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中央財辦主任16日在京會見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雙方就中美經貿關系、全球經濟等交換看法。中方表示,中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勢頭,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市場預期持續改善,國內需求潛力和內循環空間巨大,新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前景依然十分光明。保爾森表示,美中關系十分重要,綠色轉型是大勢所趨,保爾森基金會愿繼續為美中關系穩定和綠色低碳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特朗普“二進宮”之后,就再次在對華貿易上打起了“關稅牌”,近期他就在對華關稅上頻頻加碼,對我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妄想以這種方式打壓我們的出口貿易,在中美貿易戰中,這是他常用的伎倆。不過就在他宣布之后,還沒等他聽到中方退讓的“好消息”,結果其國內的各大美國企業和資本集團就哀聲哉道一片,對特朗普的施壓政策表示不滿,更讓特朗普感到有壓力的是,隨后中方將目光一轉,直接讓不少美企丟掉了眾多“大單”。
港口貿易(資料圖)
早前,中國公布多項反制措施,包括對美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宣布,決定自3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包括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關稅。
據悉由于數百家美國肉類加工廠的對華出口資格將于下周到期,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美國牛肉、豬肉和家禽對華出口可能將受到影響。作為2020年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一部分,這些工廠包括JBS SA、泰森食品公司、嘉吉公司和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等。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USMEF)的發言人舒勒(Joe Schuele)透露,“美國農業部仍然沒有從中國方面得到關于注冊更新問題的回應。該協會代表美國牛肉、豬肉和羊肉行業。舒勒難掩擔憂地說,現在有如此多的工廠需要進行資質更新,“形勢非常嚴峻”。
保爾森(資料圖)
在中國決定對美國一系列關稅壓制的惡劣行為予以反擊后,美國國內各大資本坐不住了,他們接連抱怨,國內經濟矛盾趨向激化,于是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美國新上任總統特朗普坐不住了,于是派亨利·保爾森一行來中國講和。亨利·保爾森是美國的“親華派”,特朗普選擇讓其帶著使命來中國進行溝通,是想向中方釋放暖意,從而促使中方態度有和緩余地,從而緩和國內的經濟矛盾。
不過,不要誤解這次會面的意義。保爾森的到來并非意味著中美關系會迅速進入蜜月期。事實上,這更像是一場“信息收集之旅”,為特朗普政府未來的政策調適提供參考。對于美方來說,他們需要知道中國在貿易、技術等關鍵領域的態度,以便在談判桌上找到新的籌碼。但對于中國而言,面對這種試探,保持冷靜與克制顯然才是最佳策略。
保爾森(資料圖)
在中美貿易戰問題上,中方不想打,但我們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特朗普若愿意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與中方談互利雙贏的合作,我們的大門是敞開的;特朗普若執意打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寧可雙輸也不會讓特朗普單贏。毫無疑問,中美關系的未來,不在特朗普加征關稅的清單里,而是在平等對話的智慧光芒中。
2025年3月22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應邀以視頻方式在第二屆吉米·卡特中美關系對話會上發表致辭。謝鋒指出,中美合作從來不是你輸我贏的零和游戲,美對華出口、中企赴美投資分別拉動約100萬個就業崗位,41%在華美企將中國視為全球第二大營收來源,46%表示有望實現盈利或大幅盈利。把中國市場和企業拒之門外是自廢武功,將關稅武器化如同回旋鏢、終將反噬自身。中方為美應對芬太尼問題提供了各種幫助,以芬太尼為由無端加稅是恩將仇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