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和蘇州的緣分,如今我們只記得那句名言:來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但是其實東坡先生和蘇州可不止就這點回憶,他曾六次經(jīng)過蘇州,他和蘇州交往頗深,都姓“蘇”,而且他還有很多摯友、知己都在蘇州,還留了50多首詩詞,涉及到虎丘和寒山寺的很多。
交友里有兩個很有名的,閭丘和卓契順。
閭丘孝終是蘇州人,曾任黃州太守,東坡在黃州時曾是他的老部下。閭丘孝終非常欣賞東坡的才華,兩人也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摯友。
東坡每次游歷蘇州,必定會去閭丘孝終居住的小巷拜會這位老友,也就是現(xiàn)今蘇州城中的閭邱坊巷。
而卓契順的故事更加讓人動容,這是定慧寺的一個小和尚,蘇東坡一向和寺院有很深的淵源,因此在佛家有著很深的知名度,按照現(xiàn)在的理解就是粉絲很多。
東坡晚年時被貶謫嶺南,山河相阻,家書不通,蘇州定慧寺里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和尚卓契順,向長老守欽主動請纓,要幫蘇家人去惠州去送信。
他說“惠州又不是在天上,走路能走到的地方,怕什么呢”。
于是契順一人,涉江渡嶺,露宿徒行,穿過嶺南層層瘴霧,走到蓬頭垢面,雙腳長滿繭子,才終于到了惠州,把家信交給蘇東坡。
余謫居惠州......嶺海隔絕。諸子不聞余耗,憂愁無聊。蘇州定慧院學佛者卓契順謂邁曰:“子何憂之甚,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當為子將書問之。” 紹圣三年三月二日,契順涉江度嶺,徒行露宿,僵仆瘴霧,黧面繭足以至惠州,得書徑還...... 蘇軾《書歸去來兮辭贈契順》
東坡之前甚至一次都沒見過他,連定慧寺的長老守欽,他也是首次聽聞。
但正是這兩個陌生人,或者說陌生的粉絲,在東坡最艱難的時候,用普通人最樸素最直接的行動,為他帶去了家人的慰藉。
這是此生只有一次的會面,卓契順,這個平凡的小和尚,因為東坡,在歷史上留下了完整的名字,和這段不平凡的故事。
和其他城市不同,蘇東坡和蘇州的故事是隱性的,是需要我們翻閱資料才能找到的,這些故事又是讓人動容的,看似平凡的故事卻讓人回味不已。
一次次的擦肩而過,卻又留下了無數(shù)次的久別重逢,如同一壇老酒,需要慢慢地品味。
于是有了這樣一本書《在蘇州尋找蘇東坡》!!!
這是一本從蘇州視角書寫的“蘇東坡傳”。通過對蘇東坡的作品和相關歷史資料的整理,結合蘇州的文化遺存,揭示了東坡與蘇州的不解之緣,展現(xiàn)了這位“千古第一文人”的宦游、婚戀、敵友、詩文、書畫等人生側面,以及卓契順、閭丘孝終、陸龜蒙等蘇州人對蘇東坡的深遠影響。
這也是一本從蘇東坡視角出發(fā)的“蘇州文人心靈成長史”。它深度發(fā)掘了文徵明、吳寬、沈周、唐寅、王鏊等人和蘇東坡跨越時空的心靈互動,再現(xiàn)了蘇州文人如何從東坡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用以塑造自己的人生道路。
這更是一本別具一格的“蘇州文化旅行指南”。蘇東坡就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導游”,他將帶領大家重走他曾走過的姑蘇路,暢游虎丘、垂虹橋、太湖、怡園、石湖、甪直、網(wǎng)師園、耦園、雙塔等蘇州知名景點,并幫助每個人收獲全新的生命啟迪。
這本書的作者叫蔣理,作家,攝影師,傳統(tǒng)文化研究者。出生成長于四川眉山,從小受東坡文化影響。求學工作于北京,曾供職于新京報、新浪網(wǎng),色影無忌。2015年移居蘇州,建立光影墅文化空間,致力于江南文化傳播。2021年入選“敦煌文化守望者”,著有《敦煌守望四十天》(中華書局出版)。
本書大概還有15天后入庫,入庫后第一時間約蔣理老師上款簽名。整體時間大約在20-25天左右。
首批下單讀者,慢書房贈送東坡主題書袋,是這樣的:
一書一袋,像禮物一樣的簽名版,全國首家書店發(fā)布!值得入手啊!4月,用特別的方式致敬蘇州,致敬東坡!期待你閱讀這本書!
點擊圖片即可入手本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