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計劃#
1957年退役后,抗戰老兵徐永卿在上海出差時,在公交車上瞥見窗外一個熟悉的身影。
他瞬間反應過來,剛才那人竟是日本間諜,還是差點害死他的仇人,可為何能潛藏在我國九年,又怎會出現在上海呢?
徐永卿立刻下車去追,但已經走得無影無蹤,于是他只能上報給許世友,聯系上海警方出動搜捕。
當警方展開調查時,發現這日軍曾與舞女有關,可在七百多名符合條件的舞女中,如何篩選出跟有關的那一個呢?
當年徐永卿與間諜有何恩怨,間諜為何能潛藏多年,最終破案如何一波三折,間諜是否能被抓捕歸案?
如果您想知道的,歡迎先點個關注。
1957年,上海警方的偵查員吳一竹,正準備下班的時候,接到了一個緊急重要任務。
任務來自于公安局局長黃赤波而后來他才知道,這是上海市政委柯慶施的命令,而這命令竟來自于許世友將軍。
吳一竹感到很疑惑,到底出了什么大事,驚動了這么多大人物,直到他搞清楚任務,不禁皺起眉頭思索。
要追查一個潛藏在上海多年的日軍間諜,這茫茫人海里要怎么找,案件又來源于誰?
吳一竹立即投入工作根據最初的線索,首先找到了抗戰老兵徐永卿正是他提供的間諜線索,那到底是咋回事?
原來在不久前,徐永卿正在上海出差,在乘坐公交車時,發現了日本間諜河下谷清。
徐永卿深知河下谷清的狡猾和危險,絕不能讓這個間諜再次逃脫,于是迅速冷靜下來,讓司機趕緊停車。
他剛下車就直奔菜市場,但到達時河下谷清已經走了,而不甘心的他轉了好幾圈,最終決定先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
處理完正事之后,徐永卿計劃拜訪他的前上級許世友,因為他曾是許世友警衛連的班長,當然還打算向許世友匯報。
許世友聽聞后,深知河下谷清的間諜身份沒,還有潛伏多年的危險性,于是才下令將其抓捕歸案。
聽完了命令來源后,吳一竹繼續問徐永卿,當年兩人怎么認識的,又有怎樣的恩怨呢?
徐永卿出生于山東的一個普通家庭,自幼目睹日軍種種暴行,心中燃起強烈愛國熱情。
他曾經在少林寺學過武,到全面抗戰爆發時,十九歲的他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運動,憑借精湛鉗工技藝,進入濟南鐵路局工作。
由于精通日語,組織安排他以鐵路工人的身份作掩護,進行地下情報工作,而他也因此認識了一個日本人。
這個人便是河下谷清,暗地里是一個接受過培訓的間諜,表面上是濟南鐵路局的工程師,實際上肩負著為日本搜集情報的使命。
河下谷清十分狡猾,善于偽裝自己,時常在同事面前批判日本,表達對戰爭的痛恨,以此博取眾人的好感。
徐永卿最初并不信任他,但河下谷清愈發殷勤,甚至還多次出手,幫助徐永卿完成組織的任務,博取徐永卿的好感。
河下谷清隱瞞得很好,暗地里借著來幫忙的名義,逐漸獲取黨組織的重要情報,并將這些情報傳遞給日軍。
他甚至組建所謂中日反戰青年聯盟,以和平名義誘騙中國青年,暗地里殘害許多仁人志士。
但徐永卿心思細膩,最終發現了河下谷清的真實面目,可惜河下谷清也警覺了,迅速把徐永卿出賣給日軍。
幸好徐永卿在少林寺練過功夫,憑借一身本事,成功逃脫日軍抓捕,在后來加入八路軍,還在許世友率領下,繼續為抗戰貢獻力量。
新中國成立后,徐永卿以為,再也沒有見過河下谷清,應該是暴露后逃跑,可誰能想到他是隱藏真實身份,繼續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
如今得到徐永卿提供的信息后,吳一竹開始策劃對河下谷清的抓捕行動,可要怎么做呢?
經過深入的調查后,吳一竹發現一條關鍵線索:有一名服刑人員叫樸汝春,曾經與河下谷清有過交往,于是便派人到福建監獄尋找。
在樸汝春的回憶下,河下谷清在抗日戰爭時,曾夸耀自己娶了一位中國妻子,并經常贊揚她是一位來自浙江的美麗舞女。
當時在上海解放后,上海已經廢除了舞女這一職業,許多舞女也轉行,或者被遣送回家。
吳一竹通過線索追蹤,核實出七百多名來自浙江的舞女,但盡管找到符合條件嫌疑人,在七百多人中審問猶如大海撈針。
況且舞女掩護間諜行動,未必會誠實向警方坦白,那只能改變策略了,那換那一招好呢?
吳一竹換了方向,先找到舞女工作過的歌舞廳,然后找到了三十七位舞廳老板,向他們打聽消息,有誰曾跟日本人交好。
經過近二十天的調查和詢問,他在老板幫助下,最終篩選后出三位符合條件的舞女,可到底哪一個才是呢?
