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消息稱,美俄烏日前三方齊聚沙特,就俄烏局勢展開重要磋商,此次會談長達28小時,具體談了些什么呢?
1、俄烏各開1間房,美代表串門會談
首先來看這次會談的安排,美國在沙特上演一出穿梭外交——即在美俄、美烏之間直接來回傳遞信息,讓僵持的對話能夠擁有更多靈活性,但這個方案沒能施行。
從實際操作來看,美國選擇了一個更加傳統的順序——先與烏克蘭談判,而后轉身與俄羅斯開會。可能有人會疑惑,這樣的安排有什么深意嗎?其實細想一下,美國此舉很可能是為了緩和兩邊情緒,先在烏克蘭的立場上達成共識,隨后在與俄羅斯的談判中更有底氣。
但美烏會談結束后,烏方代表團的臉色很是不對勁。
就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這次會談并沒有達成實質性協議。另外,美俄雙方似乎也各執己見,不肯讓步。于是,這場外交馬拉松最終成了“雷聲大雨點小”。雙方在多個關鍵議題上分歧明顯,尤其是在最具爭議性的黑海糧食協議和烏克蘭危機根源問題上。
2、會談重點,是“黑海糧食協議”
說到黑海糧食協議,它不僅涉及到俄羅斯和烏克蘭,還影響著歐洲乃至全球糧食市場的穩定。可以說,一旦這個協議得不到妥善處理,后果不僅僅是某一國的經濟損失,而是可能引發區域甚至世界范圍的糧價波動,而這又將進一步擴大各國間的經濟壓力和政治緊張。
這次會談,美俄雙方都派出了強大的代表團。美國方面希望通過外交途徑施壓俄羅斯,使其能夠在糧食出口問題上做出讓步。而俄羅斯則更傾向于將烏克蘭危機根源作為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公開表示若不消除沖突的根源,就無法期待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談中,俄羅斯的代表團成員配置也頗具深意。與會的并非以外交部門為主力,反而是安全情報人員占據了重要位置。這或許透露出俄羅斯方面的策略重心轉向信息情報的掌握和對話博弈的技術細節,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政治上的大勝負。
真正令人遺憾的是,俄烏雙方依舊未能進行直接溝通。雖然處于同一座酒店,但彼此間的隔閡仿佛比實際距離還要遙遠。雙方繼續相互指責對方談判誠意不足,導致局勢惡化更加不可逆轉。
3、俄烏需要一次“真誠的會談”
值得注意的是,會談還圍繞能源以及基礎設施攻擊等問題展開。這些問題雖然看似瑣碎,但實際上牽一發而動全身。能源供應和基礎設施安全不僅關乎民生,同時還影響到各國的經濟命脈。對于烏克蘭而言,這尤其重要——能源設施一旦遭到破壞,將完全可能引發經濟乃至社會的動蕩。
未來,烏克蘭和美國或許將繼續在這些具體問題上進行更深入的探討。畢竟,相較于宏觀的停火協議來說,保障能源和基礎設施的安全更具有操作性和可實施性。而一旦這些細節能夠落實,也將間接促使大環境趨向穩定,為更進一步的全面談判奠定基礎。
盡管如今的情勢復雜且挑戰重重,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困局中的每一次對話、每一個進展都可能成為解開僵局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