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本是拜登政府給普京挖的一個坑,但后者憑借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友好國家的鼎力支持,愣是扛了過來,并逐漸取得了戰場的優勢,眼看舍了孩子沒套住狼,特朗普政府開始止損。據環球網3月22日的報道,美國特使威特科夫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肯定地表示,烏克蘭將會舉行總統選舉,“他們同意了”。威特科夫的這一表態,也就意味著俄烏沖突或將畫上句號,因此備受各方關注。
首先,目前澤連斯基的任期“有點尷尬”,俄羅斯拒不承認其烏克蘭領導人的地位。澤連斯基是在2019年當選烏克蘭總統的,按照5年一選的傳統,他的任期在2024年就應該結束了,但由于西方普遍存在“戰時不換領導人”的傳統,所以澤連斯基也就擔任烏總統至今。對于澤連斯基自動“續杯”,俄羅斯是拒不接受的,所以,俄烏要簽署和平條約,勢必要烏克蘭舉行總統選舉,然后簽署的協議才能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
其次,澤連斯基是烏克蘭“抗俄”運動的一個標桿,由他來簽署“喪權辱國”的和平條約,的確不好看。戰前,澤連斯基的確只是一個喜劇演員,一個節目主持人,但在擔任烏總統之后,他成功執行了拜登政府的戰爭指令,將北極熊順利拉下陷阱,并一度讓普京焦頭爛額。事實上,直到目前為止,澤連斯基的支持率依然高達50%,由他來簽署“割地賠款”條約,本身就違反民意,換一個“比較合適”。
其三,如何處理澤連斯基,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在特朗普上臺之前,在美國主導的西方輿論界,澤連斯基是抵抗俄羅斯侵略的英雄,而在特朗普上臺之后,澤連斯基就變成了“拒絕和平”、“延長戰爭”的罪魁。對于澤連斯基的定性,完全根據美國的戰略需要來,但徹底否認澤連斯基的抵抗意義,等于美西方此前都在犯錯;而肯定澤連斯基的價值,又不利于美俄和談,所以“換人”好。
雖然美國特使的爆料尚未得到基輔方面的證實,然而這或許并不重要,因為作為棋子,烏政府也好,澤連斯基也罷,都不能拒絕棋手的指令,最終烏克蘭肯定會舉行總統選舉,并在換人后,麻溜利索地承認美俄和談的成果,乖乖地在投降協議上簽字。到了這一步,戰爭基本上也就結束了,大家知道新總統是“無辜”的,不會苛責于他,澤連斯基也能“光榮退休”。
那么,烏克蘭大概率會在什么時候舉行大選呢?可能會在5月中旬之后。原因很簡單,澤連斯基在2月簽署相關文件,將烏克蘭國家戰時狀態延長到今年的5月9日,而不論根據西方政治傳統,還是烏克蘭的有關規定,“戰時不舉行總統選舉”。所以,烏克蘭舉行總統選舉,大概率應該是在5月中旬之后,或者6月份,應該說這個時間“剛剛好”,畢竟美俄完全談妥,這也是需要時間的。
最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澤連斯基很可能不會再次參選。一方面,普京曾經表示,要對烏克蘭“去納粹化”,而澤連斯基就是俄方宣稱的“新納粹頭子”,俄羅斯不愿與其打交道,而澤連斯基的下臺,新政府的成立,也可以被俄方宣傳為對烏克蘭“去納粹化”的成功。這本就是普京出兵烏克蘭的“三大戰略目標之一”,是值得莫斯科“大肆宣傳”的,因此,澤連斯基下臺對俄羅斯“很重要”。
另一方面,澤連斯基如果參選,贏得大選的幾率很高。雖然特朗普曾經批評澤連斯基拒絕總統大選,稱他在烏民眾中的支持率很低,只有4%,但事實上,根據烏克蘭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以及英國獨立民調機構的調查,澤連斯基的支持率為44%到67%,不管是哪一個,這個數字都很高。所以,如果澤連斯基參選,他很可能再次當選,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美國肯定不會讓他參加大選。
基本可以肯定,澤連斯基的下臺將為俄烏沖突的結束,畫上最圓滿的句號,而下臺后的澤連斯基會怎么樣?這是值得觀察的,他可能重操舊業,繼續其喜劇演員的生涯,也可能繼續扎根政治,在烏克蘭議會謀取席位,也可能前往西方定居,一切從頭開始。澤連斯基的人生可能還會繼續多姿多彩,但他執政時期,烏克蘭犧牲的一代人,卻永遠回不來了,“可憐第聶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