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吸入是緩解兒童呼吸道交叉感染癥狀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季節,孩子們迎來了充滿活力的校園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出游活動。然而,春季也是各種細菌、病毒繁殖速度加快的時期,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學校和出游場所人員密集,孩子們大多長時間處于相對封閉或人群聚集的環境中,這使得交叉感染的風險大幅上升。因此,春季校園生活和出游期間,如何預防和應對呼吸道交叉感染,成為家長、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共同關注的重要話題。
那么,呼吸道交叉感染究竟會對兒童健康帶來哪些具體危害?在臨床實踐中,又該如何科學、有效地應對這一挑戰呢?
春季呼吸道交叉感染風險大,
兒童健康需重視
在春季校園生活和出游期間,兒童呼吸道交叉感染風險增大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從流行趨勢來看,春季是病原體繁殖增多、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這一時期病原體的活躍度和傳播力增強。其次,從易感性角度分析,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抵抗力較成年人更低,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體的侵擾,從而誘發呼吸道傳染病[1]。最后,從傳播環境來看,學校和出游場所人員密集,環境中病原體的密度大幅增加,進一步提升了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和交叉感染的風險[2]。以流感為例,我國每年流感爆發疫情中,90%以上發生在學校和托幼機構[3]。
除了高感染風險,呼吸道傳染病所帶來的疾病負擔也不容小覷。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感、腺病毒感染、水痘、麻疹等。以流感和腺病毒感染為例,罹患流感后通常會出現高熱、咳嗽、喉嚨痛、全身乏力、頭痛、肌肉疼痛等癥狀,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腺病毒感染則可能導致發熱、咳嗽、咽痛、結膜炎等癥狀[4]。
此外,兒童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后可能會破壞呼吸道上皮的防御機制,從而增加繼發細菌感染的風險。而當各類病原體之間發生合并感染時,患兒往往會面臨更加嚴重的健康風險。令人憂心的是,呼吸道病毒感染還是兒童支氣管哮喘(以下簡稱“哮喘”)急性發作的主要誘發因素之一[5],臨床尤其需要重視。
交叉感染怎么辦?
加強預防、積極治療是關鍵
呼吸道交叉感染的嚴重性提示家長和醫療專業人員應保持警覺,及時采取干預和治療措施。
■科學治療,對癥下藥
在治療方面,對于罹患呼吸道傳染病的孩子,應當盡早明確診斷,并采取進一步治療。對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兒,應檢測其病毒種類,給予相應的抗病毒治療。例如,抗流感病毒藥物主要包括奧司他韋(口服)、瑪巴洛沙韋(口服)、扎那米韋(吸入)、帕拉米韋(靜脈);抗巨細胞病毒藥物則主要包括纈更昔洛韋、更昔洛韋[6]。如果存在呼吸道細菌感染,則應當根據病原菌種類選擇抗菌藥物[6]。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僅憑早期癥狀識別細菌感染存在一定困難,因此輕癥患兒可先僅對癥治療,48~72h后再根據病情評估使用抗菌藥物的必要性[7]。
除上述治療外,還應當進行對癥治療,包括退熱、止咳、祛痰等。部分輕癥患兒可在家進行治療與護理。家庭中合理用藥對保證兒童的健康至關重要,醫生應當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家長正確的處理方式及注意事項。
?退熱:對于≥2月齡的嬰兒,腋溫≥38.2℃或因發熱出現了明顯的不適感和情緒變化時,可以使用解熱鎮痛藥。2~6月齡兒童首選對乙酰氨基酚,一般情況下,6月齡及以上兒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均可[6]。
?止咳:不推薦常規使用鎮咳藥物治療,當咳嗽顯著影響了患兒的睡眠和飲食時,可酌情考慮使用鎮咳藥對癥處理。需要注意的是,18歲以下兒童禁止使用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藥物,避免產生致死性呼吸抑制[6]。
?祛痰:祛痰藥使用前宜先查明咳痰的原因,根據痰的性狀,有針對性地選擇藥物。治療使用時間應根據癥狀改善程度而定。根據作用機制不同,通常選用其中一種祛痰藥物即可。使用祛痰藥后需為患兒拍背排痰[6]。
■霧化吸入,家庭治療新選擇
在治療方式選擇方面,霧化吸入治療是一種以呼吸道和肺為靶器官的直接給藥方法,不僅局部藥物濃度高、起效迅速,可以快速緩解咳痰、喘息等癥狀,而且用藥量少、副作用小、安全性良好,基本不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已成為呼吸道感染兒童癥狀控制的重要治療手段[8]。
