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一篇報道:“你正在被職業騙保人圍獵!揭開龐大的黑灰產業鏈”,在網上引起大量的轉載。
醫保基金這一民眾 “救命錢”,近年頻遭不法侵害,騙保現象猖獗且手段繁雜。部分醫療機構以代付住院押金、免伙食費等誘惑參保人員住院,借 “小病大治”“無病假治” 騙取資金,如遼陽市一民辦醫院院長組織醫護偽造流程騙保 1500 余萬元。零售藥店也淪為重災區,工作人員誘導參保人串換藥品、空刷醫保卡,像杭州藥店老板利用老人醫保卡空刷近 15 萬元。另外,不法分子構建 “回流藥” 黑色產業鏈,通過超量、重復開藥倒賣獲利,新興互聯網醫院也有被卷入騙保鏈條的風險,且醫保基金滋生醫療領域腐敗問題。職業騙保因成本低、獲利高呈 “螞蟻吞象” 之勢,形成龐大黑灰產業鏈,普通持卡人易被 “蠅頭小利” 誘惑參與其中。
在案件辦理與監管層面,困境重重。司法辦案常依賴藥店人員與供卡人口供,一旦關鍵人員不到位或口供難突破,涉案金額便難以精準認定。醫療領域專業性強、涉及面廣,行政稽查執法人員人手不足、任務繁重,調查證據手段有限,多部門間行刑銜接不暢,公安偵查存在轄區局限與取證難題,大量定點醫保單位處于監管盲區。而且,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不完善,地方醫保部門人手與專業人才匱乏,醫療機構利用信息化手段隱蔽造假,醫保信息平臺大數據篩查失效,重點領域監督不嚴,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對騙保行為的有效監管與打擊 。
醫保詐騙不是"行業潛規則",而是行業癌癥! 當某些醫院院長一邊領著國家補貼一邊偽造病歷騙保時,這已經不是在鉆空子,而是在公然搶劫老百姓的救命錢!監管部門還在等什么?該下刀子的時候就不能手軟!
監管部門的"溫柔執法"就是在縱容犯罪! 每年追回幾百億看起來很漂亮,但為什么騙保案件還是越查越多?因為違法成本太低!罰點錢關幾天就了事,這種不痛不癢的處罰,根本就是在變相鼓勵更多人鋌而走險!
醫藥行業正在上演現實版"狂飆"! 從醫院到藥房再到藥販子,整個騙保產業鏈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更可怕的是,某些從業者已經把騙保當成了"行業慣例"——不騙反而成了另類!這種集體墮落比個別案件可怕百倍!
"免費醫療"幌子下的骯臟交易! 那些打著惠民旗號的車接車送、免費住院,本質上就是在把患者當提款機!更諷刺的是,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反而成了犯罪分子最好的掩護。這種吃相,簡直是在踐踏醫療行業的最后底線!
行業自律?別開玩笑了! 指望既得利益者自己清理門戶,無異于與虎謀皮。現在需要的不是溫吞水的"整改",而是刮骨療毒式的大清洗!該吊銷執照的絕不警告,該移送司法的絕不罰款,讓每一個參與騙保的人都付出終身難忘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