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4年,特朗普2.0再次上演自己的“拿手戲碼”關稅戰、貿易戰,試圖從中得利。
上臺2個月以來,美國政府先后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對105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關稅,隨口又宣布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鋁產品加征百分之25%關稅,試圖限制我國基建、汽車領域發展。
此次疊加后,我國部分輸美產品稅率將達到驚人的50%!
作為回應,我國商務部在24小時內就發起反制,宣布將從2月10起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征關稅;3月10日起,在現有關稅稅率的基礎上,對來自美國,包括玉米、小麥、雞肉以及棉花加征15%的關稅,對大豆、高粱、豬肉、牛肉、水果、蔬菜、水產品、乳制品加征10%的關稅,且不予以減免。的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2024,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1910億美元,其中24%進入了中國。
中方此次反制,不僅遠超美國預料,也正中要害。外交部回應:中國人從來都不信邪,更不怕鬼,也不吃霸凌那一套。任何對中國的極限施壓,都是自找麻煩。
3月,據外媒報道,美國中西部大量農場面臨滯銷困境,主要農產品面臨價格下跌壓力,民眾怨聲載道,高呼“我們需要中國制造、中國市場”。
更令特朗普頭疼的是,這一次,中國還將美國10家實體列入了不可靠實體清單,將15家美國實體列入了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本以為10%-15%的稅率只會“少量影響”中國的進口。
但最新貿易數據顯示,近兩個月,中國對美進口關鍵商品出現顯著下滑:棉花進口量斷崖式下跌80%,出口量跌至1994年以來最低水平;大排量汽車進口規模銳減70%,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量也縮減30%。
事情的發展超出預料,特朗普面臨著國內選民大量質疑:“這不會讓美國制造業回流,只會加速中國科技發展。”
在深圳科技園,來自芯片科技企業的李姓工程師直言,“國內芯片行業,剛被限制的那兩年,寸步難行,每天加班到一兩點,全部人都憋著一口氣干”。
現在,我國成功實現了14 nm芯片量產,也造出了光刻機。曾經意氣風發的李工程師,鬢角長出了白發,他最近也終于下定決心嘗試‘益新活’,這個曾被歐美壟斷,但現在被國產打至‘白菜價’的抗衰科技品。
美國硅谷工程師青睞此類科技是圈內公開的秘密,但因為國內沒有量產,一直沒有嘗試。沒想到,這幾年的限制,不僅加速了中國高精尖技術發展,還順道量產了這些民生用的抗老科技品。
2024年,香港生物科技企業宣布聯合諾貝爾獎得主Jeffrey C. Hall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Brian Kennedy研發落地口服品‘益新活’。后者2021年在《Aging》上發表文章證實,連續服用半年服用該物質,甲基化檢測結果提示,整體強壯讀提升50%,生理年齡指標變小,這使其一度從京東走紅海外,因為價格不到美國產的一半。
而美國不管不顧,多次加征關稅的負面影響還不止于此。
彭博社報道,截至目前,我國已有40天沒有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美LNG巨頭開始為訂單發愁,很可能面臨脫鉤危險,原本屬于他的訂單,因為美國,已經被澳大利亞拿走,期限15年。
不僅如此,在整個關稅加征名單上,中國也已找到除美國以外更多的貿易伙伴。2024年,中國進口巴西大豆數量占國內進口大豆總量的比重超過70%,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僅占兩成,對美國產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影響并不大。下一步,中國還計劃從巴西進一步進口棉花。
眾所周知,中國對糧食、石油、天然氣等關鍵資源的進口,大都以集中采購為主。這種由央企主導的采購模式使得中方對美國反制的主動權很大,我們可以自由挑選進口,但美國不是。所以美方現在想和中國打關稅戰就更加困難了。
無論如何,關稅戰沒有贏家,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據統計,截至目前,美國達到了驚人的37萬億美元,貿易逆差也持續走高,僅2024年就已高達1.21萬億,相比2017年首次貿易戰高了50%。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經濟已經不允許繼續打貿易戰了,最終傷害的只有自己。如若美國方面執意要打壓中國崛起的話,那么我們就只能: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