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股科技股因AI概念掀起重估熱潮,市場對港股整體估值的關注度也隨之水漲船高。
然而,市場目光大多聚焦于科技板塊,許多其他領域的優質企業仍然被忽視,其中不乏兼具高分紅與穩健基本面的標的,在港股結構性牛市中顯得尤為珍貴。
電解鋁巨頭中國宏橋(1378.HK)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24 年,公司凈利潤暴增95%至223.7 億元,全年派息每股161港仙,派息率高達63%,對應股息率超過10%。自上市以來,累計分紅已達524.4億港元,平均派息率超41%,穩居港股高息股第一梯隊。
在近年國內相對弱周期背景下,受益于行業格局優良且供給受限,以及公司自身的全產業鏈優勢,中國宏橋業績實現了大幅躍進,盈利自2022年觸底反彈后,迅速于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
考慮到國內的鋁產能上限政策將令供應保持緊張,而新能源領域的需求擴張正成為長期驅動力。隨著宏觀經濟觸底回暖,鋁價有望保持偏強走勢,為公司業績穩定性提供支撐。
簡單來說,中國宏橋兼具周期股的業績爆發力,又有高息股的穩定回報。在國內低利率環境下,其高分紅屬性成為資金追逐的“避風港”;同時,外資回流追求低估值以及宏觀觸底概念的可能性,也為其估值提供了修復空間。
無論是追求穩健分紅,還是布局估值修復,在這雙重機遇下中國宏橋的價值理應得到重視。
一、鋁行業供需格局優化,龍頭企業盡享紅利
不同于傳統認知中大宗商品的強周期屬性,近年鋁業的業績韌性源于行業底層邏輯的質變。
一方面,為了配合雙碳要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國已規定鋁的合規產能上限,而海外受成本高位抑制,新建項目進度緩慢;另一方面,鋁的新應用不斷增加,包括汽車、光伏、電池、機器人等,新興領域需求崛起在逐步抵銷傳統需求的疲軟。
這種“供給剛性約束+需求結構升級”的格局,不但成為鋁作為大宗商品最鮮明的特征,亦是鋁價走勢的重要支撐,而中國宏橋此次財報基本上亦再次證明了這一邏輯。
去年,隨著中國經濟復蘇的邊際改善,疊加全球貿易摩擦、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共同推動供需結構的持續優化,令鋁價呈現震蕩上行態勢。
于2024年,全球原鋁產量約為7,296萬噸,同比增加約3.5%;全球原鋁消費量約為7,258萬噸,同比增加約3.5%。從中國市場來看,期內原鋁產量約為4,346萬噸,同比增加約4.3%,約占全球產量的59.6%;原鋁消費量約為4,518萬噸,同比增加約5.5%,約占全球原鋁消費量的62.2%。
根據安泰科資料顯示,于2024年,LME三月期鋁的平均價格約為2,457.5美元/噸,同比增長約7.4%;SHFE三月期鋁的平均價格約為19,995.7元/噸,同比增長約8.2%。
在鋁價以及需求兩旺下,中國宏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報。
于2024年,公司實現收入1,561.69億元,同比增長16.9%;毛利421.63 億元,同比增長101.2%;股東凈利潤達223.72億元,同比增長95.2%,毛利率與凈利率分別從15.7%/9.4%提升至27%/15.7%,凈資產收益率也創下歷史新高。
具體上,三大核心產品均實現量價齊升,鋁合金、氧化鋁及鋁合金加工產品收入分別同比增長8.2%、40.6%及35.4%。
在銷量上,鋁合金、氧化鋁及鋁合金加工產品分別同比增長 1.5%、5.3%及32.1%;在平均價格上,鋁合金、氧化鋁及鋁合金加工產品分別同比增長約6.6%、33.6%及2.5%。
二、中國宏橋的核心競爭力:全產業鏈與成本優勢
中國宏橋的盈利爆發,既得益于大宗商品的上漲,亦離不開其全產業鏈優勢,這在去年氧化鋁業務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2024年全球鋁土礦供應緊張,國內氧化鋁市場供不應求,而電解鋁需求卻持續旺盛,推動氧化鋁價格飆升至近十年高點。中國宏橋憑借自給自足的全產業鏈布局,不僅免受成本上漲沖擊,外銷氧化鋁更直接增厚了利潤,充分展現了產業鏈協同的優勢。
