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浪財經報道,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計劃,根據一項旨在打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國際協議——防擴散安全倡議,在海上攔截并檢查伊朗油輪。特朗普此前誓言要恢復“最大壓力”行動,將伊朗孤立于全球經濟,并將其石油出口降至零,以阻止該國獲得核武器。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官員目前正在考慮讓盟國攔截和檢查通過亞洲馬六甲海峽等關鍵咽喉要道和其他海上航線的船只。這將推遲向煉油廠交付原油。
報道稱,美國當局在研究,是否可以在《防擴散安全倡議》的支持下進行海上檢查。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這一倡議可能使外國政府能夠應美國要求,以伊朗石油運輸為目標,有效延遲交付,打擊伊朗賴以獲取收入的供應鏈。其中兩名消息人士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研究海上檢查的可能性。路透社指出,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是否已經接觸過《防擴散安全倡議》的簽署國,以測試他們對該提議的合作意愿。
海上運輸(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想封鎖馬六甲海峽,這想法太老套了。從冷戰時期延續下來的這種 “靠武力解決問題” 的外交手段,現在已經不適用了。2016 年南海仲裁案的時候,中國海軍三大艦隊進行了實戰演習,顯示出很強的實力和保衛國家的決心,那時候外國想用武力嚇唬我們就沒成功。現在,雖然中國 60% 的石油進口還得經過馬六甲海峽,但中國已經在多方面找辦法。中緬油氣管道每年能輸送 2200 萬噸油氣,中亞天然氣管道 D 線建設也很順利,北極航道也在開發,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程度降低了。
當然,即便美國真的要強行封鎖馬六甲,我國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早在20年前,我國便意識到馬六甲之困對我國能源安全帶來的影響。多年來我國布局多條能源通道,擴充能源供應渠道多元化,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比如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與巴基斯坦合作開發的中巴經濟走廊,通過瓜達爾港建立與中東地區的海陸聯運運輸通道,再比如我國在緬甸打造的中緬油氣管道,通過皎漂港進入我國云南,另外通過巽他海峽、龍目海峽也能繞開馬六甲海峽。
中俄伊海軍演習(資料圖)
其次美國是否能夠真正完全封鎖這些海峽,也是一個疑問,馬六甲海峽雖然重要,但周邊有許多可供繞行的替代方案。如通過印尼的巽他海峽或龍目海峽,雖然成本更高,但并非完全無法運作。而霍爾木茲海峽雖然咽喉要道明顯,但中國近年來已經通過多條陸上能源通道,降低了單一海上供應鏈的風險。此外中國在南海的軍事部署也日益增強,倘若美軍執意封鎖海峽,中國未必沒有反制手段,或許還會利用南海的軍事力量影響美軍在印太地區的航線補給,形成對等威懾。
3月上中旬,中國、伊朗、俄羅斯海軍剛剛舉行“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該演習計劃位伊朗恰巴哈爾港附近區域組織實施,主要開展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拿捕、損害管制、聯合搜救等科目演練,旨在深化各參演國家軍隊之間的軍事互信和務實合作。中方派出第47批護航編隊驅逐艦包頭艦、綜合補給艦高郵湖艦參演。
此外,中國與東盟合作愈發密切。目前,中國與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等多個東盟國家簽署了關于加強數字經濟領域投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也首次將數字經濟專章納入其中,為雙方數字經濟合作制定了規劃。2024年10月,在第27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中國—東盟關于推動建立可持續和包容性的數字生態合作聯合聲明》發布,明確了將共建數字生態作為下一階段合作重點。
中歐班列(資料圖)
中國作為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這幾年可沒少頂著美國制裁壓力做買賣,現在美國想用“海上封鎖”這招,明面上說是執行對伊制裁,暗地里分明是要給中國外貿使絆子。美國的這套“海上霸權”玩法,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當年封鎖古巴還能拉攏整個西方,現在搞伊朗制裁連歐洲盟友都陽奉陰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