家庭霧化與在醫院霧化療效相當,還具有節省時間與交通成本、避免醫院交叉感染、可第一時間緩解疾病癥狀等優勢,同時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中進行霧化也更容易讓患兒接受,因此逐漸成為家長們的優選[6,8]。《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建議,在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流行期,患者宜采用居家霧化吸入治療方式,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8]。
目前兒童常用霧化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5,6,8]:
?吸入糖皮質激素(ICS):如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主要用于哮喘、慢阻肺病的治療,可有效改善病情,既可作為緩解急性發作的合并治療手段,也適用于長期控制治療。
?β2受體激動劑:短效制劑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適用于需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緩解痙攣的患兒;長效制劑則適用于哮喘、慢阻肺病的長期控制治療。
?抗膽堿能藥物:短效制劑如異丙托溴銨,可與短效β2受體激動劑聯合應用,治療急性或慢性哮喘引起的可逆性氣道阻塞;長效制劑則適用于哮喘、慢阻肺病的長期控制治療。
?祛痰藥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適用于痰液黏稠、難以咳出的患兒。
■預防為主,筑牢健康防線
除了藥物治療,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對于減少呼吸道交叉感染同樣極為重要。醫生應指導家長遵循國家和學校的建議,及時為兒童接種必要的疫苗,這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基礎措施 [9] 。同時,應囑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準確識別加重的征象,例如高熱不退、膿痰(提示細菌感染),則應立即就醫,接受進一步治療。
小結
春季兒童呼吸道交叉感染風險增加,預防和及時干預是為兒童健康保駕護航的關鍵。家庭霧化吸入治療作為一種便捷、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夠幫助患兒及時緩解呼吸道癥狀,醫生應根據患兒的具體癥狀選擇合適的霧化藥物。希望通過科學的防治措施,患兒能夠在春季遠離交叉感染的煩惱。
參考文獻:
1.沈雅波,潘曉琤.兒科門診傳染性疾病交叉感染的預防護理措施[J].中國鄉村醫藥,2016,23(08):93-94.
2.張琳.兒科傳染性疾病防控對策研究[J].家庭生活指南(下旬刊),2020(2):187-187.
3.郭立春,陳少偉,馮海濤.天津市西青區2023—2024年度流感季兒童流感疫苗接種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25,46(02):280-284.
4.王穎碩.兒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特點[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9,34(2):100-104.
5.申昆玲,鄧力,李云珠,等.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療法在兒科應用的專家共識(2018年修訂版)[J].臨床兒科雜志,2018,36(02):95-107.
6.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哮喘協作組,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兒科呼吸工作委員會,等.兒童呼吸道感染家庭用藥指導專家共識[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3,38(11):821-828.
7.李華君,黎爽,黃麗素. 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經驗性抗感染策略. 中華兒科雜志,2022,60(05):494-496.
8.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臨床合理用藥專業委員會.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J].醫藥導報, 2024, 43(9):1355-1368.
9.國家呼吸醫學中心. 兒童常見呼吸道病原免疫預防專家共識.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1,36(22):1681-1709.
聲明:本文的采訪/撰稿/發布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
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得轉發或分享非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不得用于推廣目的。
審批編號:CN-156422 過期日期:2026-03-20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