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孫伯民主任、張小小醫生聯手為一名飽受帕金森病折磨的患者成功實施腦深部電刺激術(DBS),這也是福建三明地區完成的首例帕金森病DBS手術,閩西地區神經外科診療技術邁向精準化。
滬閩合作,精準施治
65歲的陳阿姨(化名)與帕金森病抗爭了整整12年。起初,她只是手輕微顫抖,但病情逐年惡化,逐漸發展為全身僵直、動作遲緩,甚至無法獨立行走。長期服藥控制癥狀后,她出現了嚴重的異動癥——藥物起效時肢體不受控制地扭動,藥效消退后又陷入“凍結”狀態,生活幾乎無法自理。
三明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在滬明對口合作框架下,將其納入重點救治對象。駐點專家、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張小小醫生接診后,立即開啟救治。通過詳細的“美多芭沖擊試驗”,陳阿姨的運動功能改善率達到69%,符合腦深部電刺激術(DBS)的手術指征。張小小醫生解釋:“DBS通過植入電極調節異常腦電信號,能從根本上改善癥狀,減少藥物依賴。”
手術當天,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孫伯民主任與張小小醫生緊密配合,采用高精度立體定向技術,將電極精準植入患者大腦蒼白球靶點,實現毫米級精度。術后觀察期,張醫生每天多次查房,根據患者反應微調刺激器參數,并制定個性化藥物減量方案。患者的動作遲緩、肢體僵直、震顫等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異動癥也顯著緩解。“媽媽走路終于變得靈活了!”陳阿姨的女兒激動地感慨。
山海同心,共繪藍圖
此次DBS手術的成功實施,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滬明協作機制的生動實踐和重要跨越:三明市第一醫院成立專項工作組,快速高效組建保障團隊,協調各部門護航,瑞金專家則通過“手把手”帶教、病例研討和遠程會診等形式,快速提升當地醫護診療水平。雙方以“專家駐點+本地跟學”模式,實現了頂尖技術的“無縫平移”。“通過與上海瑞金醫院團隊緊密合作,我們在三明僅僅用1個月便完成了40余例運動障礙疾病患者的就診,迅速建立起覆蓋‘’篩查-評估-手術-程控’的全流程管理體系。”張小小介紹,“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輸血’,更要‘造血’——三年內為三明培養一支帶不走的功能神外團隊。”
“這場跨越山海的手術只是開始,未來,我們將把合作向縱深推進,不僅做到技術傳遞,更做好醫者仁心的傳承。”孫伯民主任表示,一方面,依托瑞金醫院神經調控技術平臺,將建立覆蓋閩西的帕金森病大數據中心,實現病例追蹤和診療標準化;另一方面,開展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研究,推動精準醫療再升級。
歡迎轉發點贊
素材功能神經外科
文、編丨祁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