以用戶需求為圓心,構建起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價值生態。
我們不難發現,一汽-大眾的實踐為行業提供了三個關鍵啟示:
第一,從價格競爭到價值競爭,當消費者日益理性,只有品質與服務才能建立長期信任;
第二,從產品思維到用戶思維,車企需要關注的不只是“賣車”,而是用戶從購車到換車的完整旅程;
第三,從短期博弈到長期主義,終身質保等政策看似增加成本,實則通過降低用戶流失率提升品牌溢價。
未來十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必將進入“深水區”。那些沉迷于價格戰的企業,或許能贏得一時份額,但終將被淘汰;而像一汽-大眾這樣以匠心破局、以用戶價值立身的企業,將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成為真正的領航者。
當行業集體陷入焦慮時,一汽-大眾用一場“價值內卷”的革命證明:回歸品質與服務,才是穿越周期的終極答案。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