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的
為深化青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與領悟,通過研讀原著、細品原文來把握其深層原理,領略思想家們的深邃思維、卓越智慧與廣闊格局,堅定信仰的根基、指引人生的航向,特此舉辦2025年第1期“信仰·航標”——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讀書報告比賽和讀書分享會,旨在通過讀書報告來檢驗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成效,并選取讀書報告獲獎者在讀書分享會中展示自己在閱讀中的思考和收獲。
活動組織
“信仰·航標”——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讀書報告比賽和讀書分享會是內蒙古大學文化育人的品牌活動,由學校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處、團委、圖書館、哲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由哲學學院“愛智之旅”哲學經典讀書會承辦。
主題與書目
本期讀書報告比賽和分享會的主題是馬克思恩格斯論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
可以選讀以下書目、文章、書信:《神圣家族,或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馬恩全集》第二卷)、《德意志意識形態》(《馬恩全集》第三卷)、《共產主義原理》(《馬恩全集》第四卷)、《共產黨宣言》(《馬恩全集》第四卷)、《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馬恩全集》第四卷附錄)、“共產主義和奧格斯堡《總匯報》”(《馬恩全集》第一卷)、“共產主義在德國的迅速進展”(《馬恩全集》第二卷)、“真正的社會主義者”(《馬恩全集》第三卷)、“反克利蓋的通告”(《馬恩全集》第四卷)、“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給古·阿·克特根的信”(《馬恩全集》第四卷)、“布魯塞爾的德國民生主義者—共產主義者給菲格斯·奧康瑙爾先生的信”(《馬恩全集》第四卷)、“《萊茵觀察家》的共產主義”(《馬恩全集》第四卷)、“共產主義者和卡爾·海因岑”(《馬恩全集》第四卷)、“拉馬丁和共產主義”(《馬恩全集》第四卷)、“詩歌和散文中的德國社會主義”(《馬恩全集》第四卷)、“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馬恩全集》第五卷)、“德利加爾斯基—立法者、公民和共產主義者”(《馬恩全集》第六卷)、“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1850年6月”(《馬恩全集》第七卷)、“《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第4期上發表的書評”(《馬恩全集》第七卷)、“世界革命共產主義者協會”(《馬恩全集》第七卷附錄)、“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馬恩全集》第七卷附錄)、“俾斯麥先生的社會主義”(《馬恩全集》第十九卷)、《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恩全集》第十九卷)、“恩格斯的小冊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法文版導言”(《馬恩全集》第十九卷)、“《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德文本初版序言”(《馬恩全集》第十九卷)、“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這本小冊子中對《反杜林論》正文所作的補充和修改”(《馬恩全集》第二十卷)、“《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英文版導言”(《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德文第四版序言”(《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關于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歷史”(《馬恩全集》第二十一卷)、“致《社會主義報》編輯委員會”(《馬恩全集》第二十一卷)、“法學家的社會主義”(《馬恩全集》第二十一卷附錄)、“弗·恩格斯對英國北方社會主義聯盟綱領的修正”(《馬恩全集》第二十一卷附錄)、“國際社會主義工人代表大會(1889年7月14-21日)。告歐美工人和社會主義者書”(《馬恩全集》第二十一卷附錄)、“致倫敦德意志工人共產主義教育協會歌詠團(托登楠街)”(《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致倫敦德意志工人共產主義教育協會”(《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致倫敦德意志工人共產主義教育協會理事會”(《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德國的社會主義”(《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致西班牙社會主義工人黨全國委員會”(《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1893年8月12日在蘇黎世國際社會主義工人代表大會上的閉幕詞”(《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致國際社會主義社大學生代表大會”(《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致英國各社會主義和工人組織(給《社會評論》雜志編輯部的信)”(《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國際社會主義和意大利社會主義”(《馬恩全集》第二十二卷)、“恩格斯致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8月19日)”(《馬恩全集》第二十七卷)、“恩格斯致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9月16日)”(《馬恩全集》第二十七卷)、“恩格斯致布魯塞爾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10月23日)”(《馬恩全集》第二十七卷)、“共產主義和奧格斯堡《總匯報》”(《馬恩全集》第二十七卷)。
參賽要求
2025年3月-5月,通過閱讀指定書目,可成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興趣小組的成員,并就所閱讀的書目撰寫讀書報告。于2025年5月30日前將讀書報告發送到郵箱:sunionphil@163.com。郵件主題為:“信仰·航標(2025)讀書報告競賽”。作品命名為:“信仰·航標(2025)+學校+姓名+學院+作品名稱+聯系方式”。
參賽作品須圍繞推薦閱讀書目展開,既要立足于經典著作進行理論闡釋,也要關注現實并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刻內涵和偉大意義。作品要符合學術規范(具體格式要求可參見《內蒙古大學學報(哲社版)》),內容不少于4000字,題目自擬。參賽作品須為作者本人原創,文責自負。
獎項設置
此次讀書報告比賽對評選出的優秀成果進行獎勵,共設立一等獎1名,獎勵價值2000元讀書卡;二等獎2名,獎勵價值1000元讀書卡;三等獎4名,獎勵價值500元讀書卡。獲獎個人將作為讀書分享人,在“信仰·航標”——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分享會的現場活動中與大家共同分享讀書成果和感受,獲獎作品經老師輔導修改后擬推薦在公開刊物上發表。
01
02
03
來源 :哲學學院
編輯 :周葉萌 紀欣
責編 :武濤 陳博雅 孫伯靈
校審 :高嫚聆 田雨禾
審核 :劉雪峰
終審 :阿茹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