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中國電信在港交所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電信營業收入為人民幣5294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服務收入為人民幣4820億元,同比增長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30億元,同比增長8.4%,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36元。資本開支為人民幣935億元,同比下降5.4%。
2024年,中國電信戰新業務引領雙輪驅動,基礎業務保持穩健增長,產數業務實現良好增長。2024年,中國電信移動通信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2025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移動增值及應用收入同比增長16.1%,移動用戶規模達到4.25億戶,移動用戶ARPU達到人民幣45.6元。
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1257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智慧家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8%,寬帶用戶達到1.97億戶,寬帶綜合ARPU達到人民幣47.6元。
產業數字化收入達到人民幣1466億元,同比增長5.5%,占服務收入比達到30.4%,同比提高0.5p.p.。天翼云收入達到人民幣1139億元,同比增長17.1%;IDC收入達到人民幣330億元,同比增長7.3%;安全收入達到人民幣162億元,同比增長17.2%;智能收入達到人民幣89億元,同比增長195.7%;視聯網收入同比增長40.1%。
面向個人和家庭客戶,中國電信持續強化融合發展,不斷推動連接、終端、應用、權益等融合要素升級,加快移動網絡向5G-A升級、家庭寬帶向千兆和FTTR升級,圍繞“美好家”家庭品牌,持續打造“一張全光網、一朵智能云、一個美好家”的多場景智家應用,強化CHBG場景融通,持續打造融合差異化領先優勢,2024年融合客戶規模穩步提升。
面向政企客戶,著力打造“算力+平臺+數據+模型+應用”的一體化服務新模式,加快行業數字平臺能力升級,圍繞智慧城市、社會民生、應急安全等重點領域推出一攬子行業解決方案,超百個數字平臺持續賦能各類行業客戶;推進5G NICES Pro+融合產品體系升級,打造“5G+AI”十大行業融合場景解決方案,面向電力、化工、礦山等領域累計打造行業應用項目4.5萬個。
中國電信加快推進全球云網資源布局和國際國內業務流程一體化,積極拓展海外重點市場,東南亞、中東非等區域成為國際業務重要增長極,云、量子、衛星、車聯網、視聯網等戰新業務在海外取得突破,全年國際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69億元,同比增長15.4%。
在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中國電信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戰略的核心內涵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加快建設科技領軍企業。聚焦網絡、云及云網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安全四大根技術方向,持續加強核心技術攻關,云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等云計算基礎軟件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中國電信第一科技“息壤”一體化智算服務平臺,突破分布式推理、混合訓推、百公里無損傳輸等關鍵技術。
構建國內首個全尺寸、全模態、全國產化的萬億參數基礎大模型體系,解決了長文可控視頻生成、全雙工交互和多模態鑒偽等難點;全球首創QKD8與PQC9融合的分布式密碼系統,發布全國單臺比特數最多的超導量子計算機“天衍-504”。
實現全球首個單波1.2Tbit/s、容量超100Tbit/s的空芯光纜傳輸系統現網示范驗證,在星地融合、通感一體、無線AI等6G關鍵技術領域完成多項行業首發的外場試驗。持續強化研發資源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1.3%,由5名領軍人才、千名首席/高級專家、萬名技術專家組成的科技人才雁陣格局基本形成,運營開發一體化隊伍完成地市公司全覆蓋。
2024年天翼云邁向智能云發展新階段,“AI+”“量子+”賦能產業創新天翼云全面邁向智能云發展的新階段,“息壤”一體化智算服務平臺提供異構的泛在算力、強大的算網調度、高效的訓推引擎、一站式的智算服務、高質量的數據集、安全快捷的模型服務、豐富的行業智能體應用等能力,完成多種主流智算芯片與DeepSeek-R1/V3系列大模型的深度適配優化,成為國內首家實現DeepSeek模型全棧國產化推理服務落地的運營商級云平臺,實現云主機、云電腦、云手機、MaaS服務、算力調度平臺、邊緣安全加速平臺等產品全面加載,憑借全棧自主可控、模型靈活選型、異構算力融合等優勢,助力DeepSeek等主流模型高效訓練、靈活部署和推理性能翻倍。
