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印度最知名的古跡,被稱為“世界第七大建筑奇跡之一”,以其布局巧妙,占地寬廣,歷史悠久出名,更以其富麗堂皇而出名。
傳說中,泰姬陵講的是一個愛情故事,那是一個身為君王的男人對一個女性最深沉、癡情的愛意表達。
可真正了解泰姬陵的人,恐怕才會理解,那不過是一個被神化的印度愛情故事,因為它背后分明書寫著一段悲慘無比的女性悲歌。
這位國王就是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沙·賈汗,他親自布局,集舉國之力修了這座被稱為世界奇跡的建筑,確實只為了表達對已故寵妃的愛。
可有一點沙·賈汗似乎忘記了,他給自己妻子的愛實際都是對一個女性的傷害:結婚19年,讓她生了14個孩子,最終死于產床之上!
這位寵妃出身一般,甚至不及當時貴族大家的小姐,連名字“穆塔茲·瑪哈爾”都是沙·賈汗賜的,可見其身份之卑微。
在娶穆塔茲之前,沙·賈汗是有王后的,來自波斯王國的公主,那是一個王必須要有的身份配套,這叫門當戶對。
當然,身為國王,沙·賈汗也不可能只娶一個王后,他在將穆塔茲納入宮后,還在后來又娶了一位大臣的女兒,自然,那是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
但比沙·賈汗小一歲的穆塔茲始終是國王的寵妃,用印度歷史學家的話來說:
“她(穆塔茲)集三千寵愛于一身,以至于對待其他妻妾的好也就是她的千分之一。”
所以,高強度的寵愛就變成了高頻率的生產,在沒有避孕措施的年代,生育是本能,根本沒有選擇,穆塔茲也只能認命。
結婚19年生了14個孩子,這意味著穆塔茲常年都在懷孕,恐怕她連身輕如燕的滋味都沒有感受過吧?
喜歡是瘋狂,愛才是克制,沙·賈汗但凡真的愛穆塔茲一些,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她身體是否能承受?
身為王后以及那個大臣的女兒,幾乎得不到沙·賈汗的愛,兩個女性只有其中一個生了女兒,而穆茲塔則生了19個孩子,哪怕第七個孩子早夭,但也足以說明沙·賈汗對這位寵妃的欲罷不能。
常年生產的穆塔茲早已經氣血虧空,身體虛弱,可沙·賈汗還是不想放過她,哪怕在出戰時也要將其帶在身邊,這樣的愛到底是愛還是占有?
結婚的第19年,有身孕的穆茲塔隨沙·賈汗出征,結果于戰事途中生產,而且是難產。面對腹中的孩子,面對吃緊的戰事,她最終用盡所有的力氣生下與沙·賈汗唯一的女兒。
可這是一次燈枯油盡的努力,穆茲塔再也沒有坐起來的力氣,那一年她只有38歲,氣息孱弱之際只留給丈夫一句話:請照顧好孩子,照顧好我的雙親。
這樣的愛情值得感動嗎?出身不高,卻得到了國王全部的愛,可體質有限,卻用來生了一個又一個孩子,19年無節制地被需求,被迫生育,最終只能死于產床之上!
沙·賈汗此時才覺得痛心疾首豈不是太晚?泰姬陵是他給寵妃的又一次愛的見證,可依舊是一個悲劇,因為他將穆茲塔“囚”于陵寢之內,自己卻幾乎花盡了舉國財富,22年不休不停,使得民不聊生。
大概就是看透了父親的昏庸與無度,他的兒子才發動了奪位之舉。
沙·賈汗最后死得悲涼,被兒子囚于暗室,每日借著泰姬陵墻面上寶石反射過來的光線來思念穆茲塔。
只可惜,沙·賈汗終究沒有完成穆茲塔的遺愿,為了爭奪王位,他的兒子們上演了類同于九子奪嫡的內訌,而他在這樣的時光中度過了8年,最終抑郁而亡。
“只有這一顆淚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里,光彩奪目,永遠,永遠”,聽上去很美,詩人給予它極致的浪漫,可它身后的悲愴卻無人提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