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如潮水逆流 唯獨心聲不息
文 | Grace
人到中年,你的父母就自然而然到了老年。以前小的時候覺得父母只是中年人,很多事情是可以溝通商量的,當你的父母到了老年,你就會發現他們那些頑固的思想很難改變。
例如在飲食上,我爸小的時候是鬧過饑荒的,他認為米飯是這個世界最有營養的食物,早餐要吃白粥,午餐也要吃各種粥類的食物,晚餐要好好吃米飯,這是他幾十年來認為最對的飲食習慣,一旦有人挑戰他的這類飲食習慣,他必跟別人杠起來。
最近我總覺得一天三餐都是這些高碳水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我跟我爸提出抗議,認為他要改變這種飲食習慣,他還真的跟我杠得挺厲害,覺得這是最有營養的食物,認為我喝咖啡,吃沙拉,吃玉米這些就是在對身體在做殘害事情,甚至激怒他之后,他說如果我一定要堅持吃這些,他以后就不煮飯了。
這多少有點偏激了。我以為他都年紀這么大,應該思想比我成熟,畢竟吃鹽比我吃飯還要多的年齡,看來男人只是長了歲數,并沒有長成熟這件事多少是對的。我只能投降,好好吃飯,每次他看到我好好吃飯心情就特別好,可是著實人到了中年,真的不能攝入太多碳水,代謝都比年輕時候低,身體是無法代謝這么多米飯的,最終形成了糖儲存在我的身體里,形成了脂肪,這就是中年人為何如此容易發胖的原因。
在飲食習慣上,與父母產生沖突時,我只能妥協,盡量在日常出門上班時,吃自己認為健康的食物,在家的時候就好好吃他做的飯就好。
但在另一方面看病這件事,我就很難跟他和解,每次都要以吵架結束,大家都吵到上頭了,臉紅了就停止了,總是無法心平氣和去談這件事。
舉個例子,家里如果小孩子不舒服,我爸第一個就炸毛了。首先如果我在上班,或是出門了,我爸一定每五分鐘打個電話來問,到底什么時候回家帶孩子去看病?!廣州兒童醫院晚上的急診我是熟到就像我家那么熟悉了,我只要人到了醫院門口,閉眼走我都知道哪里到哪里,多少個夜晚是在這里背著生病的孩子度過的。
幾點掛,掛哪個科室,正常急診沒號,也要掛特殊門診花100大洋大半夜背著孩子去,有時僅僅只是為了讓我爸放心才做的這些動作,好幾次真的只是簡單的小感冒,我爸總說小感冒就是拖成大感冒,最后就是出大問題。
最后也是拗不過他老人家,乖乖拿起手機掛號,帶孩子去看病。生怕他辛苦,我還從來沒有讓他出門陪我帶孩子去看病,大多數都是我一個人帶著孩子去看急診,晚上幾百個孩子都在等的“苦難”日子我都經歷過,下班7點到家,帶孩子看病看到凌晨回家,最后只開了一點藥,醫生叮囑多喝水多休息就能好。
這簡直就是本來不去也能好的輕感冒,在我爸眼里就是容不得孩子生一點病,只要孩子生病,我就覺得他也一起病了,孩子好了,他也跟著好了。
有一次我甚至都生氣發脾氣了,我說我都已經夠煩了,孩子哭鬧媽媽的喊著,你又在旁邊添亂,你能不能回你房間安靜消停一會。這時,我看到我爸眼神突然落幕了,他看我生氣了,就說了一句,我也是心疼孩子,著急了。
聽他這么說,又覺得自己有點苛責他了,他也沒有什么錯,僅僅只是擔心孩子著急了。后來,我也想通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我是認可的,至少他從來不讓我進廚房,一天三餐幫我搞定,他也是孩子生病的警告鐘,煩是煩了點,但至少孩子生病了他第一時間站出來釋放這個信號。
既要享受老人在家的幫助,同時也要接受老人信息滯后,以及過度緊張帶來的焦慮氣氛,這都需要自己的破解的,改變老人很難很難,還不如改變自己,讓自己釋懷,與老人和諧相處比什么都強。
策劃|多傳 講好品牌的故事
■ 編輯排版|Bettie
■ 圖片|來自AI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