在AI發展上,中國電信深入開展“AI+”,完成“1+1+1+M+N”13人工智能總體布局,秉持自主創新、開放合作的理念,打造星辰多模態通用大模型底座,實現語義、語音、視覺能力全覆蓋并多尺寸開源,推出業界首個支持中文、英文及50種方言自由混說的大模型和基于知識的視圖萬物布控大模型。打造智能體、行業解決方案等AI原生應用以及AI手機、AI云電腦等10余款AI標準化產品,推出50余個行業大模型,服務超1萬家行業客戶,基層治理、政務智慧客服、旅游導覽等行業大模型加快落地推廣,有效助力客戶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持續賦能經濟社會智能化轉型,公司AI位列中國大模型應用市場份額第六名。
中國電信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優勢,堅持網是基礎、云為核心、安全為保障,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方向,加快推動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提質升級,賦能人工智能發展。
Network for AI,面向AI適度超前布局云網基礎設施。建成京津冀、長三角兩個全液冷萬卡池,在粵蘇浙蒙貴等區域部署千卡池,智能算力資源達到35EFLOPS。推動數據中心全面向AIDC升級,依托重點區域大型園區、省市機樓和邊緣局站,滿足訓練和推理、中心和邊緣、云側和端側等各類智算部署需求。建設高通量、低時延的智算互聯網絡,規模部署G.654E新型光纖,建設400Gbps全光傳輸網絡,八大樞紐間平均時延下降7%,新型城域網覆蓋超200個邊緣算力池,實現毫秒級入算。千兆光網10G PON端口達929萬個,城鎮住宅覆蓋率超95%,試點部署50G PON網絡。
AI for Network,利用AI技術賦能網絡價值提升。積極探索網絡智能內生,試點部署無線網、核心網和城域網的智能網元,構建業務質量實時感知和應用級分析能力,實現用戶和應用的智能識別和精細管控。視聯網發揮視頻匯聚優勢,創新視頻數據治理,打造高質量視頻數據集,賦能AI服務全場景,打造平安慧眼、明廚亮灶等百余個“AI+視聯”場景應用。推動人工智能賦能云網運營能力提升,自研網絡大模型嵌入生產流程,重點戰新產品自動開通率顯著提高至99%,網絡故障處置效率提升30%,全網故障工單及處理時長實現雙降,云網運營自智水平總體達L3.6。
目前,Network for AI和AI for Network已經初步形成“基礎設施優化”“智算能力反哺”相互促進的正向循環,不僅加速AI的落地,同時進一步提升網絡價值。
此外,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持續深化共建共享,5G中高頻基站總規模達137.5萬站,穩步推進4G一張網。5G網絡實現全國鄉鎮及以上區域連續覆蓋,重點區域、重點場景深度覆蓋率提升至90%,移動網絡覆蓋和感知速率穩步提升。持續加強5G-A戰略布局,在121個城市規模部署約7萬站,RedCap覆蓋超200城。夯實天地一體信息網絡能力,積極推動高中低軌協同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建設,手機直連衛星用戶超240萬。
面向未來,中國電信將積極把握行業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持續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略,全力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人才強企為關鍵,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新舊發展動能平穩接續轉換,進一步強化優質高效的數字化、智能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積極助力提振消費,更好滿足千行百業、千家萬戶對美好數字生活的新需求,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積極回饋廣大股東,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電信新篇章。
附業績說明PPT
運營商投資超百億,5G的“A時代”終于來了?
總編視點 | 從鴻蒙手機到鴻蒙電腦:中國需要一場“生態覺醒”
財報直擊 | 中國移動2024年營收10408億元,同比增長3.1%
作者:王禹蓉
責編/版式:王禹蓉
審校:王 濤 梅雅鑫
監制:劉啟誠
【通信世界新媒體矩陣】
央視頻 | 微軟MSN | 視頻號 | 微博 | 今日頭條 | 百家號 | 網易號 | 搜狐 | 騰訊新聞
新浪看點 | 雪球號 | 抖音 | 快手 | 愛奇藝 | 知乎 | 嗶哩嗶哩 | 咪咕視頻 | CSDN | 36氪
【新媒體團隊】
監制|劉啟誠
審校|王濤 梅雅鑫
編輯|王禹蓉
視頻制作|蓋貝貝 黃楊洋 盧瑞旭 蔣雅麗
運營|林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