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70歲的老李開始關注自己的飲食健康。他聽說水煮蛋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對提高免疫力、保護視力、促進大腦發育都有好處。于是,他決定每天早餐吃一顆水煮蛋,搭配一杯溫牛奶和幾片全麥面包。
三年多的堅持,老李的身體狀況悄然發生了變化。他發現自己精力更加充沛,以前常有的小病小痛也少了許多。家人也注意到,老李的臉色紅潤,步履穩健,完全不像七十歲的老人。
上周,老李去醫院做年度體檢。醫生拿著檢查報告,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袄侠?,你的身體各項指標都非常健康,尤其是血脂、血壓和血糖,都控制得很好。你的免疫力也很強,最近有沒有感覺身體特別棒?”
老李笑著點了點頭,心里知道,這多虧了他每天堅持吃的那顆水煮蛋。醫生繼續解釋:“水煮蛋中的優質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確實對身體有益。而且,你每天控制在一顆,既補充了營養,又不會過量攝入膽固醇,這個量剛剛好?!?/p>
雞蛋、鴨蛋、鵝蛋各種蛋的區別在哪?
蛋白質含量:雞蛋和鴨蛋的蛋白質含量相當,每100克約含有13克蛋白質;鵝蛋的蛋白質含量略低,每100克約11.1克。
礦物質含量:雞蛋富含鈣、磷、鉀、鈉等礦物質;鴨蛋的鈣和鐵含量較高;鵝蛋則富含鈣、鐵及一定量的硒。
脂肪含量:雞蛋每100克約含10克脂肪;鴨蛋與雞蛋相似,約14克;鵝蛋因個頭更大,脂肪含量較高,約16克。
膽固醇含量:雞蛋每100克含585毫克膽固醇;鴨蛋略低,為565毫克;鵝蛋的膽固醇含量較高,達704毫克。
性味與適用人群:雞蛋性平,適合大多數人食用;鴨蛋性涼,具有清肺熱、去火氣的功效,適合需要滋陰潤燥的人群;鵝蛋性溫,適合體寒的人食用,具有補中益氣、調節血脂等功效。
從健康角度看,三種蛋類各有優勢。雞蛋性價比高,適合日常食用;鴨蛋礦物質豐富,適合需要補鈣、補鐵的人群;鵝蛋則適合體寒或需要調節血脂的人。選擇時可根據個人需求和身體狀況來決定。
這樣吃雞蛋,營養更全面
1.控制攝入量:雖然雞蛋富含營養,但過量攝入可能會增加膽固醇水平。建議每天最多攝入一個雞蛋,以避免膽固醇攝入過高。
2.選擇健康的烹飪方式:煮、蒸或炒是更健康的烹飪方式,因為它們不需要添加額外的油脂。避免使用大量的油或黃油來煎蛋,以減少不必要的脂肪攝入。
3.搭配蔬菜:將雞蛋與蔬菜一起食用,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有助于消化和吸收營養。例如,在炒蛋或煎蛋時加入番茄、菠菜等蔬菜。
4.注意蛋白質的來源:確保飲食多樣化,不要只依賴雞蛋作為蛋白質來源。還包括豆類、堅果、種子和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確保營養均衡。
5.避免過度加工的雞蛋產品:選擇新鮮的雞蛋,避免購買加工過的雞蛋產品,如冷凍蛋液或預包裝的蛋制品。這些產品可能含有添加劑和防腐劑,對健康不利。
6.水煮荷包蛋最健康:相比煎蛋或炒蛋,水煮荷包蛋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雞蛋的營養成分。水煮荷包蛋的蛋黃煮得軟嫩,而蛋清則保持嫩滑,這樣不僅保留了雞蛋的原始風味,還避免了過多的油脂攝入。
7.不建議生吃雞蛋:生雞蛋的黏膜會阻止維生素被腸道吸收,導致營養吸收率降低。因此,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雞蛋的營養成分并促進吸收,應避免生吃雞蛋。
提醒:超市買的雞蛋,不要隨便塞進冰箱!
超市購買的雞蛋是日常飲食中常見的營養來源,但需注意儲存以避免感染沙門氏菌。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疾病致病菌,可能存在于雞蛋中,感染后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癥狀,對老人、兒童和體弱者威脅更大。
為了避免感染,儲存雞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將雞蛋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溫度保持在4℃左右,以防止細菌滋生。其次,雞蛋應大頭朝上小頭朝下放置,防止蛋清流出,延長保質期。此外,雞蛋應與其他食物分開存放,避免細菌污染。雞蛋在冷藏條件下的保質期可達三到四周,但仍需在保質期內盡快食用。
食用前,將雞蛋放在流動的清水下沖洗20秒以上,去除表面污垢和雜質。沙門氏菌怕熱,在100℃環境下會立即死亡,70℃煮5分鐘、65℃煮15-20分鐘、60℃煮1小時也都可以殺滅。因此,烹飪雞蛋時應確保達到足夠高的溫度以殺滅沙門氏菌。
總之,正確的儲存和烹飪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感染沙門氏菌的風險,保障飲食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