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是相互繞轉的半元電荷,其遵循的規律是:M^2R=Q,其中,M是基本粒子的質量、R是基本粒子的半徑、Q是常數。其它所謂的基本粒子都是由基本粒子組合而成的,單獨的半元電荷不能獨立存在,所以我們只能檢測到元電荷的帶電量是1.6×10^-19庫倫。雖然在宇宙的演化過程中基本粒子的數量不會改變,但是基本粒子的質量會改變。克拉伯龍方程描述的是理想氣體的經典熱力學性質,方程是:PV=NKBT,其中P是壓強,V是體積,N是粒子數,T是溫度,KB是玻爾茲曼常數。
理想氣體是存在的,就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氣體”。變形克拉伯龍方程得:PV/T=NKB,PV/T=常數。由于宇宙基本粒子個數確定,基本粒子構成的“氣體”應該是最理想的氣體,所以對于宇宙PV/T=常數,其中,P是宇宙的壓強、V是宇宙的體積、T宇宙的熱力學溫度。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宇宙現在的空間半徑約10^27米、現在宇宙的壓強約10^-24帕斯卡、現在宇宙的溫度約是2.7開爾文。則PV/T=1.56×10^57,即對于宇宙PV/T這個常數是1.56×10^57。在宇宙開始的瞬間,現有科學研究表明:T=1.4×10^32開爾文,奇點的半徑2.7×10^-36米,代入宇宙的PV/T=1.56×10^57,解得:P=2.18×10^165帕斯卡,這就是宇宙開始的壓強,即奇點的壓強在10^165帕斯卡量級。
現在我們借用克拉伯龍方程中KB的值1.38×10^-23,計算宇宙基本粒子的數量N=PV/TKB=(1.56×10^57)/1.38×10^-23=1.13×10^80(個)這就是宇宙基本粒子的總數,即宇宙基本粒子總數在10^80量級,宇宙演化的任何階段它的基本粒子總數都在10^80量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