吳一竹根據名單上的信息,找到了舞女時春萍,因為據舞廳老板透露,在1941年,時春萍嫁給了一個北方商人,但商人行蹤異常神秘,經常看不到人。
誰知找到人盤查時,時春萍卻哭訴起來,原來她的丈夫李某曾任職于汪偽政府,后來被抓捕被關押入獄,所以長時間未露面。
吳一竹與監獄方面核實后,確認了時春萍并非嫌疑人,只好再找另一個舞女王巧玲。
根據舞廳老板介紹,王巧玲年輕時在舞廳工作,并與一位神秘男子結婚,而且那男子也十分神秘。
當吳一竹找到王巧玲時,此案知道那個神秘男子,實際上是一名國民黨間諜,盡管兩人育有一對雙胞胎,但后來男子逃跑了。
王巧玲有意愿追隨丈夫,但因健康問題和孩子,最終留在國內,含辛茹苦養大孩子。
看著男子的照片物品,吳一竹證實了王巧玲沒說謊,可此時經過兩次偵查,原本有三位符合條件的舞女,現在只剩下一人了。
這讓吳一竹疑惑,先的偵查方向是否正確呢,或者是否在那七百多人中有所遺漏呢。
但他仍需確認最后一個目標,于是派人找來了那名嫌疑人,正是舞廳的領班賈賢珠。
根據舞廳老板介紹,賈賢珠在1942年時,曾與一位會說日語的男子交往,并在三年后與他結婚,那會是這個人嗎?
當吳一竹找到賈賢珠時,卻看到她非常慌張,心想莫非此人有詐,于是仔細地盤問。
原來賈賢珠在當年,確實與日本男子結婚,并且取出了他的照片,可當徐永卿看到照片時,最終確定此人并非河下谷清。
那為啥她會慌亂呢?因為她最近與一位上海富二代交往密切,只是富二代因違法被拘留,賈賢珠擔心受到牽連,因此對警方產生了恐懼。
隨著對浙江籍舞女的調查結束后,吳一竹陷入了困擾,滿腦子都在思索如何找線索。
追查之旅到此結束嗎?線索到底在哪里,河下谷清又藏在哪里?
就在看似即將失敗之際,三封群眾的舉報信意外出現,讓這個案件出現了重大轉機。
第一封信來自紡織工人,他提到河下谷清,曾來他這里購買織襪機,聲稱要運回濟南開設工廠,當時對方使用的名字叫大山崗,不久前他也店里見到河下谷清。
第一封信來自鐵路工人,他從在警局工作的兒子得知了相關情況,想起他當年被派往濟南鐵路局工作,曾經與河下谷清有了接觸。
1943年工作結束后,兩人之間的聯系便中斷了,但就在最近,他在上海的一家電器修理店偶遇了對方,他似乎就是店主,名字叫做叫尤志遠。
第三封信來自一位印刷工人,他之前應河下谷清的要求,前往日本人的印刷廠,幫助忙印制所謂的北海幣。
由于受到日本人的控制,他無法反抗只能遵從,但就在前幾天,他在舊貨市場采購時,在一家電器修理店意外見到一個人。
那個人是維修店老板,起初他只覺得很面熟,經過一番思索,才意識到他就是河下谷清。
這三封舉報封,都清楚地揭示了一個消息,河下谷清已經更名為尤志遠,并在上海的舊物市場經營了一家電器修理店。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調查和布控,警方終于掌握情報,包括河下谷清的活動和藏身之處。
1958年8月,警方得到可靠消息,河下谷清即將乘坐火車離開上海,于是吳一竹迅速組織警力,在上海火車站設下埋伏。
果然不出所料,河下谷清如約出現在火車站,他拖著行李準備登上列車,但就在他上車前一刻,警方迅速沖上前將其抓獲。
面對突如其來的抓捕,河下谷清試圖反抗,但很快被警方制服,而隨后的審問中,他拒不承認自己的間諜身份,試圖以尤志遠的身份蒙混過關。
不過當警方提及兩個人,即徐永卿和許世友將軍的名字時,他的眼神瞬間閃過慌亂,最終心理防線崩潰,坦白自己的罪行。
為什么抗戰之后,河下谷清還留在我國,而且能夠潛伏九年,到底有何陰謀詭計?
原來在抗戰結束后,他接到日本的命令,要求他潛伏在中國,等待時機反攻,伺機進行破壞活動。
河下谷清接到命令,隨即改名為尤志遠,在上海開設一家電器維修店,以此為掩護,繼續從事間諜工作。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與舊貨市場商販勾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情報,并傳遞給境外的間諜組織。
幸虧有徐永卿這位抗戰老兵,用他的敏銳和勇敢,在公交車上識破潛伏多年的日本間諜。
最終河下谷清被關入監獄,并被判處無期徒刑,后來于他在獄中表現良好,最終得以提前釋放,不過這也是二十年后的事了。
河下谷清落網,彰顯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這段歷史也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要同心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安寧。
聽到這兒,您有何感想,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