對于中國宏橋來說,其核心競爭力在于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布局。公司業務涵蓋鋁土礦開采、氧化鋁精煉、電解鋁生產及深加工,形成“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再生鋁”全產業鏈布局。
在資源端,中國鋁土礦對外依存度超 60%,其中幾內亞占比約 70%。中國宏橋早早布局海外,參股幾內亞 “贏聯盟”掌握年產能5000萬噸鋁土礦,并在印尼、澳洲拓展資源渠道,將對外依存度風險壓縮至同業最低水平。
目前公司氧化鋁總產能達1950萬噸/年,山東占1750萬噸,印尼200萬噸。山東產區的氧化鋁除自用外部分外銷,印尼一體化產線則直接面向海外市場,靈活的布局讓公司在價格波動中始終占據主動。
于去年氧化鋁價格上行期間,公司的自給能力不但降低成本端影響,外銷更是大幅增厚了利潤,凸顯出其全產業鏈的優勢。
當然,去年氧化鋁價格的波動不是常態,即便今年以來價格持續回調,亦不改變公司在成本端的整體優勢。
煤為主要生產成本之一,去年煤價下行能帶來了正面影響,而今年以來進一步下行將令其山東自備電廠大幅受益,令電解鋁板塊利潤彈性逐漸加大,公司的垂直商業模式將會令其在行業波動中保持穩健。而未來隨著公司部分產能向云南搬遷,將可通過水電資源進一步降低能耗成本,
同時,智能化改造則讓成本優勢持續進化,公司于期內原鋁單噸電耗進一步下降,智慧氧化鋁未來工廠一期項目已投入運行,二期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這些均有助于公司保持一定的盈利安全邊際。
在下游領域,中國宏橋也在積極布局。2024年鋁合金加工產品銷量76.6萬噸,同比大增 32.1%。公司除了發展再生鋁業務,亦深度介入汽車輕量化產業,圍繞全鋁車身和零配件生產拓展市場,目前已與北汽制造、比亞迪等多家汽車生產商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其提供輕量化材料解決方案。
這些舉措不僅增強了抗周期能力,更契合綠色發展趨勢,為長期增長奠定了基礎。即使面對今年氧化鋁價格回調,公司憑借全產業鏈成本優勢和多元化布局,依然能在行業波動中保持穩健,展現出龍頭企業的韌性。
三、高股息+資產整合:助力釋放投資價值
更難得的是,中國宏橋在業績爆發的同時,始終將股東回報放在首位。2024年公司全年派息每股161港仙,同比大增 156%,派息率高達 63%,遠超此前 50%-60% 的指引,現金分紅總額與派息率均再創歷史新高。
即便歷史業績屢超預期,現價對應2024年股息率仍逾10%,PE約6倍,在“低估值+高分紅”的背景下,或許正是公司推動旗下優質資產回A的重要原因,而這亦意味著后續有望獲得更充分的價值釋放,進一步提升股東回報。
此外,公司剛于3月建議發行3億美元可換股債券(于2030年到期,年利率為1.5%)并同步回購,初步換股價為20.88元,較當時股價溢價高逾38%。
高溢價的設計既降低融資成本,又避免股權過度稀釋。同步進行的股份回購,更體現出對小股東利益的呵護。這種"高分紅+低息融資+主動市值管理"的組合拳,在重資產行業中實屬難得。
結語
近期銅、金等大宗商品因海外地緣政治上漲,但鋁的供需格局實則更為扎實,不僅未來較長時間維度里供給明確受到約束,同時又會受海外或通脹因素影響令價格上漲,且中長期需求又會受新能源的結構性機遇所推動。
中國宏橋近兩年業績持續印證了這種“爆發力+穩定性”的行業雙重優勢,而公司的布局更是進一步加強了這兩點,疊加持續提高的股東回報,其派息率與公用事業股已經可以媲美。
退一步看,目前還未看到順周期證據,港股整體估值重塑與中國經濟觸底帶來的雙重機遇或仍要等待,但中國宏橋既有周期股的彈性,又有防御股的穩健,正是當下市場稀缺的‘攻守兼備’標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