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蒙古國作為一脈相承的國家,在文化上有很多共通之處,可以這樣說,中蒙兩國天然就有一種親近感,所以在我們看來,中蒙兩國的關系發展應該是一馬平川才對。
這些年,我們對蒙古國的各種幫扶以及支持并不少,畢竟作為夾在中俄兩國之間的一個內陸國,蒙古國選擇的余地并不多。
當然,很多人對蒙古國的印象實際上還停留遍地草原,牛羊成群的時期。可事實上,真實的蒙古國已經并不是傳統的以農業畜牧業為主的國家。
畢竟,蒙古國發展至今所受到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從中國脫離出去走向蘇聯,再之后獨立,這其中所經歷的所有事情,都對于蒙古國的社會體系以及國家內核變革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可以這樣說,盡管我們和蒙古國離得很近,但是心靈之間的距離卻已經遠隔千山萬水。那么想要搞清楚蒙古國行動背后所蘊藏的意思,那就必須要翻看一下,蒙古國所經歷的動蕩歷史。
遠的不提,就提從清朝以來蒙古地區的歷史演變。要知道,當時清朝將蒙古地區分為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又將外藩蒙古分為內扎薩克蒙古和外扎薩克蒙古。
當時清朝就有內蒙外蒙之分,以大漠為界,南面的為內蒙古,北面的則是外扎薩克蒙古,即外蒙古,這也是目前蒙古國的疆域領土范圍。
不過,真正讓外蒙獨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實際上就是沙俄的各種操作。
要知道,當時沙俄實力膨脹,這個時候對于清朝的土地自然就有了非分之想,所以,在17世紀初到17世紀60年代,沙俄就曾多次入侵蒙古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清朝可謂是今日失一地,明日失一城,很多不平等條約就出現在沙俄入侵清朝領土的過程中。包括貝加爾湖地區以及葉尼塞河上游地區都是,通過相關條約被沙俄非法侵占了。
在鴉片戰爭之后,沙俄在蒙古地區侵占領土并且進行經濟掠奪的次數日漸增加,同時,又針對于外蒙古進行“洗腦”,加強文化輸出,通過蠱惑煽動外蒙貴族,讓這些人開始有脫離清朝的想法。
所以在1911年,外蒙古正式開啟了自己的“獨立”狀態,甚至還組建了臨時總理蒙古國務衙門。不過后面經過談判,外蒙將“獨立”更改為“自治”。
后面國民政府盡管不再承認外蒙“自治”,但基于我們當時的情況不樂觀,對于外蒙的控制也非常薄弱,最終還是讓人鉆了空子。
等到1921年外蒙正式成立了蒙古政府,隨后便和蘇聯簽訂了友好協議。可不管怎樣,外蒙的“獨立”終究還是缺乏紙面認證,只要我們不承認“獨立”,終究還有拿回來的可能性。
但是在復雜的歷史背景下,最終中華民國還是公開承認了外蒙獨立。這也成為了中國和蒙古國之間血脈斷連的源頭。
不過,蒙古國在獨立之后也并沒有過上他們想要的好日子。前期的話,跟著蘇聯混日子,蒙古國經濟在蘇聯的各種補貼下還有些起色。
最大的改變應該就是,通過蘇聯的幫助,初步建立了基礎的工業體系,工業產值也逐年增加,當然,這些改變都是基于蘇聯不斷的援助。
等到蘇聯自己都揭不開鍋的時候,給蒙古國的經濟援助自然是直線下降,而蒙古國的經濟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蒙古國的自然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尤其礦產以及能源資源,種類以及儲量都不算小。如果好好經營的話,蒙古國靠自己也能活的不錯。
尤其挨著中國這么大的市場,蒙古國如果能夠好好利用自己的能源優勢和中國形成良好聯動,自然有享不盡的福。
但偏偏現在蒙古國對于中俄兩國的態度非常微妙,沒有想象中的那種親近,反而是抱有非常警惕的心理。于是乎,蒙古國開始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和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眉來眼去。
像此前,蒙古國外長巴特策策格就曾跑到美國進行訪問,并且美蒙兩國進行了首次全面戰略對話,還發布相關聲明。
隨后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就跑到蒙古國進行訪問,在這次訪問中,布林肯公開重申美蒙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性。可見,美國對于和蒙古國合作非常感興趣,而促使這一切發生的就是利益。
首先,美國想要從蒙古國身上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因為蒙古國有很多珍稀礦產,美國希望通過和蒙古國之間的合作來強化自身能源優勢,美國帶來先進的礦產資源開發技術,蒙古國則通過資源外銷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
當然,這樣的合作最終肯定還是美國掙得多。而除了經濟利益之外,和蒙古國談合作的政治利益同樣是美國所不能舍棄的。
因為美國向來將中、俄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而蒙古國所在區域作為中俄兩國之間的緩沖區,自然成為了美國關注的重點。
可以這樣想,蒙古國沒有和中俄兩國達成全面合作,反倒和美國親密無間,這肯定會讓美國非常爽,說的再簡單一點,就是純純惡心人。
而除了我們之外,俄羅斯的心理落差應該也是比較大的,當初,蒙古國和蘇聯之間的聯系相當緊密,也正因為如此,蒙古國的俄語教育普及率相當高,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化上的交流與溝通,也是在增強蒙古國民眾對于俄羅斯文化的認同感。
但自從蘇聯解體之后,蒙古國國內的親俄思想也在慢慢消散,不僅開始強調重新使用傳統蒙文,就連俄語的普及程度也在下降,很多高等教育院校的俄語老師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甚至有學校不再開設俄語課程,反倒是英語教育蔚然成風。
從2023年,蒙古國開始正式規定將英語作為國家教育機構教授的主要外語,英語也成為了蒙古國公立中小學學習的第一外語。按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曾經蘇聯的印記將會徹底從蒙古國消失。
但蒙古國真覺得親美這種方式能夠讓自己擺脫目前的困境嗎?這絕對是舍本逐末之舉。要知道,雖然蒙古國已經和中國分家,但是很多方面都依賴于中國。
尤其中國目前的工業體量非常龐大,如果蒙古國能夠和我們好好合作,那么肯定能夠把蒙古國遍地的礦產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利益。
但現在,蒙古國想要將未來托付給美國,似乎認為美國會帶給蒙古國全新的未來。但是這種舍近求遠的方式,除了引來“惡狼”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的好處。
如果蒙古國認不清現實的話,即便遍地是礦產,也難以逃脫窘迫的生活環境,這一點可以參照烏克蘭。
烏克蘭是一個資源型國家,擁有著非常優渥的土地,更是有“歐洲糧倉”之稱,國內的礦產資源也是相當豐富的。而如今,澤連斯基要把這些東西雙手奉上。
支持烏克蘭打仗的是美國,現在準備拿烏克蘭這些資源抵賬的也是美國。從這里也能看出和美國合作風險非常大。奉勸蒙古國三思而后行,要避免走上烏克蘭的老路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