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學姐的口袋”,了解更多內容
文稿 | 學姐的口袋
視頻 | 學姐的口袋
01
97歲的李嘉誠,又一次站上了風口浪尖。
3月4日,他宣布賣掉旗下43個港口,其中包括2個巴拿馬運河的關鍵港口,買家是美國資本巨頭,貝萊德集團,成交價22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657億元。
02
這是什么概念?
如果巴拿馬運河是“全球航運的咽喉”的話,那么李嘉誠就是這個咽喉的管家。
他現在把鑰匙交給了美國,美國轉頭就能卡住中國貨輪的脖子。
03
這條協議一出,香港媒體炸了,網友怒了,官方也出手了!
3月15日,香港《大公報》發文,直言“賣國”。
3月18日,香港特首李家超警告:“任何交易都需合法合規。”
3月21日,官方第五次喊話,要求“停止交割”。
熟悉咱們中國政治語言的朋友,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話我已經說清楚了,你敢干,后果自負。”
這一次,李嘉誠的算盤,還能像往常一樣精明嗎?
04
從商業角度來看,李嘉誠似乎又贏麻了。
手握190億美元現金,相當于給家族留了三代人,都花不完的財富。
成功避開美國的“政治壓力”,體面收場。
但事情真有這么簡單?
05
表面看,這是一場高位套現的經典操作。
但問題是,他賣的不是普通的資產,而是中國企業在全球的港口布局。
可能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巴拿馬運河是什么概念?
全球6%的貿易要經過這里,是世界最重要的貿易通道之一。
中國是運河第二大用戶,占總運量的21.4%,僅次于美國。
巴拿馬運河的收費貴得離譜,堪稱全球最貴的“收費站”,比如一艘貨輪通行費高達58.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425萬元!
06
李嘉誠在1997年,以極低的價格,拿下了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管理權,在之后的25年里,他靠著這個港口大賺特賺,還獲得了巴拿馬政府的信任。
結果,他這一賣,等于把我們中國企業的海外布局,也拱手送給了美國!
所以,也難怪《大公報》會怒批:“這不是商業行為,而是賣國!”
07
面對鋪天蓋地的罵聲,一些人為李嘉誠洗白:
“他也是被逼的,美國施壓,他沒辦法!”
但如果真是這樣,為什么李嘉誠不說話呢?
香港特首李家超,18日在行政會議會前接受記者采訪,給了臺階,大致意思就是:“如果你是被迫的,就眨眨眼。”
結果,李嘉誠裝聾作啞,連個眼皮都不帶抖一下。
而且,賣給美國之前,他連咱們大家長都沒打招呼!
要知道,2015年,李嘉誠曾試圖出售40%的港口資產,當時中資財團有意收購,但李嘉誠直接開天價1200億,把人嚇退了。
到現在,面對美國,他不僅報價合理,而且快速成交,連個討價還價的機會都沒給中資。
當年2015年40%股權就要價1200億,結果現在80%股權才賣了1657億元。
這種“對外賣白菜,對內賣黃金”的操作,自然會引起不滿。
這已經不是“在商言商”,而是徹底投奔了。
08
曾經,李嘉誠說:“我是個純粹的商人,不要用空洞的道德來衡量我。”
以前沒人當真,但現在,他的行為,徹底坐實了“唯利是圖”的標簽。
而且他的商業版圖,早已在慢慢轉移:
長江和記50%的收入來自歐洲,香港和內地只占7%和5%。
過去10年,他螞蟻搬家式地拋售中國資產,悄悄撤離。
2016年,他把公司注冊地,從香港遷到了開曼群島,表面還在香港,其實早就把根拔了。
所以這次賣港口,他連解釋都懶得解釋,面對記者,只微笑著說:“我不會說一句話。”
但問題是,商業的歸商業,地緣政治的歸地緣政治。
當你踩到國家利益的紅線上,沒人會信你什么“純粹商人”的鬼話!
09
你能想象,美國的港口會賣給中國企業嗎?
早在2018年,美國便以“國家安全”為由,逼迫中遠海運出售,美國長灘港的碼頭運營權
2023年,中資想收購美國的半導體企業,再次被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拒絕,甚至多次出手,以同樣的理由,阻止咱們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公司以及他國企業。
美國自己都在瘋狂筑墻,李嘉誠卻要把,自家大門敞開賣給美國嗎?
這已經不是“天真”,而是徹底站隊了。
10
這次交易,李嘉誠的算盤打得很精:
保留中國所有港口資產,給自己留條后路。
長江和記股價當時大漲,短期看是穩賺的。但是后期已經遭到反噬了:長和股份在11天內,已經下跌16%,市值蒸發323億港元!
拿到現金,可以繼續全球投資,避開地緣政治風險。
但他真的能全身而退嗎?
答案是:沒那么簡單!
官方已經五次發聲,要求停止交割,態度明確——不準賣!
如果李嘉誠強行賣出,政府可能會動用《國安法》叫停。
即使交易完成,未來李嘉誠的商業版圖,將徹底被邊緣化,別指望還能在咱們中國撈錢。
這一次,李嘉誠真的把自己,放到了國家的對立面。
11
教員曾說過:“要真正認識和了解一個人,10年不一定夠,不僅要看他的一時,還要看他的全部歷史。”
很可惜,97歲的李嘉誠沒經住歷史的考驗,這次真的有可能晚節不保。
當資本失去了大家長的保護,那么在國際上它就是待宰的羔羊,一定會被其他國家吃干抹凈。
“純粹”過頭、精明過頭,就會變成一種天真。
12
3月17日,香港地產大亨李兆基去世,很多人開始拿他和李嘉誠對比。
李兆基一直堅定投資內地,支持香港回歸。
他沒有囤地漲價,反而在北京、上海等地持續擴張業務。
面對港珠澳大橋建設,他是堅定支持者,李嘉誠卻堅決反對。
一個選擇站在國家利益一邊,一個選擇“在商言商”,今天,兩個人有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李嘉誠說:“我是個商人,不要用道德來衡量我。”
但世界早已告訴我們,“商人也有祖國”。
商業利益和家國情懷,絕不是對立的關系。
沒有硝煙的戰爭下,每個人都是國運的一部分。
13
巴菲特在2015年說過一句話:“過去238年,沒有人因為,做空美國而受益。”
后來被一些人引申為,“沒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國而成功。”
我覺得用在這里也很合適。
希望李嘉誠,能聽懂這句話的分量。
別在大事上犯糊涂!
文稿 | 學姐的口袋
視頻 | 學姐的口袋
圖片 | 網 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