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上級部門印發了2024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北京大學15位學者光榮入選。這一國家級榮譽,彰顯黨中央、國務院對高層次人才的禮遇,更映照北大服務“國之大者”的初心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使命。燕園薪火,始終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為充分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人事部、黨委教師工作部特推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系列介紹,為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注入新的精神動力。
本期介紹
2024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國家發展研究院黃益平教授
黃益平
浙江余姚人,1964年3月生。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個人簡介
黃益平目前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布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金融科技發展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Asia Economic Policy Review》副主編。
曾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高級講師、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General Mills經濟與金融國際訪問教授、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監督事務外部顧問小組成員、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
黃益平在2020北京大學全球金融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科研成果
黃益平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金融政策與數字金融。他在這些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連續九年入選由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已發表數百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并出版了幾十部學術著作。他的研究不僅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還緊密結合中國經濟現實,提出了許多具有理論與實踐意義的學術觀點與政策主張。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三十一講專題講座,黃益平主講“數字經濟發展與治理”
黃益平將中國經濟改革的實踐概括為“不對稱的市場化”策略,即產品市場幾乎完全放開,而要素市場扭曲依然普遍存在。他認為,這一策略源于中國在改革初期實施的雙軌制漸進改革政策。要素市場扭曲實質上是對國有企業的一種變相補貼,同時也是對要素所有者(特別是家戶)的一種變相征稅。這一策略解釋了中國經濟在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許多結構性挑戰的原因,例如投資過度、消費不足以及貿易失衡等問題。基于此,黃益平提出生產要素(特別是土地、資本和勞動力)的市場化應該成為現階段改革政策的重點,完成中國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政策目標,從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將“不對稱的市場化”思路運用到金融領域,黃益平提出了中國金融改革政策的獨特分析框架,強調“務實”的三大特點:滿足可行性條件、以結果為導向和持續推進改革。同樣,這一框架不僅幫助理解中國金融改革的成功機制,還揭示了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他的合著論文《金融雙軌制與利率市場化》發表在《經濟研究》上,獲得了浦山政策研究獎,成為該領域的經典文獻之一。此外,他的著作《讀懂中國金融:金融改革的經濟學分析》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獲得了北京市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黃益平在第二十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上致辭
黃益平從2015年開始與多位國內外合作者共同開展數字金融領域研究。基于中國的創新實踐,他發表了大量處于國際前沿的學術成果,成為該領域的重要學者。他深入探討了數字信用、大數據風控等新興領域,總結提出了通過科技平臺獲客、積累數字足跡和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信用風險評估的大科技信貸模式。這一模式極大地拓展了普惠金融服務的邊界。此外,他與合作者提出的“數據替代抵押”的學術觀點,揭示了大數據風控削弱金融加速器機制中的抵押品渠道,從而提升了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黃益平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大量論文,并出版了多部著作。其中,論文《Data vs Collateral》(中文譯為:“數據與抵押品”)發表在金融領域一流期刊《Review of Finance》上,并被主編選為封面文章。他在數字金融領域的研究成果不僅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力,還受到金融政策部門與國際組織的高度重視,國內外一些知名媒體也對此進行了報道。
黃益平主持奧地利央行行長Robert Holzmann的講座
黃益平還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研究課題,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數字普惠金融的創新、風險與監管研究》,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政策建議。他主編并出版了多部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課題報告,如《中國金融開放的下半場》《中國金融改革路線圖》《中國金融創新再出發》《中國2049》《中國的數字金融革命》《平臺經濟的創新、治理與繁榮》《數字金融教程》《數字金融:數字化的金融強國之路》等。
黃益平為數字金融和數字經濟研究生暑期學校授課
2015年,黃益平創辦了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迅速成為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數字金融研究機構之一。研究中心成員深入參與學術與政策討論,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受到廣泛引用的“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這一平臺不僅推動了數字金融領域的學術研究,還為相關政策制定和實踐提供了有力支持。黃益平的科研生涯不僅體現在他的學術成果發表上,更體現在他對中國金融改革和數字金融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上。他的研究不僅推動了理論創新,還為中國的經濟改革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黃益平主持時任美國財政部長Yellen與北大國發院教授座談會
教書育人
黃益平長期致力于培養立足“中國故事”、做國際前沿學術研究的經濟學人才。過去十多年來,他在北京大學培養了50多位碩博研究生,其中兩位獲得了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多位學生還獲得了重要學術獎項,包括當代經濟學博士創新項目和數字經濟開放平臺尖峰獎、先鋒獎等。他的學生畢業后不僅在國內外知名高校擔任教職,還有多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國際清算銀行等國際機構擔任經濟學家。
黃益平在國家發展研究院暨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2024屆畢業典禮上致辭
黃益平認為,將學術工作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是經濟學研究的重要使命。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教學,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全球經濟合作與穩定做出貢獻。
來源:北京大學人事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