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終究沒有談攏,特朗普或許沒有想到,戴恩斯剛剛回國,中方反手就亮出了一張牌。戴恩斯訪華到底談了些什么?中方又究竟亮出了哪一張牌?
眾所周知,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忠實支持者、共和黨參議員戴恩斯訪問中國。盡管戴恩斯在訪華期間和多位中國官員進行了會談,但中美雙方之間似乎并沒有談攏。據悉,在會談過程中,戴恩斯不僅談到了所謂“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問題,還公開在芬太尼問題上指責中國,將這一問題與關稅問題強行掛鉤。
有專家分析稱,從貿易層面來看,美方口中的 “中美貿易不平衡” 是個被過度政治化的偽命題。美國長期處于貿易逆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中國對美不公平貿易所致。美國自身產業結構調整,大量制造業外遷,國內儲蓄率長期偏低,過度依賴消費,這些內部經濟結構問題才是貿易逆差根源。同時,美國長期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實施管制,限制自身優勢產品對華輸出,進一步加劇了貿易失衡表象。戴恩斯重提這一話題,實則是為美國國內部分利益集團服務,企圖通過政治施壓,逼迫中國在貿易規則、市場開放等方面做出單方面讓步,以滿足美國一些勢力不合理的利益訴求。
而在芬太尼問題上,美國更是本末倒置。中國一直以來都積極履行國際禁毒責任,在芬太尼類物質管控上走在世界前列。早在 2019 年,中國就率先將芬太尼類物質整類列入管制,比聯合國相關規定還早了三年,此后不斷完善監管體系,打擊芬太尼類物質非法生產、走私等行為。反觀美國,自身在藥品監管體系上存在巨大漏洞,醫療體系過度商業化,導致處方藥濫用現象極為嚴重,成為芬太尼流入美國社會的重要渠道之一。
美國不從自身制度性、社會性問題找原因,卻將矛頭指向中國,戴恩斯此次訪華還把芬太尼問題與關稅掛鉤,試圖以關稅為威脅,迫使中國在毒品管控上做出超出國際責任范疇的 “額外貢獻”,這是典型的 “甩鍋” 行為。美國這種做法,一方面是為了轉移國內民眾對政府在毒品泛濫問題上治理不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想借毒品問題向中國施壓,在貿易談判及其他雙邊事務中獲取更多籌碼。
因此,從這一系列的舉動來看,戴恩斯此次訪華,可以說是頗有一種“來者不善”的意味。但特朗普或許沒有想到,就在戴恩斯剛剛回國后不久,日前,中方反手就亮出了一張牌。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中方日前發布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總共22條,其中完整包含了如何反制外國制裁的相關條款和措施,引起了外界高度關注。要知道,多年來,對中國進行無理制裁和打壓最為嚴重的,毫無疑問就是美國。此時此刻,中方發布這一規定,其中所蘊含的意味,可以說是已經不言而喻了。
需要指出的是,此規定的落地實施,標志著中國在應對外部挑戰時,將進一步做到有法可依、精準反制。這不僅為國內企業抵御美國無理制裁筑牢堅實壁壘,保障民眾切身利益,更在國際舞臺彰顯中國反對霸權、維護公平正義的大國擔當。未來,美國那些試圖借制裁施壓的勢力,將在這一規定的反制下,真切體會到損人之舉終會反噬自身。中美關系的博弈也將在新規則下重塑格局,中國將繼續在國際風云變幻中,以法律為 “筆”,書寫獨立自主、平等共贏的發展篇章,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強勁正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